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用于切割工具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64949閱讀:21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切割工具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其包括基座部分和構造成保持在基座部分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具有用于容納和安裝切割工具、尤其是圓柄鎬的切割工具插孔。
背景技術
常規(guī)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通常使用領域是在整地設備、尤其是道路施工設備中的應用。這通常涉及具有可繞水平軸線旋轉的從動輥的機器,在從動輥上布置有多個整地工具,尤其是切割工具,特別是圓柄鎬。這種機器包括例如穩(wěn)定器、再循環(huán)器和道路銑刨機, 尤其冷銑刨機。在作業(yè)操作期間,用于容納切割工具、尤其是圓柄鎬的保持架承受較高應力和極高磨損,一方面是由于銑刨箱中的破碎物質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旋轉的圓柄鎬的原因,尤其是在工具保持架中的工具柄容納孔以及有可能設置的磨盤的接觸表面的區(qū)域中。此外,當工具折斷、脫落或磨損時,工具保持架就被磨損或毀壞。為了能夠容易地、快速地更換工具保持架的被磨損或毀壞的部件,所謂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使用已經(jīng)既成事實。
這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主要部件是基座部分和連接于基座部分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構造成用于容納整地工具,例如切割工具,尤其是圓柄鎬。基座部分牢牢地緊固在銑刨輥的圓柱形外表面上,所述銑刨輥通常水平地且垂直于相應施工機械的工作方向安裝,例如通過牢牢地將基座部分焊接在輥子本體上。所以基座部分形成了用于將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聯(lián)接到輥子基座本體上的元件。基座部分進一步還用來安裝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或者構造成用于安裝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為此,在基座部分上設置一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其可以包括例如位于通常緊湊構造的基座部分上的適合的容納孔。快換工具保持架還包括比較緊湊的元件。快換工具保持架可倒置地安裝在基座部分上, 為此其具有例如相應的螺紋、夾緊銷和/或螺孔等等。由此可以快速更換有缺陷的快換工具保持架,不需要為此分離基座部分和輥子本體。快換工具保持架還構造成用于容納切割工具,尤其是圓柄鎬,為此,其具有相應的工具插孔,例如設置成用于容納和安裝切割工具的圓柱形接收通道形式的切割工具插孔。圓柄鎬通常安裝在快換工具保持架上,并可繞其圓柱軸線旋轉,并通過合適的夾緊裝置、例如夾緊套筒固定而沒有任何軸向位移。該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優(yōu)點在于,如果工具發(fā)生缺陷,可以有選擇地更換工具和/或快換工具保持架,不用將基座部分固定連接到輥子本體上,而該固定連接需要先松開再重作,成本高。
雖然原理上早已證明常規(guī)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是成功的,但仍然需要改進。這尤其涉及加工工具和/或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更換以及整個快換工具保持架的強度。所以,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其能夠實現(xiàn)在基座部分上更為容易地更換快換工具,同時具有增強的強度。發(fā)明內容
該目的通過本申請所披露技術方案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解決。優(yōu)選的進一步改進在本申請其他方面中給出。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依照本發(fā)明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包括帶有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和支撐突起的基座部分以及構造成用于插入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具有切割工具插孔,其中,快換工具保持架包括支承體和基座夾持部分,所述基座夾持部分在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中的插入方向的徑向方向上突伸,并在插入方向上突伸,在插入狀態(tài),所述基座夾持部分夾持所述基座部分上的支撐突起。本實施例和由此引發(fā)的進一步的改進在后面稱為"插入型"。
在插入型中,快換工具保持架能夠插入到基座部分中,并由基座部分保持。同時, 有利的是,快換工具保持架可以從傾斜上方或者大致沿著隨后在作業(yè)操作期間切割工具被加載的方向插入到基座部分中。因此,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入到基座部分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的方向優(yōu)選大致與插入到切割工具插孔中的切割工具沿其縱向軸線方向向外突伸超出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方向相反。支承體通常具有沿著縱向軸線的細長形狀。至少支承體插入到基座部分中的那部分可以例如為圓筒形或圓錐形。支承體的縱向軸線則與該區(qū)域的圓錐軸線或圓筒軸線相對應。插入運動優(yōu)選包括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入到基座部分的端部位置的基本上線性運動。