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雙驅自行式螺旋清淤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780513閱讀:295來源:國知局
一種雙驅自行式螺旋清淤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淤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雙驅自行式螺旋清淤裝置。



背景技術:

底泥是黏土、泥沙、有機質及各種礦物的混合物,經過長時間物理、化學及生物等作用及水體運輸而沉積于水體底部所形成。表面0至15公分厚至底泥稱為表層底泥,超過15公分厚之底泥稱為深層底泥。隨著工業發展,大量工業廢水排入河道中,破壞生態平衡,導致底泥中污染物含量超標,這就要求我們隊河道底泥進行清淤疏浚;城市河道中除了污染的底泥外常常還伴有生活和建筑垃圾,增加了清淤疏浚的難度。

現有技術中,有一種自行式底泥分離收集裝置,其專利申請號為201620885784.5,申請日為2016.08.16;公告號為CN 205954731U,公告日為2017.02.15;其結構包括行走過濾機構,行走過濾機構包括圓形左端板和右端板,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間經若干呈輻射狀設置的履齒板相連,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間還間隔設置有若干過濾格柵,左端板和右端板轉動連接在左支撐管和右支撐管上,左支撐管和右支撐管相對的一端下部均設有安裝板,兩安裝板之間設置有弧形護罩,弧形護罩的下方設有由第一液壓馬達驅動的螺旋葉片軸,弧形護罩的上方設有泥漿泵,弧形護罩的后方對應螺旋葉片軸設有吸泥口,吸泥口經進口管道與泥漿泵的進口相連,泥漿泵的出口管道與穿過右支撐管的外部排泥管道相連,右支撐管上經座板安裝有驅動行走過濾機構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旋轉驅動機構的動力源是第二液壓馬達;可以看出,該裝置中,左端板、右端板、左支撐管、右支撐管、履齒板和過濾格柵間形成一個整體將螺旋葉片軸、泥漿泵等清淤機構包圍起來,加大行走過濾機構的受力,轉動驅動機構帶動行走過濾機構的轉動,轉動驅動機構帶動行走過濾機構的轉動很吃力,需要功率很大的第二液壓馬達才能帶動行走過濾機構的轉動;泥漿泵不斷將底泥吸入進泥管道內,在此過程中難免會有除了底泥外的雜物被吸入進泥管道,這些雜物不斷變多,容易堵住泥漿泵的進口,使得底泥無法從泥漿泵的出口排出,需要清理泥漿泵進口處的雜物時,需將裝置外殼拆卸下來才能清理泥漿泵進口處的雜物,這個操作過程費時費力,降低清淤效率;行走過濾機構的轉動帶給裝置不斷前進的動力,由于行走過濾機構的限制,清淤船只能沿著同一方向前進,無法實現自動轉向,清淤不徹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雙驅自行式螺旋清淤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無法自動轉向及不方便清理清淤機構中的雜物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可實現自動轉向,清淤徹底,清理清淤機構中的雜物方便,省時省力,清淤效率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雙驅自行式螺旋清淤裝置,包括行走機構一、行走機構二、旋轉驅動機構一和旋轉驅動機構二,所述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的結構相同且相對設置,所述行走機構一包括筒形支座和支撐管,所述筒形支座外圍設有星輪機構,所述筒形支座的底板轉動連接在支撐管上,所述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的支撐管相對一端的下部均連接有安裝板,兩安裝板之間設置有弧形護罩,弧形護罩的下方設有可轉動的螺旋葉片軸,所述弧形護罩的后方對應螺旋葉片軸設有清淤機構,所述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間設有可容納清淤機構的獨立空間,所述行走機構一的支撐管經底板安裝有驅動行走機構一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一,所述行走機構二的支撐管經底板安裝有驅動行走機構二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二,所述旋轉驅動機構一和旋轉驅動機構二的轉向可調。

