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能使用鋼絞線連接的預制樁。
背景技術:
預制樁,是在工廠或施工現場制成的各種材料、各種形式的樁(如木樁、混凝土方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鋼樁等),用沉樁設備將樁打入、壓入或振入土中。中國建筑施工領域采用較多的預制樁主要是混凝土預制樁和鋼樁兩大類?;炷令A制樁能承受較大的荷載、堅固耐久、施工速度快,是廣泛應用的樁型之一,常用的有混凝土實心方樁和預應力混凝土空心管樁。
在現有的預制樁中,通常都設有軸向主筋,軸向主筋可以是鋼棒、鋼筋或鋼絞線,鋼棒和鋼筋在軸向上的抗拉性能較好,鋼絞線抗彎性能及抗剪切性能較好,現有的預制樁的軸向主筋都是固定在樁體內部,后期無法再繼續進行預應力張拉布筋,當多根預制樁進行軸向連接時,每根預制樁中的軸向主筋各自獨立,相互不產生抗拉力的作用,導致連接樁的抗拉性能不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預制樁的連接方式有端板連接和連接件連接兩種方式,連接件連接的如本申請人之前申請的專利一種預制構件連接件及由其構成的混凝土預制件對接結構[申請號:201020550659.1],包括小螺帽、插桿、中孔螺帽、大螺帽,大螺帽底部開有孔,鋼棒的鐓頭卡在其內,彈簧位于大螺帽內且彈簧一端與鐓頭相觸、另一端與分體卡圈相觸,所述中孔螺帽旋接在大螺帽內,其中中孔螺帽下端與分體卡圈呈彈性配合,中孔螺帽的帽沿卡接在大螺帽端面;所述插桿由插頭、插脖和插接體構成的一體結構,其插頭底部圓面積大于與其為一體插脖直徑且在插頭底部形成環插脖卡臺;所述插桿插接體與小螺帽旋接。
上述方案一是使插接件之間的強拉強度大大地超過了國際標準;二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對接件破損現象;三是徹底解決插接件的密封問題,確保預制構件與預制構件間插接連接的可靠性,確保樓房建筑地基的可靠性。但上述方案并沒有提供如何在連接時能提供軸向主筋的進一步連接。
中國專利文獻還公開了一種具有鋼絞線的H型樁的制造方法[申請號:201410097834.9],包括橫截面呈H形的混凝土樁體、位于混凝土樁體內的鋼筋籠;鋼筋籠包括鋼絞線及箍筋;本制造方法使H型樁內部采用鋼絞線作為預應力主筋成為可能,是一種實際可行制造具有鋼絞線的H型樁的方法,使得H型樁抗彎、抗剪、抗拉性能大大提高,且該方法中各步驟之間能形成良好的銜接性,制造工藝簡單且流暢,制造成本低;在張拉步驟中,其張拉過程為對每根鋼絞線進行分別張拉,與現有的整體張拉方式相比,能確保每根鋼絞線精確拉伸到規定數值。但是,該H型樁在多根樁體連接時,每根樁體之間的鋼絞線并不直接連接,抗拉伸性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使用鋼絞線連接的預制樁。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能使用鋼絞線連接的預制樁,包括樁體,所述的樁體內設有若干軸向主筋,所述的樁體內還設有用于穿設鋼絞線的穿線孔且穿線孔沿樁體的軸向貫穿樁體兩端。
在上述的能使用鋼絞線連接的預制樁中,所述的樁體的兩端設有凹凸連接機構,當兩個樁體沿徑向相互靠近時,兩個樁體能通過凹凸連接機構沿徑向進行連接。
在上述的能使用鋼絞線連接的預制樁中,所述的樁體包括兩條相互平行的圍護樁,兩條圍護樁之間用連接樁連接,所述的圍護樁和連接樁一體成型。
在上述的能使用鋼絞線連接的預制樁中,所述的凹凸連接機構位于圍護樁的兩端,當兩個樁體沿徑向相互靠近時,兩個樁體上的圍護樁能通過凹凸連接機構相互連接并使兩個樁體中間形成一個圍護區。
在上述的能使用鋼絞線連接的預制樁中,所述的凹凸連接機構包括突出于圍護樁端部的凸塊及凹進于圍護樁端部的凹陷部,所述的圍護樁一端的凸塊和/或凹陷部能與圍護樁另一端的凹陷部和/或凸塊相配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當多根預制樁需要在軸向連接時,每根預制樁中能穿設同一根鋼絞線或鋼棒等軸向連接主筋,從而使多根預制樁中具有連接呈一體的軸向主筋,提高連接樁的抗拉伸性能,當軸向主筋是鋼絞線時,還能進一步提高抗彎性能,從而提高整根連接樁的強度;2、預制樁之間能通過凹凸連接機構進行徑向連接,連接呈一定寬度的樁體結構,用于地下室圍護或大壩圍護等,連接后形成的圍護區能灌注水泥漿混合物形成水泥土攪拌樁結構,提高抗彎能力,而圍護樁最主要的性能就是抗彎性能,另外圍護區還能節省