換句話說,快換工具保持架和基座部分相對于彼此構造成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可以插入到基座部分中。在插入狀態(tài),快換工具保持架由基座部分保持,并至少部分地突伸到基座部分的相應構造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支承體的配合區(qū)域在插入方向上。由此,在插入狀態(tài),快換工具保持架至少借助于該配合區(qū)域抵靠在基座部分上。同時,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支承體用來容納和安裝切割工具。切割工具插孔也屬于支承體的一部分。切割工具插孔優(yōu)選構造成其中可旋轉地安裝圓柄鎬的中空圓柱形孔。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入到基座部分的插入狀態(tài),該切割工具插孔的圓柱軸線優(yōu)選與基座部分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同軸。
此外,快換工具保持架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基座夾持部分。基座夾持部分一方面起到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保護作用。基座夾持部分原則上以這樣的方式構造,即使其在插入方向上搭疊并環(huán)繞基座部分的一部分。這種環(huán)繞是以如下方式實現(xiàn)的從快換工具保持架的縱向軸線觀察,基座夾持部分以類似鉤子的方式夾持在支撐突起的后面。在該區(qū)域,快換工具保持架覆蓋基座部分并朝著外部保護基座部分,其基座夾持部分來自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插入方向。整個基座夾持部分能夠使快換工具保持架至少在嚴重應力狀態(tài)下額外支撐在基座部分上,由此減輕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支承體上的應力。這尤其涉及到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傾斜地、尤其是垂直地作用于切割工具或快換工具保持架的作用力。所以,當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受到力的作用,例如在作業(yè)操作期間,基座夾持部分能夠使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尤其有利地吸收作用力。具體地說,基座夾持部分包括從基座本體突出的部件。相對于支承體的縱向軸線,基座夾持部分尤其沿著徑向方向突伸到支承體之外,優(yōu)選朝著基座部分的緊固于輥子的基座部分的下側突出。原則上,基座夾持部分可以包括借助于例如螺釘或焊接連接到支承體上的獨立部件。但是,優(yōu)選的是將快換工具保持架制作成整體式部件,例如鍛件或鑄件,這樣,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支承體與基座夾持部分可形成單件。借助于基座夾持部分,在插入到基座部分的狀態(tài)下可以將快換工具保持架相對于基座部分輔助地固定到其位置上,并獲得更好的力吸收。尤其是,基座夾持部分使解除尤其是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支承體上的應力成為可能。由于基座夾持部分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入到基座部分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時(“插入方向")能夠與支撐突起接合或者夾持該支撐突起,所以通過基座夾持部分和支撐突起還能夠實現(xiàn)一種有力的引導,由此能夠獲得快換工具保持架相對基座部分的定位。
基座夾持部分在基座部分上的對應物由支撐突起形成,所述支撐突起是基座部分的一部分。支撐突起優(yōu)選與基座部分的其他部分也構造成整體式的,但是其原則上可以作為一獨立部件存在。支撐突起進一步處于基座部分的外側,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插入的基座夾持部分在插入狀態(tài)可以環(huán)繞該支撐突起,并且至少在嚴重應力狀態(tài)下,能夠使基座夾持部分支撐在該支撐突起上。在這種情況下,環(huán)繞表示快換工具保持架的基座夾持部分構造成這樣的效果,即基座夾持部分放置在支撐突起上,使得該支撐突起能夠在相對于支承體的縱向軸線的徑向方向上從兩側以及與插入方向相反地遮擋基座夾持部分,并且,正如下文中更加詳細地解釋的,至少部分地,尤其是完全地接觸該區(qū)域。所以基座夾持部分具有例如大致U形的輪廓,帶有突出的夾持臂。因此,相反的是,環(huán)繞不意味著夾持部分完全環(huán)繞支撐突起。環(huán)繞還涉及到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入到基座部分中的方向,基座夾持部分環(huán)繞支撐突起,這樣通過對支撐突起的環(huán)繞,基座夾持部分使在插入方向和/或在相對于插入方向的徑向方向和/或傾斜于這些方向上,在應力作用下將快換工具保持架支撐在基座部分上成為可能。基座夾持部分還進一步構造成使得其至少部分地朝著插入方向敞開,并可以在安裝期間插入到其環(huán)繞支撐突起的位置中。相反,支撐突起應當以這樣的方式構造在基座部分上,即基座夾持部分可以在插入方向上被放置或推動到該支撐突起上,以通過基座夾持部分實現(xiàn)對支撐突起的夾持。支撐突起進一步優(yōu)選布置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下方的基座部分上,或者在基座部分的組裝區(qū)域或底部與快換工具保持架所插入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入口之間的區(qū)域中。
