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軸攪拌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止水樁都是一條一條成型的,施工慢,質量沒保證,止水樁不垂直,相鄰的兩條樁之間搭接容易形成喇叭口,從而易出現漏水情況,而且水泥漿與土之間攪拌不均勻,容易形成孔隙,出現滲水情況,危及基坑或邊坡失穩;同時需要施打多排樁,成本高,進度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軸攪拌結構,可有效解決垂直度不足引起的喇叭口漏水問題,且機械化作業,可減少人力投入,且無需施打多排樁,降低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三軸攪拌結構,包括三條并排設置的攪拌軸,位于中間的攪拌軸通過空壓管連接至空壓機,位于兩側的攪拌軸分別通過一送漿管連接至一配合罐,所述配合罐通過一條管道連接至一儲水罐,配合罐還通過另一條管道連接至一水泥漿罐,所述配合罐內設有控制儲水罐的出水量和控制水泥漿罐的出漿量的自動控制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三軸攪拌結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三條樁一次成型,采用套打方式,可以確保止水效果,同時中間管采用空氣壓,可以充分利用原土與水泥漿液充分攪拌配合,有效解決垂直度不足,引起的喇叭口漏水而進一步導致的基坑滲水的情況,同時減少施打多排樁,水泥漿液實現一站式服務,儀器自助完成配合,實現機械化作業,減少人力投入。
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發明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為三軸攪拌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
請參考圖1,所述的三軸攪拌結構包括三條并排設置的攪拌軸1,位于中間的攪拌軸1通過空壓管2連接至空壓機3,位于兩側的攪拌軸1分別通過一送漿管4連接至一配合罐5,所述配合罐5通過一條管道連接至一儲水罐6,配合罐5還通過另一條管道連接至一水泥漿罐7,所述配合罐5內設有控制儲水罐6的出水量和控制水泥漿罐7的出漿量的自動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
在打樁時,兩側的送漿管4同時送漿,三個攪拌軸1同時工作,中間的空壓機3工作時,空氣壓可以將泥土打碎,使得水泥漿與泥土混合均勻,在空氣壓的作用下,兩側止水樁形成的同時,中間也形成了止水樁,從而形成了三條連續的止水樁,三條樁一次成型,可以確保止水效果,同時中間管采用空氣壓,可以充分利用原土與水泥漿液充分攪拌配合,有效解決垂直度不足,引起的喇叭口漏水而進一步導致的基坑滲水的情況,同時減少施打多排樁,水泥漿液實現一站式服務,儀器自助完成配合,實現機械化作業,減少人力投入。
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發明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