材料,且兩個圍護樁能形成兩道圍護結構,進一步提高圍護性能;3、預制樁連接可靠方便,能在軸向上使不同的樁體形成一個整體結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兩個樁體徑向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兩個樁體徑向連接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所示的樁體徑向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樁體穿鋼絞線并用鎖緊件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定位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鎖緊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固定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圖13另一個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是圖10的A處放大圖。
圖中:樁體1、軸向主筋2、穿線孔3、凹凸連接機構4、圍護樁5、連接樁6、圍護區7、凸塊8、凹陷部9、鎖緊件10、固定螺母11、鎖片12、定位螺栓13、鎖緊螺栓14、錐形腔15、定位腔16、抗拉圈17、螺母肋條18、穿線腔19、鋼絞線10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一種能使用鋼絞線連接的預制樁,包括樁體1,所述的樁體1內設有若干軸向主筋2,軸向主筋2為鋼棒或鋼筋,所述的樁體1內還設有用于穿設鋼絞線的穿線孔3且穿線孔3沿樁體1的軸向貫穿樁體1兩端。眾所周知,鋼絞線的抗剪切力強于鋼棒,因此,若干個樁體1需要沿軸向相互連接時,鋼絞線可以從一個樁體穿入到另一個樁體1,依次穿過所有的需要連接的樁體1,如樁體1是有端板的樁,端板的結構可參照專利一種管樁端板[申請號:201420690572.2],則兩個樁體1之間可以通過端板先焊接固定,再將鋼絞線張緊,從而提高連接后的樁的抗彎能力,如樁體1是無端板的樁,則兩個樁體1之間可以通過連接件進行連接,再將鋼絞線張緊。連接件的結構和連接方法參照本申請人之前申請的專利,用于連接兩個物體的連接件及用該連接件連接的預制構件[申請號:201510312502.2],或一種預制構件連接件及由其構成的混凝土預制件對接結構[申請號:201020550659.1]。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鋼絞線也可以替換為鋼棒、鋼筋或碳纖維棒等。
在本實施例中,樁體1之間還可以徑向連接從而形成一定寬度的樁,如圖1所示,樁體1的兩端設有凹凸連接機構4,如圖6所示,當兩個樁體1沿徑向相互靠近時,兩個樁體1能通過凹凸連接機構4沿徑向進行連接。
如圖2和圖5所示,樁體1包括兩條相互平行的圍護樁5,兩條圍護樁5之間用連接樁6連接,所述的圍護樁5和連接樁6一體成型。
具體的說,如圖1和圖5所示,凹凸連接機構4位于圍護樁5的兩端,如圖6和圖7所示,當兩個樁體1沿徑向相互靠近時,兩個樁體1上的圍護樁5能通過凹凸連接機構4相互連接并使兩個樁體1中間形成一個圍護區7。
本樁體1還可以有另外的結構,如圖8所示,包括兩條相互平行的圍護樁5和兩條相互平行的連接樁6,兩條相互平行的圍護樁5和兩條相互平行的連接樁6合圍形成圍護區7,樁體的兩端也具有凹凸連接機構4,連接后的結構如圖9所示。
凹凸連接機構4包括突出于圍護樁5端部的凸塊8及凹進于圍護樁5端部的凹陷部9,所述的圍護樁5一端的凸塊8和/或凹陷部9能與圍護樁5另一端的凹陷部9和/或凸塊8相配適。
如圖1所示,凸塊8和凹陷部9可以是位于圍護樁5的側壁上,也可以是位于圍護樁5的端部中心位置,如圖2-4所示,凸塊8和凹陷部9均位于圍護樁5的端部中間,凸塊8和凹陷部9的形狀不做限定,可以是矩形、半圓形、楔形等。
優選方案,圍護樁5與連接樁6相互垂直,形成Z字型,垂直設計能使圍護樁5和連接樁6形成相互支撐,從而提高樁體1的強度,更優選地,連接樁6的兩端分別與凹陷部9的口部相齊平,當凸塊8與凹陷部9形成凹凸配合后,圍護樁5的端部成為連接部,該連接部位于連接樁6的端部,也即連接樁6直接對連接部起到支撐作用,從而提高連接部的強度,也就是提高了樁體1在徑向連接后的強度。
實施例2