在常規(guī)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操作期間,可以發(fā)現(xiàn),尤其是,由基座部分與快換工具保持架之間的摩擦腐蝕引起的磨損后果大大地限制了這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使用時間。為此,有利的是,基座部分和插入到基座部分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是彼此相對防扭矩的。這在本申請中尤其有利地通過基座夾持部分和支撐突起的相應構造來實現(xiàn),兩者優(yōu)選相對于彼此構造成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以防扭矩的方式安裝在基座部分上。這尤其利用基座夾持部分和支撐突起實現(xiàn),基座夾持部分和支撐突起的接觸表面不與快換工具保持架相對于基座部分的可能的旋轉軸線(例如繞縱向軸線和/或繞沿著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入到基座部分中的方向的軸線(在下文中被稱為插入軸線))同軸。替換地或附加地,沿著旋轉方向可以設置單側或雙側作用的相應止擋,所述止擋優(yōu)選布置在基座夾持部分上或者布置在支撐突起的相應的相對側上。另一種替換可以是,例如鎖定元件,諸如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入到基座部分的狀態(tài)下突伸到相應相對部件中的相應凹部等中的掣子。
為了實現(xiàn)基座夾持部分與支撐突起之間的前述相互作用,原則上可使用大量的具體實施例。重要的是,基座夾持部分可以環(huán)繞支撐突起,基座夾持部分可以插入到該環(huán)繞位置中,以及至少在對作業(yè)操作中的切割工具傾斜地施加力時,基座夾持部分可以在插入狀態(tài)下支撐在所述支撐突起上。從生產(chǎn)工程觀點來看,已經(jīng)證明基座夾持部分具有成一定角度的輪廓是有利的。輪廓表示沿著插入軸線通過基座夾持部分以及沿著基座夾持部分的突起方向的交叉平面。利用成一定角度的輪廓,至少兩條直線相交,例如該輪廓是長方形的情況。如果基座夾持部分是傾斜于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插入軸線布置的止動桿,則可以實現(xiàn)這樣的輪廓。
支撐突起應大體上提供由基座夾持部分環(huán)繞的可能性,同時適用于在快換工具保持架利用基座夾持部分一旦支撐在支撐突起上時就吸收力。支撐突起具體包括基座部分的與插入方向相反突出的區(qū)域。其可以是例如插入到基座部分中的凹槽的一部分,其中在本實施例中,在插入狀態(tài)時,基座夾持部分突出到該凹槽中。
支撐突起的接觸表面,即支撐突起背離快換工具保持架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那側,優(yōu)選在插入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說,基座夾持部分在基座部分的支撐突起上的接觸側 /接觸表面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的徑向方向上延伸且傾斜于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在該實施例中,支撐突起的該側與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朝向彼此延伸,它們各自的在插入方向上的延長線相交成一角度,該角度大于0°,尤其是在大于0°到15°的范圍內,最優(yōu)選在2°到10°的范圍內。該角度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所在的且基座部分沿徑向方向突出的平面中確定,即它對應于垂直于帶有這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銑刨機械的旋轉軸線的平面中的角度。因此該角度信息與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的高度穿過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側截面有關,縱向軸線位于該截面內。基座夾持部分的接觸或沖擊表面傾斜于切割工具插孔的縱向軸線,即傾斜于切割工具的旋轉軸線,并與該縱向軸線在沿軸線方向的基座夾持部分之后的區(qū)域中相交。當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支承體至少在其由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環(huán)繞的區(qū)域中為圓錐形狀,并且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也具有圓錐形輪廓時,該成角度的構造尤其有利。為了使快換工具保持架能夠插入,本實施例還必須快換工具保持架被推到基座部分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去的插入斜面或插入邊緣理想地和支撐突起上與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相背離的那一側在該部分中線性平行延伸,該邊緣因而也傾斜于所述縱向軸線延伸,優(yōu)選平行于支撐突起在徑向方向上的外下側延伸(徑向方向與快換工具保持架中的切割工具插孔的縱向軸線有關,除非另有明確規(guī)定)。快換工具保持架的圓錐形結構以及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所形成的互補圓錐形孔也尤其適合于該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快換工具保持架的錐形可以被插入到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使之可以利用其靠在基座夾持部分的側面上的壁區(qū)域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內部沿著靠在側向突起的側面上的壁表面滑動,并由此插入到其最終位置。但是,在該實施例中,由于基座夾持部分在到達環(huán)繞位置之前沖擊支撐突起,快換工具保持架不能插入到基座部分中,其圓錐縱向軸線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的縱向軸線上。相反, 必須沿著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相應內壁在平行延伸的插入邊緣上引導。這樣,在另一個方向上,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的方向上,或者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軸線方向上,其中離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壁的最小可能距離存在于徑向各個側面上,由環(huán)繞支撐突起的基座突起實現(xiàn)一種底切,另外也能穩(wěn)定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中的安裝。
