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載體樁貫入度的測量儀。
背景技術:
載體樁就是混凝土樁身和載體構成的樁,載體是由混凝土、夯實填充料、擠密土體三部分構成的承載體。載體通過反復填入建筑垃圾再以重錘夯實,通過三擊貫入度等指標控制密實度,隨后再夯填一定量的干硬性混凝土,從而由內向外形成干硬性混凝土、填充料和擠密土體形成的載體,使樁端土體得到最優的密實,將上部荷載有效傳遞給下面的持力土層,達到提高承載力的目的。
貫入度一般是指錘擊樁連續錘擊后進入的深度,通過測試貫入度來判斷地基土的軟硬程度,從而確定樁基或地基土的承載能力。
現有技術中,重錘懸掛在鋼絲繩上,重錘外還設有護筒,護筒上設有加料口,采用鋼卷尺來測量的貫入度,第一次錘擊后將鋼卷尺從加料口上端水平伸入護筒內,然后保持水平狀態頂住護筒內壁在鋼絲繩上做標記;錘擊最后一次次后再以同樣的方式在鋼絲繩上做標記,然后將鋼卷尺折成7字形來測量兩個標記之間的距離,即是貫入度。用鋼卷尺來測量貫入度,操作繁瑣,而且由于鋼卷尺頂住護筒內壁時、鋼卷尺彎折時產生的累計誤差,使得測量精度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載體樁貫入度測量儀,不僅操作方便,還能夠提高測量精度。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載體樁貫入度測量儀,包括水平橫桿,所述水平橫桿的一端連接有靠桿;所述水平橫桿的水平橫桿上連接有與其垂直的刻度尺,所述刻度尺以水平橫桿作為零刻度線;所述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從上往下逐漸增大。
優選的:所述靠桿為圓柱形;所述靠桿垂直于所述水平橫桿;所述水平橫桿連接在所述靠桿的中點處。
優選的:所述刻度尺以水平橫桿的上邊緣作用零刻度線。
優選的:所述水平橫桿上相對于靠桿的另一端連接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刻度尺上端固定連接有滑套,所述水平橫桿穿插在所述滑套內并與其間隙配合。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與鋼卷尺相比水平橫桿具有較強的剛度,在頂住護筒內壁后,不會發生彎曲變形,能維持良好的水平狀態,從而保證能在鋼絲繩上準確的作出與加料口上端平齊的標記,保證測量精度。錘擊完成后只需將測量儀再次水平伸入護筒內,并保持水平狀態用靠桿頂住護筒內壁,讀出鋼絲繩上的標記在刻度尺上對應高度處的刻度值即為貫入量,無需二次標記,十分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具體實施方式中貫入度測量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重錘第一次錘擊后對鋼絲繩進行標記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重錘最后一次錘擊后用測量儀進行貫入度測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的,一種載體樁貫入度測量儀,貫入度測量儀1包括水平橫桿11,所述水平橫桿11的一端連接有靠桿12,所述靠桿12為圓柱形,所述靠桿12垂直于所述水平橫桿11,這樣靠桿12能夠很好的與圓弧面的護筒3的內壁貼合,保證水平橫桿11的水平度,是提高測量精度的前提。所述水平橫桿11連接在所述靠桿12的中點處,從而使水平橫桿11受力均勻,利于保持平衡。所述水平橫桿11的水平橫桿上連接有與其垂直的刻度尺13,所述刻度尺13以水平橫桿作為零刻度線,進一步的,所述刻度尺13以水平橫桿的上邊緣作用零刻度線,既方便讀數又能提高測量精度;刻度尺13上的刻度值從上往下逐漸增大。所述水平橫桿11上相對于靠桿12的另一端連接有把手14,方便人手把握,能夠減輕疲勞。所述刻度尺滑動連接在所述水平橫桿上,使得刻度尺與靠桿之間的距離可調節,能夠適用于不同大小的樁徑,保證刻度尺離鋼絲繩足夠近,減少距離過大引起的讀數誤差,進一步的,所述刻度尺13上端固定連接有滑套131,所述水平橫桿11穿插在所述滑套131內并與其間隙配合。這樣,刻度尺13可通過滑套131沿著水平橫桿11滑動來調節距離,十分方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中的貫入度測量儀1進行三擊貫入度測量的過程:重錘1第一次錘擊后,將貫入度測量儀1貼緊護筒3上的加料口上端,水平伸入護筒3內,直到貫入度測量儀1上的靠桿12抵緊在護筒3的內壁上,此時懸掛重錘2的鋼絲繩4與貫入度測量儀1的水平橫桿11的交點a為零刻度,在鋼絲繩4上用粉筆或油漆等對應a點的位置進行標記。
在重錘2連續錘擊三次后,再以同樣方式將貫入度測量儀1水平伸入護筒3內并抵緊,由于重錘2下方的土基被夯實下降使得鋼絲繩4上的標記會下降到b點,此時在刻度尺13上讀出與b點位置對應的刻度值即為貫入量,十分方便快捷,精確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