本發明屬于清淤船的一部分,工作時,清淤船在水下的河道底部作業,本裝置與河道底部接觸,螺旋葉片軸轉動,將底泥和雜物不斷向弧形護罩后方的清淤機構的進口擠壓,清淤機構將底泥排出,完成底泥的收集;旋轉驅動機構一帶動行走機構一的轉動,行走機構一上的筒形支座在支撐管上轉動,旋轉驅動機構二帶動行走機構二的轉動,行走機構二上的筒形支座在行走機構二的支撐管上轉動,筒形支座帶動星輪機構的轉動,當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的轉動方向相同且轉速相同時,帶動清淤船向前前進;當需要將清淤船轉向時,調整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的轉動方向或轉速,使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轉動時產生轉速差,實現清淤船的自動轉向,清淤船在河道底部不斷移動實現連續清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清淤船在移動過程時,難免會有雜物進入清淤機構內,清淤機構設在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之間形成的獨立空間內,方便人工清理雜物,防止清淤機構被堵塞無法正常工作;旋轉驅動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一的結合、旋轉驅動機構二和行走機構二的結合,兩者同時為清淤船提供前進的動力,通過調整旋轉驅動機構一和旋轉驅動機構二的轉向或轉速,驅動清淤船改變行走方向,使清淤船走遍河道內各個位置,清淤更加徹底;本發明可以環保高效地收集底泥,為清淤船提供工作前進或者轉向的動力,清淤效率高,清淤徹底。

為了進一步提高星輪機構的抓地力,所述星輪機構包括星輪支撐板,所述筒形支座上排布有若干星輪支撐板,星輪支撐板上連接有立板,立板的前后兩側均設有星輪外爪,立板兩側的星輪外爪為一組星輪外爪,所述一組星輪外爪沿著立板的長度方向至少排布有2組;此設計中,立板的兩側均設有星輪外爪,立板的長度方向上設有至少兩組星輪外爪,結構穩定可靠,抓地效果更加好,能夠在泥沙、黏土構成的泥濘河道底部滾動前進,不會打滑;底板經滑動軸承轉動連接在支撐管上;此設計可減小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轉動時底板相對支撐管的摩擦,使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轉動更加順暢。

為了實現連續清淤,所述旋轉驅動機構一和旋轉驅動機構二的結構相同,所述旋轉驅動機構一包括液壓馬達一,所述液壓馬達一上傳動連接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上嚙合有從動內齒圈,所述從動內齒圈經過底板與設置在立板上最外側的星輪外爪連接;此設計中,液壓馬達一帶動主動齒輪轉動,主動齒輪的轉動帶動從動內齒圈的轉動,從動內齒圈的轉動帶動星輪機構的轉動,星輪外爪抓地的同時不斷轉動,給清淤船提供前進的動力,實現連續清淤。

為了提高螺旋葉片軸收集底泥的效率,所述螺旋葉片軸的左部安裝有左螺旋葉片,螺旋葉片軸的右部安裝有右螺旋葉片,所述左螺旋葉片和右螺旋葉片的旋向相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行走機構一的安裝板上安裝有液壓馬達二,液壓馬達二與螺旋葉片軸一端傳動連接,螺旋葉片軸另一端可轉動地支撐在行走機構二的安裝板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行走機構二的安裝板上安裝有液壓馬達二,液壓馬達二與螺旋葉片軸一端傳動連接,螺旋葉片軸另一端可轉動地支撐在行走機構一的安裝板上。

為了進一步提高底泥的清理效率,所述清淤機構包括過濾格柵,所述過濾格柵一側設置在弧形護罩后方且對應左螺旋葉片和右螺旋葉片的分界處,所述過濾格柵的另一側設有吸泥口,底泥從吸泥口處進入呈喇叭形的進泥管,進泥管朝外的一端連接連接法蘭一的一端,連接法蘭一的另一端連接有吸泥泵,底泥從吸泥泵的出口經過出泥管道排至外部排泥管道,吸泥泵安裝在弧形護罩后方的機架上,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液壓馬達三,吸泥泵與液壓馬達三傳動相連;此設計中,過濾格柵設置在吸泥口之前,將大雜物排除在進泥管外,避免吸泥泵被大雜物堵塞,呈喇叭形的進泥管加大吸泥口的面積,進一步提高底泥收集效率,吸泥泵安裝在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之間形成的獨立空間內的機架上,方便清理吸泥泵中積累的雜物。