在快換工具保持架和基座部分構造成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與切割工具插孔的縱向軸線平行或者尤其是同軸的情況下,可以實現(xiàn)特別穩(wěn)固和緊湊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在該實施例中,切割工具和快換工具保持架以相同的方向,優(yōu)選甚至在相對于基座部分的同一軸線上分別插入到切割工具插孔和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
作為選擇,本目的是通過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解決的,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包括帶有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基座部分以及構造成保持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具有切割工具插孔,其中快換工具保持架具有支承體和從支承體伸出的基座夾持部分,所述基座夾持部分可以借助于插入及轉動運動與布置在基座部分上的支撐突起相接合。本實施例和由此引發(fā)的進一步的改進在下文稱為"插入和旋入型"。該實施例的根本特征還在于基座夾持部分相對于支撐突起的特殊構造。對于基本結構,參考前面的說明,下面僅僅詳細解釋"插入及旋入型"與"旋入型"之間的差別。 原則上,該實施例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包括具有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基座部分以及構造成用于被接收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具有切割工具插孔。不同于本發(fā)明的前面的型式,快換工具保持架也包括支承體和從支承體伸出的基座夾持部分,并且所述基座夾持部分可以借助于插入和轉動的組合運動與布置在基座部分上的支撐突起相接合。因此,借助于插入部件(尤其是線性插入部件)和轉動部件(尤其是可繞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旋轉的轉動部件)的順次組合運動,可實現(xiàn)支撐突起在基座部分中的安裝。轉動運動優(yōu)選繞切割工具插孔的縱向軸線實現(xiàn)和/或繞基座部分上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實現(xiàn)。通過該實施例,可以沿著縱向方向將快換工具保持架更好地固定在基座部分上,這將在下文詳細解釋。與前面的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快換工具保持架不僅借助于插入運動被引入到基座部分中,而且還需要轉動和插入的組合運動。原則上,基座部分和快換工具保持架可相對于彼此構造成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可以利用同時進行的插入運動和轉動運動(至少有時候)的運動順序被引入到基座部分中。但是, 優(yōu)選的是,依次進行插入運動和轉動運動,尤其是在將快換工具保持架引入到基座部分中的時候,首先進行插入運動,然后進行旋入運動,直到快換工具保持架的端部位置位于基座部分上。該實施例的區(qū)別特征在于,基座夾持部分的接觸表面沒有構造為一平面,而是繞一軸線彎曲,例如為圓錐體的截取表面形式。但是,該接觸表面在軸向方向上還與快換工具保持架的切割工具插孔的縱向軸線相交,即與安裝在快換工具保持架上的圓柄鎬的縱向軸線或旋轉軸線相交,尤其是夾角0,特別在大于0°到15°的范圍之內,更優(yōu)選為2°到10°。 這方面參見上文有關插入型的陳述。
快換工具保持架和基座部分優(yōu)選以插入式封蓋的方式互連在一起。在該實施例中,基座夾持部分和支撐突起構造成為了將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入到基座部分中,在插入運動之后進行轉動運動(移除時的順序相反)。基座夾持部分對支撐突起的環(huán)繞尤其是通過快換工具保持架相對于基座部分的旋入實現(xiàn),優(yōu)選利用小于60°的轉動運動,尤其是小于 50°,最優(yōu)為小于45°。當旋入基座部分時,或者當基座夾持部分環(huán)繞支撐突起時,快換工具保持架不再能夠以線性導向運動從基座部分移除,所以被額外固定在基座部分中。
具體地說,本型式中的支撐突起可以構造為例如弧形凹槽段,基座夾持部分可以旋入到所述弧形凹槽段中。為此,基座夾持部分構造成螺栓的形式。但是,為了穩(wěn)定起見, 理想的是,基座夾持部分設計成彎曲桿的形式,所述彎曲桿接合上述弧形凹槽段的表面。
如果設置用于限制快換工具保持架相對于基座部分在旋入方向上的轉動運動的插入止擋,則可以使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上的安裝更加容易。在該實施例中,安裝者必須朝著插入止擋轉動快換工具保持架。這樣可以確保快換工具保持架能夠采用其正確的插入位置。優(yōu)選地,可以在反方向上設置旋轉止擋。這有利于拆卸,為了與基座部分脫離, 快換工具保持架必須在最初就轉動,直到其撞擊反止擋,然后被從基座部分移除。
下面的解釋涉及到〃插入型〃和〃插入、旋入型〃。
