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座便器上的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座便器一般都設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用以控制水的開關,在使用過程中,按下操作手柄后,水閥門打開對座便器沖水,現有的這種操作手柄都需要人為去復位,如果使用者在使用后忘記把操作手柄復位,水閥門就一直是打開狀態,水會一直流出沖洗座便器,不但浪費水,還有可能會造成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裝配方便,功能可靠,節約水,應用范圍廣,并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固定套,手柄的一端穿過固定套的一端設有旋轉座,固定套與旋轉座之間設有定位結構,旋轉座與底座之間設有帶動手柄自動復位的自動復位結構。
如上所述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其特征在于自動復位結構包括設在旋轉座上的頂塊,及設在底座上固定套的兩側并與頂塊配合的第一壓縮彈簧組件和第二壓縮彈簧組件。
如上所述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壓縮彈簧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內設有可在第一固定套內滑動的第一滑塊,第一固定套與第一滑塊之間設有第一壓縮彈簧;第二壓縮彈簧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套內設有可在第二固定套內滑動的第二滑塊,第二固定套與第二滑塊之間設有第二壓縮彈簧。
如上所述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塊上設有第一限位扣,第一固定套上設有與第一限位扣配合的第一限位槽;第二滑塊上設有第二限位扣,第二固定套上設有與第二限位扣配合的第二限位槽。
如上所述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均為方形套,一套封閉,另一端設有開口;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也均為方形,第一滑塊設有供第一壓縮彈簧套入的空間,第二滑塊設有供第二壓縮彈簧套入的空間。
如上所述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其特征在于定位結構包括在固定套上設有彈性卡珠,旋轉座上設有供彈性卡珠卡入的定位孔。
如上所述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其特征在于固定套上設有卡珠固定槽,彈性卡珠包括設在卡珠固定槽內的彈簧和卡珠。
如上所述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套上設有固定支耳,固定支耳上設有固定孔,底座上設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設有螺孔,螺釘穿過固定孔與螺孔固定。
本發明當外力操作手柄向下旋轉時,旋轉座上的頂塊按壓右邊的第二滑塊;右邊的第二滑塊壓縮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此時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形變產生反作用力,當外力撤消后,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在反作用力下推動右邊的第二滑塊,而且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存在預壓力抵消手柄旋轉的阻力,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和第二滑塊推動頂塊至初始位置完成自動復位動作。結構簡單,裝配方便,功能可靠,節約水,應用范圍廣,并可自動復位。本發明還在第一滑塊上設有第一限位扣,第一固定套上設有與第一限位扣配合的第一限位槽;第二滑塊上設有第二限位扣,第二固定套上設有與第二限位扣配合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扣和第二限位扣與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配合,可以限制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滑動方向,并在滑動后可以回到至初始位置完成自動復位動作,并且可以原路返回,這樣有利于使手柄對閥門開關的精確控制,回復到原來的關閉狀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的爆炸圖;
圖4是本發明的結構圖;
圖5是本發明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在工作狀態下的結構圖;
圖7是本發明在工作狀態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可自動復位的操作手柄結構,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有固定套2,手柄3的一端穿過固定套2的一端設有旋轉座4,固定套2與旋轉座4之間設有定位結構5,旋轉座4與底座1之間設有帶動手柄自動復位的自動復位結構6。自動復位結構6包括設在旋轉座4上的頂塊7,及設在底座1上固定套兩側并與頂塊7配合的第一壓縮彈簧組件8和第二壓縮彈簧組件9。
第一壓縮彈簧組件8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固定套81,第一固定套81內設有可在第一固定套內滑動的第一滑塊82,第一固定套81與第一滑塊82之間設有第一壓縮彈簧83;第二壓縮彈簧組件9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二固定套91,第二固定套91內設有可在第二固定套內滑動的第二滑塊92,第二固定套91與第二滑塊92之間設有第二壓縮彈簧93。
在初始狀態下,如圖6所示,當外力操作手柄3向下旋轉時,旋轉座4上的頂塊7按壓右邊的第二滑塊92;右邊的第二滑塊92壓縮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93,此時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93形變產生反作用力,當外力撤消后,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93在反作用力下推動右邊的第二滑塊92,而且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93存在預壓力抵消手柄3旋轉的阻力,右邊的第二壓縮彈簧93和第二滑塊92推動頂塊7至初始位置完成自動復位動作。如圖7所示,反之當外力操作手柄3向上時,工作原理同上。
第一滑塊82上設有第一限位扣821,第一固定套81上設有與第一限位扣821配合的第一限位槽822;第二滑塊92上設有第二限位扣921,第二固定套91上設有與第二限位扣921配合的第二限位槽922。第一限位扣821和第二限位扣921與第一限位槽822和第二限位槽922配合可以限制第一滑塊82和第二滑塊92滑動方向,并在滑動后可以回到至初始位置完成自動復位動作,并且可以原路返回,這樣有利于使手柄對閥門開關的精確控制,回復到原來的關閉狀態。
第一固定套81和第二固定套91均為方形套,一套封閉,另一端設有開口;第一滑塊82和第二滑塊92也均為方形,第一滑塊82設有供第一壓縮彈簧83套入的空間,第二滑塊92設有供第二壓縮彈簧93套入的空間。
定位結構5包括在固定套2上設有彈性卡珠51,旋轉座4上設有供彈性卡珠51卡入的定位孔52。固定套2上設有卡珠固定槽21,彈性卡珠51包括設在卡珠固定槽內的彈簧511和卡珠512。在初始狀態下,如圖7所示,在無外力作用下卡珠512在彈簧511的彈力作用下與旋轉座4上定位孔52進行定位。
在固定套2上設有固定支耳23,固定支耳23上設有固定孔24,底座1上設有固定柱11,固定柱11上設有螺孔12,螺釘穿過固定孔24與螺孔12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