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樁基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嵌巖樁鋼護筒的穩樁及防漏裝置,用于裸巖基礎的鋼護筒穩樁。
背景技術:
嵌巖樁目前廣泛應用在碼頭、橋梁樁基工程中,對于覆蓋層薄、沒有覆蓋層的地區,嵌巖樁的鋼護筒穩定較為困難,目前常用的辦法有預成孔栽樁法、筑島穩樁法及獨立鉆孔平臺施工法。預成孔法采用鉆機在巖石上預先成孔,然后鋼護筒插入孔內,再繼續在護筒內成孔,這種方法,預成孔費用高,位置準確率低,而且鉆孔過程中漏漿嚴重;筑島法需要大量的沙石料,當航道較窄或水流速較大時采用較為困難,而且筑島料為無粘接性材料,鉆孔過程中填料很容易漏進孔位中,不但影響樁的質量,而且由于筑島材料的漏失會使護筒失穩;獨立鉆孔平臺施工法采用獨立平臺本身穩定鋼護筒并鉆孔,但成本高,而且護筒內泥漿無法保證,影響成孔質量及混凝土澆筑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嵌巖樁鋼護筒的穩樁裝置,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快速穩定鋼護筒,形成良好的鉆孔施工條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涉及的一種嵌巖樁鋼護筒的穩樁裝置,其包括鋼護筒,所述鋼護筒底端設有模袋,所述模袋上設有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端口設置在水面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連通管的端口上還設有浮體。這樣,可以保證連通管一直處于水面上方,便于澆注導管隨時插入。
進一步地,所述連通管設有多個,所述多個連通管均勻布置在模袋上。這樣,既可以避免一個連通管堵塞導致灌注混凝土失敗,又可以使模袋內的混凝土分布均勻。
更進一步地,所述模袋為立體環形,所述模袋通過設置在鋼護筒上的限位環和設置在模袋上的鋼絲繩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模袋的外周還設有收緊繩。這樣,下水時用收緊繩系活扣將模袋捆綁在護筒上,防止護筒下落過程中壓住模袋,待護筒沉放到位后解開繩子的活扣使模袋四周處于自由狀態。
進一步地,所述浮體為救生圈。
作為優選項,所述限位環為直徑11~13mm的圓鋼。
作為優選項,所述限位環有兩個,所述兩個限位環的高度差為24~26mm。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可確保鋼護筒的工作性能,防止鋼護筒漏漿,提高成孔率??s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樁基孔的施工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樁基孔的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鋼護筒1、模袋2、連通管3、水面4、浮體5、限位環6、鋼絲繩7、收緊繩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2所示的一種嵌巖樁鋼護筒的穩樁裝置,其包括鋼護筒1,所述鋼護筒1底端設有模袋2,所述模袋2上設有連通管3,所述連通管3端口設置在水面4上方。所述連通管3的端口上還設有浮體5。所述浮體5為救生圈。這樣,可以保證連通管3一直處于水面上方,便于澆筑導管隨時插入。所述連通管3設有多個,所述多個連通管3均勻布置在模袋2上,連通管的材質與模袋相同。這樣,既可以避免一個連通管3堵塞導致灌注混凝土失敗,又可以使模袋2內的混凝土分布均勻。所述模袋2為立體環形,所述模袋2通過設置在鋼護筒1上的限位環6和設置在模袋2上的鋼絲繩7固定。所述模袋2的外周還設有收緊繩8。這樣,下水時用收緊繩8系活扣將模袋捆綁在護筒上,防止護筒下落過程中壓住模袋,待護筒沉放到位后解開繩子的活扣使模袋四周處于自由狀態。
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環6為直徑12mm的圓鋼。所述限位環6有兩個,所述兩個限位環6的高度差為25mm。
實際使用時,將加工好的模袋2,用鋼絲繩7牢固捆綁在兩個限位環6形成的槽內,然后用收緊繩8系活扣將模袋2捆綁在鋼護筒1上,防止鋼護筒1下落過程中壓住模袋2,待護筒1安放到巖面線后解開收緊繩8的活扣使模袋2四周處于自由狀態,然后通過模袋2的連通管3向模袋2內灌注混凝土直至充滿。灌注前及灌注后的幾個小時內應將鋼護筒1的頭部固定在其他穩定的基礎上。待混凝土硬化后即可使用。
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明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