原則上,對依照本發(fā)明的前述的各個快換工具保持架,有利的是支撐突起具有一插入止擋,所述插入止擋構造成限制快換工具保持架沿著插入方向在基座部分中的插入運動。在這種情況下,根據(jù)實施例,插入止擋可以例如通過安裝在基座部分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的區(qū)域的圓錐構造實現(xiàn)。一旦錐體的側壁接觸或接觸到基座部分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錐體至少在沒有收到應力的情況下不會進一步滑動到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另外或者作為替換,支承體可以具有徑向突出的外部止擋,尤其是具有環(huán)形止擋或繞支承體以環(huán)形方式延伸的止擋,所述止擋碰撞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前端。為此,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前端構造為例如中空圓筒形突起,所述中空圓筒形突起在與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伸出超過基座部分的其他本體。在該實施例中,支撐突起進一步優(yōu)選一體化到該突起中,基座夾持部分進一步優(yōu)選構造為該環(huán)形止擋的一部分。替換地或附加地,基座夾持部分最后也可以碰撞支撐突起,使得其限制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中的插入運動的幅度。為此,基座夾持部分利用其在插入方向上突出的前側碰撞支撐突起的底部,或者利用朝著插入方向的后面偏置的內表面碰撞支撐突起的頂部區(qū)域,即在與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突出的部分。
在依照本發(fā)明的各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中,概況來說都可借助于緊配合或壓配合將快換工具保持架保持在基座部分中。為了拆卸,最初必須借助于脫落方向的錘擊,才能克服或釋放該緊配合。但是,作為選擇,也可以利用固定裝置固定插入到基座部分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這樣的固定裝置可以是,例如基座部分與快換工具保持架之間的連接螺釘。作為選擇,也可以使用夾緊套筒或固定螺栓。此外,重要的是,固定裝置布置成在橫向于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中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起作用。這樣,作用在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中的插入方向或相反方向上的可能的張緊載荷和壓縮載荷不會對固定裝置起作用, 從而減少應力。固定裝置允許不需要使用壓配合就能使快換工具保持架保持在基座部分中。這有利于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上的拆裝。
支承體優(yōu)選為圓錐形或圓筒形。這種情況下,錐形沿著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中的插入方向逐漸縮減。錐形支承體具有下列好處,即它能夠理想地由基座部分保持在擱置于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上的整個錐形表面的區(qū)域中。這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中的定位特別穩(wěn)定。圓筒形構造也是有利的,因為其制造比較容易,是制造穩(wěn)固緊配合的理想構造。兩種形狀的優(yōu)點還在于,其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相對于基座部分繞圓筒軸線或圓錐軸線一致旋轉。這對于其中快換工具保持架在基座部分上的安裝是借助于快換工具保持架相對于基座部分的插入和轉動的組合運動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實施例來說尤其有利。支承體除優(yōu)選的圓筒形構造或圓錐形構造之外,原則上也可以為其他形狀,例如矩形或金字塔形,還有具有卵形或多邊形橫截面的形狀等等。對于支承體的形狀來說,重要的是,其可以插入到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并且根據(jù)實施例,可以旋入到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
理想地,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具有一進入孔,其位于基座部分的后面區(qū)域,用以允許從背面或者與插入方向相反地到達快換工具保持架。進一步優(yōu)選的是,在快換工具保持架上設置有相應的進入孔,以便也能夠從基座部分的后面區(qū)域到達切割工具插孔。這樣,為此,利用合適的推擠工具,不需要拆卸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就可以從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背面推出插入到切割工具插孔中的切割工具。在這些實施例中,快換工具保持架上的進入孔和基座部分上的進入孔優(yōu)選設置成一個在另一個之上,使得它們形成從外部到切割工具插孔的公共通道。該進入孔進一步優(yōu)選構造成使其相對于基座部分的基座表面或安裝表面向外指向。安裝在銑刨機械上時,各個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進入孔以向外放置的方式布置,并可以通過例如噴水保持清潔。這消除了污物和磨屑物對所述進入孔的堵塞,也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更容易操縱。
基座部分和快換工具保持架兩者優(yōu)選設計成剛性的,例如,鍛件或鑄件。
為了進一步最小化或防止污物進入快換工具保持架與基座部分之間的配合區(qū)域, 可以為配合區(qū)域設置單獨的密封件。這種密封件可以借助于例如合適的0形環(huán)實現(xiàn),所述0 形環(huán)尤其是布置在快換工具保持架進入基座部分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區(qū)域的高度上。 在這種情況下,換句話說,密封件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插入側密封配合區(qū)域,或者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前"端密封配合區(qū)域。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前"端對應于更靠近基座夾持部分定位的基座部分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入口。替換地或附加地,配合區(qū)域的密封件也可以設置在"后"端。實踐中已經(jīng)表明,僅在前端的密封件尤其適合于圓錐形配合區(qū)域,在兩側上的密封件尤其適合于圓柱形配合區(qū)域,
