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聚油式吸油船上的吸油管裝置,尤其是一種一體式轉軸吸油管、吸油裝置及吸油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已知的依靠渦流壓差原理的聚油式吸油船上的吸油嘴是由中心轉軸與吸油管套筒組合而成。中心轉軸帶動旋轉葉片形成渦流實現泄油的聚集,套在中心槳軸外部的吸油管來實現吸油的功能。但是,為了滿足吸油管的功能需要,在外置吸油管套筒不動的前提下而使內置中心轉軸轉動,將使得中心轉軸與主電機之間的傳動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制約;而且,吸油管和中心轉軸之間存在的間隙,會導致中心轉軸缺少相應約束,在工作時的穩定性會受到影響,易發生搖擺和抖動;同時,套筒式的組合結構在工業制造和組裝過程中存在較大困難,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套筒式組合結構在加工制造和結構穩定性上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一體式轉軸吸油管結構,不僅能夠在滿足吸油功能的前提下找到更加方便的傳動方式,而且能更好的保證工作過程中中心轉軸的穩定性,同時簡化了加工工藝,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一體式轉軸吸油管,包括中心轉軸,該中心轉軸為空心結構,一端為開放端,另一端為封閉端,所述開放端為出油孔,所述封閉端連接葉片,所述葉片上方的中心轉軸上開設多個吸油孔。
接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吸油孔開設在葉片的上方5-9厘米處。
接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吸油孔呈陣列排布在所述中心轉軸上。
接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中心轉軸上開設縱向6列,每列3洞的吸油孔。
接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封閉端為半球型。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于上述吸油管的轉軸吸油機構,包括吸油管和倒置密閉桶,吸油管安置在倒置密閉桶的中心部位,葉片伸出倒置密閉桶底部,該倒置密閉桶包括圓柱形套筒、上層蓋板和中間隔板,圓柱形套筒下方開口,上方通過上層蓋板密閉,中間隔板設置在圓柱形套筒內;上層蓋板和中間隔板的中心開設圓孔供吸油管通過,葉片伸出倒置密閉桶開口下方;出油孔與外置的吸油裝置連接;
該轉軸吸油機構還包括齒輪傳動結構,齒輪傳動結構布置于上層蓋板和中間隔板之間,與中心轉軸相連的齒輪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組裝。中心轉軸通過齒輪傳動的方式連接主電機。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于上述吸油機構的吸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電機通過齒輪傳動帶動中心轉軸轉動,從而帶動葉片轉動,在液面形成漩渦,水面下降,渦流產生壓力差使油聚攏在漩渦中心形成厚油層;
當浮油層的液面高度與吸油孔位置相平時,浮油通過吸油孔進入中心轉軸,再通過外部連接的吸油裝置從出油孔中吸取浮油,實現對浮油的回收。
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一體式轉軸吸油管結構簡單,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解決了傳動方式復雜和穩定性不足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外觀結構圖。
圖2是左右二等角軸測圖。
圖3是俯視圖。
圖4是吸油孔與葉片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轉軸吸油機構裝配圖。
圖中,1-吸油孔,2-葉片,3-空心轉軸,4-出油孔,5-密閉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的一體式轉軸吸油管主要應用于聚油式吸油船,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括中心轉3,該中心轉軸3為空心結構,一端為開放端,另一端為封閉端,開放端為出油孔,封閉端連接葉片2,可設置3片葉片2。葉片2上方的中心轉軸上開設多個吸油孔1。
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吸油孔1開設在葉片的上方5-9厘米處。由于漩渦聚油時液面高度變化在這個范圍里,因此這樣設置吸油孔1的位置設置有利于增大吸油孔進油量,提高吸油效率。
如圖2所示,所述吸油孔1呈陣列排布在所述中心轉軸3上。
可以根據中心轉軸3的直徑大小,在其上開設多排吸油孔,如圖4所示,所述中心轉軸3上開設縱向6列,每列3洞的吸油孔。
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所述封閉端可設置為半球型。
如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轉軸吸油機構,包括吸油管和倒置密閉桶5,該密閉桶5是整個轉軸吸油機構的主框架,該密閉桶5包括圓柱形套筒、上層蓋板和中間隔板,圓柱形套筒可以隔離工作機構與外部環境,筒形的設計使內部機構工作時更容易產生漩渦。上層蓋板和中間隔板主要用于支撐和固定其他機構,上層蓋板和中間隔板的中心均開設圓孔可供吸油管通過。吸油管安置在倒置密閉桶5的中心部位,葉片2伸出倒置密閉桶5底部,中心轉軸3通過齒輪傳動的方式連接主電機,該轉軸吸油機構還包括齒輪傳動結構,齒輪傳動結構布置于密閉桶上層蓋板和中間隔板之間,與中心轉軸相連的齒輪可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組裝。出油孔與外置的吸油裝置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吸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電機通過齒輪傳動帶動中心轉軸3轉動,從而帶動葉片2轉動,在液面形成漩渦,水面下降,渦流產生壓力差使油聚攏在漩渦中心形成厚油層;
當浮油層的液面高度位于吸油孔1所包含的高度范圍內時,浮油通過吸油孔1進入中心轉軸3,再通過外部連接的吸油裝置從出油孔4中吸取浮油,實現對浮油的回收。
綜上,本發明舍棄原有的組合套筒式吸油管,將中心轉軸設計成一端開放的空心軸體,轉軸開放端作為吸油時的出油孔,密閉端與旋轉葉片連接,并在轉軸與旋轉葉片連接部位的上方5-9cm處開設縱向6排3洞的吸油孔。當旋轉葉片轉動時,帶動水面形成漩渦,水面下降,由于渦流產生壓力差使油會聚攏在漩渦中心形成厚油層,浮油通過吸油孔經由轉軸的空心部分向上在開放端外接抽油泵進行溢油回收。主機與一體式轉軸吸油管之間的傳動方式可以采用簡單的齒輪嚙合傳動,達到了簡化傳動方式的目的。空心軸體的一體式結構能極大地減小轉動工作時的搖晃擺動,增強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加工制造過程中不必再考慮轉軸、吸油管及外接設備的組裝問題,減小了工業制造上的難度。一體式轉軸吸油管的加工材料和加工費用會大大減少,降低了制造成本。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