一種預制樁的軸向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備料:預備需要進行軸向連接的預制樁,所述的預制樁包括樁體(1),所述的樁體(1)內設有若干軸向主筋(2),所述的樁體(1)內還設有用于穿設鋼絞線的穿線孔(3)且穿線孔(3)沿樁體(1)的軸向貫穿樁體(1)兩端,
B、底樁穿線:取一根預制樁,將鋼絞線穿入到穿線孔(3)中,鋼絞線的一端與樁體(1)底部固定連接,另一端從穿線孔(3)中穿出,鋼絞線的長度大于所要接樁的總長度,將該預制樁打入到地下合適的位置中,
C、接樁:將底樁長出的鋼絞線穿入到另一根需要連接的預制樁的穿線孔(3)中并從穿線孔(3)中穿出,將該預制樁與下方的預制樁在軸向上進行固定連接,
D、重復步驟C,使所有需要連接的預制樁連接完成,當最后一根預制樁打入地下后把鋼鉸線利用張拉機構進行張緊,使所有打入地下的預制樁都被緊緊的張拉在一起,最后把鋼鉸線固定在最頂部的預制樁的端部。
在步驟D中,鋼絞線可以焊接固定在預制樁的端部,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鋼絞線用鎖緊件10固定在預制樁的端部。
如圖10和圖15所示,鎖緊件10包括固定螺母11、鎖片12、定位螺栓13和鎖緊螺栓14,其中固定螺母11固定在樁體1內且位于穿線孔3的端部,固定螺母11與穿線孔3一一對應,如圖13和圖14所示,固定螺母11內部具有錐形腔15,該錐形腔15的橫截面由固定螺母11的端部向底部的方向逐漸縮小,鎖片12有若干個并沿周向均勻排列成與錐形腔15相配適的形狀,定位螺栓13能與固定螺母11螺接,如圖11所示,定位螺栓13內具有與鎖緊螺栓14相配適的定位腔16,鎖緊螺栓14與鎖緊螺栓14螺接且鎖緊螺栓能壓設在鎖片12上方從而頂緊鎖片12,如圖12所示,鎖緊螺栓14內具有用于穿設鋼絞線100的穿線腔19,鋼絞線從穿線腔19中穿過。
優選方案,固定螺母11底部具有抗拉圈17,抗拉圈17可以是圓環形或矩形或橢圓形或其他形狀,固定螺母11的外壁還具有若干沿周向均勻分布的螺母肋條18,螺母肋條18的底部與抗拉圈17固定連接??估?7提高了固定螺母11在樁體1內部的抗拉性能,保證了固定螺母11在樁體1內的穩定性,螺母肋條18提高了固定螺母11的強度,防止其發生彎曲變形。鎖片12靠近鋼絞線的一側設有卡齒。
鎖緊件10的工作原理是:在制作定位螺栓13先跟固定螺母11一一對應螺接,鋼絞線100穿過穿線孔3后,用張拉設備進行張拉,張拉設備是現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在張拉時,鋼絞線100被拉直并拉伸,
張拉過程中,逐步轉動鎖緊螺栓14使鎖片12進入到錐形腔15內,當張拉到規定值時,擰緊鎖緊螺栓14使鎖片12與鋼絞線100鎖死,此時可停止張拉。依次拆除鎖緊螺栓14和定位螺栓13,由于鋼絞線在張拉過程中被鎖死,因此其處于拉伸狀態,當鎖緊螺栓14拆除后,鋼絞線100會發生收縮,而收縮過程中位于錐形腔15內的鎖片12將鋼絞線100鎖死,因此鋼絞線100能保持張緊狀態不發生位移。
在步驟B、底樁穿線中,樁體1兩端均可以采用鎖緊件10鎖緊,也可以采用一端用墩頭固定或焊接固定的方式進行固定,另一端用鎖緊件10鎖緊,在步驟C中,需要連接的樁體1可以兩端都設置鎖緊件10,也可以是只在遠離兩根樁體1的連接處的一端設置鎖緊件10。
當樁體1軸向連接完成后,還可以進行徑向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樁體1的兩端設有凹凸連接機構4,當兩個樁體1沿徑向相互靠近時,兩個樁體1能通過凹凸連接機構4沿徑向進行連接。
樁體1包括兩條相互平行的圍護樁5,兩條圍護樁5之間用連接樁6連接,所述的圍護樁5和連接樁6一體成型。凹凸連接機構4位于圍護樁5的兩端,當兩個樁體1沿徑向相互靠近時,兩個樁體1上的圍護樁5能通過凹凸連接機構4相互連接并使兩個樁體1中間形成一個圍護區7。凹凸連接機構4包括突出于圍護樁5端部的凸塊8及凹進于圍護樁5端部的凹陷部9,所述的圍護樁5一端的凸塊8和/或凹陷部9能與圍護樁5另一端的凹陷部9和/或凸塊8相配適。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樁體1、軸向主筋2、穿線孔3、凹凸連接機構4、圍護樁5、連接樁6、圍護區7、凸塊8、凹陷部9、鎖緊件10、固定螺母11、鎖片12、定位螺栓13、鎖緊螺栓14、錐形腔15、定位腔16、抗拉圈17、螺母肋條18、鋼絞線100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