通常來說,快換工具保持架和基座部分相互之間可以構造成,使得在安裝于基座部分中的狀態(tài)下,快換工具保持架的基座夾持部分直接延伸地接觸基座部分的支撐突起, 尤其是在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的徑向方向上。但是,這需要極度精確,尤其是在制造時以及在將快換工具保持架安裝在基座部分中時。所以,理想的是,至少在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的徑向方向上或者在與其平行的方向上,在基座夾持部分和支撐突起之間設置一縫隙,在相對于徑向方向或相應的平行方向的各個情況下,所述縫隙范圍尤其為> Omm到0. 5mm,特別為0. 05mm到0. 5mm。從而在基座夾持部分和支撐突起之間有微小的間隙,其大大有利于安裝。同時,該縫隙如此之小,以至于與徑向相反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的很小變形也能將基座夾持部分壓緊在支撐突起上,從而壓緊基座夾持部分置于支撐突起上,由此在出現(xiàn)應力初期就能確保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應力釋放。
基座夾持部分和支撐突起之間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的徑向方向上彼此面對或傾斜于或平行于插入方向的表面原理上可以構造成相互平行。但是,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設置前述縫隙,則基座夾持部分的內表面,例如在出現(xiàn)應力的情況下,被壓緊到支撐突起沿徑向方向的相對外表面上,這最終導致即時的或線性的接觸,并由此在接觸區(qū)域產(chǎn)生高水平的應力。所以,優(yōu)選的是,在無應力狀態(tài)下,如果這些相對的表面相互成一定角度,所述角度優(yōu)選確定為在出現(xiàn)應力時,基座夾持部分在徑向方向上與支撐突起相面對的接觸表面到達擱置在支撐突起的相應接觸表面上,以便實現(xiàn)快換工具保持架的理想應力釋放。
原則上,還可以在快換工具保持架和基座部分之間的配合區(qū)域中額外地使用合適的涂膠和潤滑脂,以更進一步改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磨損方面的抗磨損性。此外,特別有利的是,基座部分和快換工具保持架之間的接觸表面盡可能構造成齊平的。


下文參照兩個示例性實施例,進一步闡明了本發(fā)明。在附圖中示意性顯示
圖1是第一實施例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從左前方斜向觀察的透視圖2顯示了圖1中從左前方斜向地觀察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其移除了快換工具保持架的一部分;10
圖3是從后面斜向觀察的圖1和圖2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視圖4顯示了圖1-3中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縱向截面圖5顯示了第二實施例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縱向截面圖6是第三實施例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從前方斜向觀察的透視圖7顯示了圖6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其移除了防旋轉裝置,并旋松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接合;
圖8顯示了圖6中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后視圖9顯示了圖6中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縱向視圖10顯示了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縱向截面圖11顯示了圖4中環(huán)繞區(qū)域的截取放大圖;和
圖12顯示了圖9中環(huán)繞區(qū)域的截取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列附圖中,結構相同并具有同樣的功能的部件設置有同樣的附圖標記。圖1-5 和11涉及本發(fā)明的插入型的示例性實施例,并設置100范圍內的附圖標記。圖6-10和12 涉及本發(fā)明插入和旋入組合型的示例性實施例,其特征在于附圖標記在200范圍內。具有同樣功能和/或結構上相同的部件利用個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范圍內的相應附圖標記進行敘述, 并且為了清楚起見,沒有對每個實施例都進行詳細敘述。插入型的附圖標記110(基座部分)對應于插入和旋入型的附圖標記210(基座部分)等等。重復出現(xiàn)的部件在各個附圖中也沒有分開表征。
圖1涉及一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其具有基座部分110和快換工具保持架 120。在圖1中還設有一切割工具130作為整地工具,所述切割工具130設計為所謂的圓柄鎬。多個這樣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附著于圓筒形輥以便使用,并在作業(yè)部署的工作方向AR上被帶動旋轉。圖1-4和11示出了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的結構和功能,下文將一起詳細描述這些附圖。