為了進一步方便清理清淤機構中的雜物,所述進泥管上連接有便于清理垃圾的清理口,清理口與進泥管相通,清理口處可拆卸地連接有手孔蓋;此設計中,雖然有過濾格柵將大雜物排除在吸泥口外,但是還是會有小雜物會順著過濾格柵進入進泥管中,由于清淤船不斷移動,不斷有小雜物進入進泥管中將吸泥泵的進口堵塞住,人工打開手孔蓋掏出進泥管中的小雜物,提高吸泥泵的清淤效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液壓馬達一、液壓馬達二、液壓馬達三和行走機構二中的液壓馬達四的進、回油管線向外穿過支撐管后接入供油系統,由供油系統分別控制液壓馬達一和液壓馬達四的供油走向和供油量。

為了方便本發明與清淤船的連接,所述支撐管朝外的一端連接有連接法蘭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中的A-A向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清淤機構中連接吸泥泵之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的局部放大圖B。

圖7為本發明的另一種主視圖。

其中,1立板,2星輪外爪,3星輪支撐板,4右螺旋葉片,5左螺旋葉片,6螺旋葉片軸,7弧形護罩,8安裝板,9支撐管,10連接法蘭二,11滑動軸承,12液壓馬達一,13主動齒輪,14從動內齒圈,15筒形支座,1501底板,16清淤機構,1601吸泥泵,1602連接法蘭一,1603液壓馬達三,1604出泥管道,1605進泥管,1606手孔蓋,1607吸泥口,1608過濾格柵,17液壓馬達四,18液壓馬達二,19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6所示的一種雙驅自行式螺旋清淤裝置,包括行走機構一、行走機構二、旋轉驅動機構一和旋轉驅動機構二,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的結構相同且相對設置,行走機構一包括筒形支座15、支撐管9和星輪機構,筒形支座15外圍排布有星輪機構,星輪機構包括星輪支撐板3,星輪支撐板3與筒形支座15連接,星輪支撐板3上連接有立板1,立板1的前后兩側均設有星輪外爪2,立板1兩側的星輪外爪2為一組星輪外爪2,一組星輪外爪2沿著立板1的長度方向排布有3組;筒形支座15的底板1501經滑動軸承11轉動連接在支撐管9上,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的支撐管9相對一端的下部均連接有安裝板8,兩安裝板8之間設置有弧形護罩7,弧形護罩7的下方設有螺旋葉片軸6,行走機構一下部的安裝板8上安裝有液壓馬達二18,液壓馬達二18與螺旋葉片軸6一端傳動連接,螺旋葉片軸6另一端可轉動地支撐在行走機構二的安裝板8上,螺旋葉片軸6的左部安裝有左螺旋葉片5,螺旋葉片軸6的右部安裝有右螺旋葉片4,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4的旋向相反;弧形護罩7的后方且對應螺旋葉片軸6設有清淤機構16,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之間設有可容納清淤機構16的獨立空間;清淤機構16的結構具體的為,清淤機構16包括過濾格柵1608,過濾格柵1608一側設置在弧形護罩7后方且對應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4的分界處,過濾格柵1608的另一側設有吸泥口1607,底泥從吸泥口1607處進入呈喇叭形的進泥管1605,進泥管1605上連接有便于清理垃圾的清理口,清理口與進泥管1605相通,清理口處可拆卸地連接有手孔蓋1606;進泥管1605朝外的一端連接連接法蘭一1602的一端,連接法蘭一1602的另一端連接有吸泥泵1601,底泥從吸泥泵1601的出口經過出泥管道1604排至外部排泥管道內,吸泥泵1601安裝在弧形護罩7后方的機架19上,機架19上還安裝有液壓馬達三1603,吸泥泵1601與液壓馬達三1603傳動相連;行走機構一的支撐管9上經底板1501安裝有驅動行走機構一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一,行走機構二的支撐管9上經底板1501安裝有驅動行走機構二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二,旋轉驅動機構一和旋轉驅動機構二的結構相同,旋轉驅動機構一包括液壓馬達一12,液壓馬達一12上傳動連接有主動齒輪13,主動齒輪13上嚙合有從動內齒圈14,從動內齒圈14經過底板1501與設置在立板1上最外側的星輪外爪2連接;支撐管9朝外的一端連接有連接法蘭二10;旋轉驅動機構一和旋轉驅動機構二的轉向可調,具體的為,液壓馬達一12、液壓馬達二18、液壓馬達三1603和行走機構二中的液壓馬達四17的進、回油管線向外穿過支撐管9后接入供油系統,由供油系統分別控制液壓馬達一12和液壓馬達四17的供油走向和供油量。

