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合于基坑周邊及臨近地鐵或存在對位移、沉降要求比較嚴格的地方使用的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它包括基坑、縱向埋設于基坑側壁內的受力柱,所述受力柱環繞所述基坑設置;在所述基坑內還設有緊貼基坑側壁設置的直立擋板;在所述直立擋板與所述受力柱之間的基坑側壁內還設置有將兩者連接的斜拉支撐柱,所述斜拉支撐柱向所述受力柱的底部傾斜設置。
【專利說明】
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在進行基坑的開挖支護中,基坑支護的設計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安全、效率及成本。而現有的支撐系統主要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支撐和鋼支撐,現澆鋼筋混凝土支撐剛度高、變形小、安全可靠,但其主要缺點在于施工工期長、拆除困難、材料無法多次重復使用,且當基坑面積較大時,混凝土支撐僅能利用轉角位置兩個方向上的支護粧作為混凝土支撐的支座,導致了混凝土支撐僅適合支撐基坑的4個角部位置,而無法進行基坑中部的支護。而鋼支撐具有安裝后可拆卸,可重復利用的優點,符合標準化和機械化的發展方向,鋼支撐雖然強度較大但也存在剛度較小易失穩的缺陷,由于鋼支撐易失穩,在基坑的支護中經常使用于開挖形狀成狹窄及長條粧的基坑,這種方式由于僅在地面位置設置水平鋼管支撐一道,一般開挖深度僅能達到5m左右,另外一種鋼管斜支撐的方式為:首先完成支護粧的圍護,然后在基坑內側放坡開挖,當開挖至基坑底部時即施工放坡邊線外的建筑主體,當底板結構完成后在底板處做鋼管斜撐支座,然后安裝鋼管斜撐,最后開挖斜撐位置放坡時預留的土臺,該支護形式也適用于開挖深度淺的基坑,且由于鋼管撐的底座在建筑結構的底板上,導致了施工工期長,當基坑側壁承受較大土壓力時會帶動建筑底板的位移。考慮到以上支護方法存在的缺陷,為更好的適應現階段深基坑建筑物建設的需求,急需一種高效可行的支護機構。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實需要,提供一種適合于基坑周邊、及臨近地鐵或存在對位移、沉降要求比較嚴格的地方使用的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
[0004]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設計一種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它包括基坑、縱向埋設于基坑側壁內的受力柱,所述受力柱環繞所述基坑設置;在所述基坑內還設有緊貼基坑側壁設置的直立擋板;在所述直立擋板與所述受力柱之間的基坑側壁內還設置有將兩者連接的斜拉支撐柱,所述斜拉支撐柱向所述受力柱的底部傾斜設置。
[0006]優選的,所述直立擋板由若干根鋼筋構成的網狀預埋件和將該網狀預埋件包裹的混凝土構成。
[0007]優選的,所述受力柱為內部埋設有骨筋的混凝土澆筑柱。
[0008]優選的,所述斜拉支撐柱包括外圍的混凝土澆注體、埋設于該混凝土澆注體內的連接拉桿,所述連接拉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網狀預埋件、骨筋連接,所述混凝土澆注體、受力柱上的混凝土以及所述直立擋板上的混凝土一體化構成。
[0009]優選的,在所述連接拉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用于與所述網狀預埋件、骨筋連接的掛鉤,所述掛鉤包括彎曲的本體,在所述本體的自由端上設置有向連接拉桿方向凸出的,且為山脊狀的凸出部。
[0010]優選的,所述斜拉支撐柱由上至下等間隔依次設置。
[0011 ]優選的,所述直立擋板的下端埋設于基坑的坑底內。
[0012]優選的,所述受力柱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直立擋板最下端的下方。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通過本設計可形成了一種具有同時能夠滿足復雜地質條件,且安裝拆卸方便、材料重復利用性高的防護結構,該防護結構可以滿足鄰近周邊區域存在建筑物的支護要求,且在使用過程中有效減小了鋼管斜撐的長細比,解決了支撐體系的失穩問題,相對于傳統支護結構,本設計對節約材料用量,保證支撐體系的安全均有大幅改進。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要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連接拉桿與網狀預埋件連接點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掛鉤主要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基坑側壁;2.受力柱;3.骨筋;4.直立擋板;5.網狀預埋件;6.斜拉支撐柱;
7.連接拉桿;8.連接拉桿與網狀預埋件連接點;9.本體;10.凸出部;11.本體的自由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0]實施例1:一種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參見圖1至圖3;它包括基坑、縱向埋設于基坑側壁I內的受力柱2,所述受力柱2環繞所述基坑設置;本設計還在所述的基坑內還設有緊貼基坑側壁設置的直立擋板4;在所述直立擋板4與所述受力柱2之間的基坑側壁I內還設置有將兩者連接的斜拉支撐柱6,所述斜拉支撐柱6向所述受力柱2的底部傾斜設置。
[0021]優選的,本設計中的所述直立擋板4由若干根鋼筋構成的網狀預埋件5和將該網狀預埋件5包裹的混凝土構成,所述的受力柱2為內部埋設有骨筋3的混凝土澆筑柱,優選的,所述的斜拉支撐柱6包括外圍的混凝土澆注體、埋設于該混凝土澆注體內的連接拉桿7,所述的連接拉桿7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網狀預埋件5、骨筋3連接,而所述的混凝土澆注體、受力柱上的混凝土以及所述直立擋板上的混凝土一體化構成。
[0022]進一步的,本設計還在所述的連接拉桿6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用于與所述網狀預埋件5、骨筋3連接的掛鉤,所述的掛鉤包括彎曲的本體9,在所述本體的自由端11上設置有向連接拉桿方向凸出的,且為山脊狀的凸出部10,優選的,所述的斜拉支撐柱由上至下等間隔依次設置,且所述的直立擋板4的下端埋設于基坑的坑底內,而所述的受力柱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直立擋板最下端的下方。
[0023]綜上,通過本設計可形成一種具有同時能夠滿足復雜地質條件防護結構,該結構可以滿足鄰近周邊區域存在建筑物的支護要求,且在使用過程中解決了支撐體系的失穩問題,相對于傳統支護結構,本設計對保證支撐體系的安全有大幅改進。
[002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實施例,領會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坑、縱向埋設于基坑側壁內的受力柱,所述受力柱環繞所述基坑設置;在所述基坑內還設有緊貼基坑側壁設置的直立擋板;在所述直立擋板與所述受力柱之間的基坑側壁內還設置有將兩者連接的斜拉支撐柱,所述斜拉支撐柱向所述受力柱的底部傾斜設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擋板由若干根鋼筋構成的網狀預埋件和將該網狀預埋件包裹的混凝土構成。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柱為內部埋設有骨筋的混凝土澆筑柱。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支撐柱包括外圍的混凝土澆注體、埋設于該混凝土澆注體內的連接拉桿,所述連接拉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網狀預埋件、骨筋連接,所述混凝土澆注體、受力柱上的混凝土以及所述直立擋板上的混凝土一體化構成。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連接拉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用于與所述網狀預埋件、骨筋連接的掛鉤,所述掛鉤包括彎曲的本體,在所述本體的自由端上設置有向連接拉桿方向凸出的,且為山脊狀的凸出部。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支撐柱由上至下等間隔依次設置。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擋板的下端埋設于基坑的坑底內。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側壁加強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柱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直立擋板最下端的下方。
【文檔編號】E02D17/04GK205712136SQ20162066540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朱雯
【申請人】無錫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