在圖1、2、3和4中,切割工具130包括一圓柱形支撐軸131和一切割工具頭部132, 所述切割工具頭部132具有指向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的接觸表面或止動表面133和遠離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的切割工具頂部134。切割工具130布置在快換工具保持架120中并由其保持。為此,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具有一圓柱形切割工具插孔121,其從切割工具插入部或環(huán)形切割工具止動表面122沿著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的縱向軸線Al線性延伸。根據(jù)定義,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的縱向軸線Al由切割工具插孔121的縱向軸線限定,即由插入到切割工具插孔121中的圓柄鎬130的共軸旋轉軸線Al限定。在切割工具插孔121中,切割工具130借助于夾緊套筒135由切割工具插孔121的內壁支撐。切割工具插孔121向后開口至一出口孔122,該出口孔122通至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的外部,并形成從安裝在切割工具插孔121中的切割工具130的后側到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的外部環(huán)境的連接。 通過該出口孔,可以進入到收容在切割工具插孔121中的切割工具130的前端,例如為了拆卸目的。
切割工具插孔121是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的支承體123的一部分,在切割工具插孔121的縱向軸線Al的軸向方向上,所述支承體123最初具有安裝在基座部分110中的圓錐形后部區(qū)域和伸出的前部區(qū)域。所以支承體123總體上構造成沿著軸線Al縱向延伸。切割工具130的圓柱軸線因而與切割工具插孔121的縱向軸線Al是同軸的。除支承體1 之外,快換工具保持架120還包括一基座夾持部分126,所述基座夾持部分1 相對于軸線 Al徑向向外突伸,并包括橋接區(qū)127和夾持臂128。基座夾持部分1 相對于支承體123 的縱向軸線A徑向向外突伸,并在其端部區(qū)域具有一夾持臂128,所述夾持臂1 沿插入方向突伸并彎曲。由此在夾持臂1 與支承體123的相対的外壁之間形成ー接收空間,當快換工具保持架120插入到基座部分110中吋,基座部分110的支撐突起111被接收在該接收空間中。該區(qū)域因而一起構造成大體上U形狀,其中夾持臂1 形成該U形輪廓的ー側, 并在其內側具有一接觸表面180。基座部分的主要部件是支撐突起111,其是本實施例中橫向于基座部分110延伸的凹槽112的一部分。基座部分110進ー步還具有安裝區(qū)域113,安裝區(qū)域113帶有位于其下側的緊固支腳,基座部分110借助于該緊固支腳焊接到例如銑刨設備的柱形體上。與作業(yè)裝置的相應支撐元件的連接通過安裝表面113來進行。基座夾持部分1 相對于軸線 A1、A2或A3在安裝區(qū)域113的方向上徑向伸出,夾持臂1 沿插入方向彎曲。進一歩,在基座部分110上設置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114,其構造成接收支承體 123的后部區(qū)域124。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124也構造成基本上(中空)圓錐狀或者構造成與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的圓錐形區(qū)域互補,并在該區(qū)域形成一插孔,在插入狀態(tài),支承體 123部分地或完全地到達以擱置在該插孔中。在基座部分110的相對于切割工具130的エ 作方向AR的后部區(qū)域中還設置有一出口 115,所述出口 115從外部通至到快換工具保持架 120的出口孔122中,以便從外部穿過所述出ロ 115和出口孔122可以到達被引入到切割工具插孔121中的切割工具130的后側。因而,例如,可以對切割工具130的端部施加一推擠壓力,用于從切割工具插孔121沿著與切割工具130的插入方向C相反的方向將切割エ 具130推出。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以及在進ー步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切割工具130的插入方向C處于切割工具插孔121的縱向軸線上。為了將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安裝在基座部分110中,沿著插入方向B插入快換エ 具保持架120,如圖2所示。由此將基座夾持部分1 推壓到基座部分110上,并在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114的縱向軸線Al的徑向方向上環(huán)繞支撐突起111。在這種情況下, 環(huán)繞意味著基座夾持部分126和支承體123的相應區(qū)域置于支撐突起111的兩側(在相對于縱向軸線Al的徑向方向上的兩個相對側,即側面Illa(其為支撐突起111在徑向方向R 上的外側)和側面Illb (其為支撐突起111在徑向方向上的內側)),并在該區(qū)域以夾層方式包圍支撐突起111。為此,基座夾持部分1 不是絕對必需擱置在這兩側Illa和Illb 上,如圖4所示。支撐突起111在徑向方向上的外側進一歩在傾斜于快換工具保持架中的切割エ 具插孔的縱向軸線Al的軸向方向上延伸。該外側構造成用于基座夾持部分1 和接觸表面180的接觸平表面。在圖4所示的縱向截平面中,縱向軸線Al、側面(壁)Illa的縱向軸線A2或與之平行地延伸的支承體123的后部區(qū)域的內邊緣12 與軸線A3 (對應于插入軸線)相互之間成一角度α。這種特殊設計有下列好處,即支撐突起1 相對于插入方向C 上的外側面(壁)Illa沒有構造成直角,而是底切,因而在切割工具插孔的縱向方向Al上形成鉤型固定裝置。因而,為了將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安裝到基座部分110中,必須將擱置在方向B上的安裝邊緣A3上的快換工具保持架120插入到基座部分110中。快換工具保持架120此外還被固定在基座部分110上,使之不能轉動。在基座夾持部分1 處于插入狀態(tài)時,還通過夾持臂1 環(huán)繞支撐突起111確保防止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的轉動,在相對于錐體軸線Al或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在徑向方向上的縱向軸線的插入狀態(tài)下,所述支撐突起相當于相對于在徑向平面上構造成圓形的切割工具插孔 121的向前直行(passant),所述支撐突起111與基座夾持部分1 互鎖。