本裝置安裝時,用連接件將支撐管9端部的連接法蘭二10與清淤船固連,本發明屬于清淤船的一部分。本發明工作時,清淤船在水下的河道底部作業,本裝置與河道底部接觸,液壓馬達二18驅動螺旋葉片軸6轉動,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4同時將底泥和雜物不斷向弧形護罩7后方的清淤機構16的進口擠壓,底泥和雜物聚集在過濾格柵1608處,過濾格柵1608將大雜物排除在吸泥口1607外,小雜物和底泥聚集在吸泥口1607,吸泥泵1601抽吸吸泥口1607處的底泥和小雜物,小雜物聚集在靠近吸泥泵1601進口處的進泥管1605內,底泥從與吸泥泵1601連接的出泥管道1604排至外部排泥管道內,從而完成底泥的收集;液壓馬達一12驅動主動齒輪13的轉動,主動齒輪13的轉動帶動從動內齒圈14的轉動,從動內齒圈14的轉動帶動筒形支座15的轉動,筒形支座15經滑動軸承11相對支撐管9轉動,筒形支座15帶動星輪外爪2的轉動,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的工作原理相同;通過控制供油系統的油路走向和供油量分別控制液壓馬達一12和液壓馬達四17的轉動方向和轉動速度,當液壓馬達一12和液壓馬達四17的轉動方向相同且轉速大小相同時,清淤船沿著原本行走方向向前進;當需要將清淤船轉向時,調整液壓馬達一12和液壓馬達四17的轉動方向相反或者轉速,使液壓馬達一12和液壓馬達四17之間產生轉速差,實現清淤船的自動轉向,清淤船在河道底部不斷移動實現連續清淤;本裝置工作一段時間后,關閉液壓馬達一12、液壓馬達二18、液壓馬達三1603和液壓馬達四17,打開手孔蓋1606四,將堵塞在吸泥泵1601進口處的小雜物清理掉,此過程省時省力,吸泥泵1601抽吸底泥更加順暢,提高清淤效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清淤船在移動過程時,難免會有雜物進入清淤機構16內,清淤機構16設在行走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二之間形成的獨立空間內,只需打開手孔蓋1606就可將雜物全部清理掉,省時省力,使得吸泥泵1601抽吸底泥更加順暢,提高清淤效率;旋轉驅動機構一和行走機構一的結合、旋轉驅動機構二和行走機構二的結合,兩者同時為清淤船提供前進的動力,通過調整旋轉驅動機構一和旋轉驅動機構二的轉向或轉速,使旋轉驅動機構一和旋轉驅動機構二之間產生轉速差,驅動清淤船改變行走方向,使清淤船走遍河道內各個位置,清淤更加徹底;本發明可以環保高效地收集底泥,為清淤船提供工作前進或者轉向的動力,清淤效率高,清淤徹底。

實施例2

如圖7所示的一種雙驅自行式螺旋清淤裝置,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行走機構二的安裝板8上安裝有液壓馬達二18,液壓馬達二18與螺旋葉片軸6一端傳動連接,螺旋葉片軸6另一端可轉動地支撐在行走機構一的安裝板8上。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乌拉特后旗| 仪征市| 精河县| 马公市| 两当县| 吉隆县| 翁牛特旗| 绥芬河市| 普宁市| 巴楚县| 博爱县| 山阳县| 崇左市| 亚东县| 永丰县| 古浪县| 蒲城县| 米脂县| 邓州市| 开远市| 沧源| 威信县| 视频| 长乐市| 长宁县| 贵州省| 会同县| 北碚区| 留坝县| 收藏| 富源县| 云林县| 霍邱县| 海阳市| 高密市| 政和县| 湘乡市| 孝感市| 蓝山县|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