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力施工,尤其涉及一種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及其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1、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中電能傳輸的載體,在輸電線路建設當中,輸電鐵塔是重要的構架結構,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壓等級架空輸電線路中。在風荷載、導線荷載、鐵塔自重荷載等作用下,輸電鐵塔基礎要承受豎向和水平復合荷載。對于特殊的轉角塔、終端塔等,其水平荷載更大。根據近年來浙江院承擔的國網220kv通用設計塔型的荷載數據,水平上拔荷載比在0.14~0.24之間。
2、目前,輸電鐵塔基礎型式主要有擴展基礎、掏挖基礎、裝備式基礎、螺旋錨基礎等,其中螺旋錨基礎因為施工方便,快捷,造價低廉,成樁后可快速產生承載力等優勢,近年來被國家電網廣泛推廣應用。傳統螺旋錨基礎由錨頭、螺旋錨盤和錨桿組成。通過將錨桿頂部與專用扭矩驅動頭連接,可以像擰螺絲一樣將螺旋錨擰入土中。錨板可以提供較大的錨固力和下壓抗力。水平力主要由錨桿承擔。但受限于施工設備、造價、生產工藝等因素,錨桿的直徑往往較小(630mm以內),提供的水平承載力有限。
3、為了克服螺旋錨水平承載力不足的問題,目前的常用的做法是在螺旋錨頂部澆筑混凝土承臺,但這樣會降低螺旋錨施工方便快捷、成樁后可立即產生承載力等的優勢,且承臺開挖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另外一種做法是采用3根以上的直錨和斜錨形成螺旋群錨,利用群錨基礎來提供水平抗力,采用鋼承臺與螺旋錨連接,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會降低螺旋錨造價低廉的優勢,另一方面鋼承臺施工精度要求高,這又降低了螺旋錨施工方便的優勢。
4、基于此,本案由此提出。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解決螺旋錨水平承載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又能保持螺旋錨施工方便、快捷、成樁后可快速產生承載力的優勢。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包括錨桿,錨桿的下段設置若干螺旋錨盤一,錨桿的頂端設置法蘭盤,所述錨桿上設置有鋼筒,鋼筒位于法蘭盤和最上方的螺旋錨盤一之間,錨桿由上至下貫穿鋼筒且與鋼筒中軸線同軸。
4、進一步的,所述鋼筒的第一種形式為空心且封閉的結構,鋼筒的底面為直徑大于筒身外徑的螺旋錨盤二。
5、進一步的,所述鋼筒的第二種形式為上下兩端開口且中空的結構,鋼筒的內壁與錨桿之間填充混凝土。
6、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針對上述空心且封閉鋼桶的全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的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錨桿分別與鋼筒的頂面、底面焊接固定,無需開挖和混凝土澆筑,鋼筒隨著錨桿一同旋入地基。
7、本發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種針對上述兩端開口且中空鋼桶的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的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8、將鋼筒放置在地基表面;
9、利用大直徑螺旋鉆頭在鋼筒內向下旋挖成孔;
10、將鋼筒向下壓入地基;
11、清理孔內渣土;
12、在孔內鉆入螺旋錨基礎;
13、澆筑混凝土或置入混凝土預制塊,混凝土預制塊之間及混凝土預制塊與錨桿之間固定連接。
14、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上部設置裝配式鋼筒短樁,下部為鋼制螺旋錨基礎,該基礎結合了螺旋錨與短樁基礎的各自優點,上部鋼筒短樁承受絕大部分的水平荷載,彌補了傳統螺旋錨基礎水平承載力差的缺點,下部的螺旋錨則承受大部分的豎向荷載,大幅加強了基礎的整體受力;同時,單個螺旋錨的施工精度也更加容易控制,降低了施工難度。
1.一種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包括錨桿,錨桿的下段設置若干螺旋錨盤一,錨桿的頂端設置法蘭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上設置有鋼筒,鋼筒位于法蘭盤和最上方的螺旋錨盤一之間,錨桿由上至下貫穿鋼筒且與鋼筒中軸線同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筒的第一種形式為空心且封閉的結構,鋼筒的底面為直徑大于筒身外徑的螺旋錨盤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筒的第二種形式為上下兩端開口且中空的結構,鋼筒的內壁與錨桿之間填充混凝土。
4.一種基于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的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5.一種基于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配式短樁-螺旋錨復合基礎的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