由此阻止在該平面內的旋轉運動,快換工具保持架120以防止繞軸線Al而相對于基座部分110的轉動的方式安裝。插入運動的幅度由支承體123的后部區(qū)域IM的錐形外表面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114內的基座部分110的錐形內壁上的抵靠限制。該空間在外由一密封件、特別是0形密封環(huán)116密封。相反,快換工具保持架120不能直接到達抵接所述基座部分110,既不能利用其基座夾持部分126,也不能利用支承體123的前端,該設定可以作業(yè)操作期間在插入方向B上出現(xiàn)。因此,自由空間Hl和H2在插入方向上設置在基座部分110與快換工具保持架120之間的這些區(qū)域中。為了防止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從基座部分110滑移并確保安裝可靠,設置ー螺釘150,其從后面穿過基座部分110的適當孔而旋入快換工具保持架120 中的內螺紋區(qū)域151中。因而螺釘?shù)目v向軸線同軸于縱向軸線Al。在軸向方向Al上,由螺釘150所產(chǎn)生的螺旋連接進一步由彈簧墊圈152緩沖,這樣在操作期間沿插入方向B或軸向方向C出現(xiàn)的任何沉降都會得到補償。中心對稱于安裝區(qū)域113下降的楔面布置在基座部分110和快換工具保持架120 中,由此對銑刨材料進行較好的引導。整個配置被稱為材料引導區(qū)域,其包括快換工具保持架側上的部分1 和基座部分側上的部分119。該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10的主要優(yōu)點在干,由于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可以以精確配合的方式滑動至基座部分上,所以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在基座部分110上的安裝特別簡單。正確定位尤其是由快換工具保持架120來保證,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120以借助于環(huán)繞支撐突起111的基座夾持部分126防止相對于基座部分110轉動的方式安裝,因而整體來說相當于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在基座部分110中的限制。此外,另ー個優(yōu)點是通過基座夾持部分的所述環(huán)繞對作用于快換工具保持架的作用力進行釋放。通常,在作業(yè)操作期間,由待處理的底面施加于切割工具130的反作用力沿箭頭F的方向作用在切割工具130 上。該作用力被傳遞給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由于作用于快換工具保持架上的作用力F的一部分借助于夾持臂1 被直接傳遞給支撐突起111,所以通過基座夾持部分1 實現(xiàn)了一種過載安全裝置。在依照圖1-4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基座夾持部分1 利用其夾持臂1 在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的方向A2或A3的徑向方向上抵靠在支撐突起111上(確切地說,是接觸表面Illa抵靠在接觸表面180上),由此當切割工具130受到應變時,立即進行應カ釋放或減小。圖11中的截取放大圖示出了這種配置,其對應于圖4中的虛線框。圖5顯示了圖1-4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的替換實施例的縱向截面圖,其中具有同樣結構或功能的部件提供同樣的附圖標記。與圖1-4中的實施例相比,圖5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在基座部分110上的固定構造類型,在圖5中,這種固定構造類型是通過圓柱形配合、具體為壓配合實現(xiàn)的。因而不需要額外通過例如固定螺釘將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固定到基座部分110中。在縱向方向上設置有兩個0形密封環(huán),它們在相對于軸線Al的軸向方向上一個在另一個之后地定位。圖6、7、8和9顯示了另ー個實施例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的不同視圖,其在基本結構上與上述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一致。對于功能相應的部件,可參考前面的附圖。為了清晰起見,沒有再次標記圖6-10中的每ー個引用的附圖標記。而是主要論述區(qū)別,共同的特征可參考前面的說明。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與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基座部分 210和快換工具保持架220形成為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220可以以插入和轉動的組合運動被引入到基座部分210中。在該實施例中,基座夾持部分2 對支撐突起211的環(huán)繞不是僅通過將快換工具保持架的支撐突起插入到基座部分中或將基座夾持部分推壓到支撐突起上實現(xiàn),而是通過插入和旋入的組合運動實現(xiàn)。具體地說,在圖6-9的實施例200中,是通過基座夾持部分2 的圓片形狀設計以及凹槽212的圓弧段形狀構造實現(xiàn)的。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的功能的理解,重要的是,凹槽212的圓形路徑以及面對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的基座夾持部分226的那部分的圓形路徑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220轉動以接合基座部分210(或者旋松以便拆卸)所繞的旋轉軸線D同心地延伸。在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中,旋轉軸線D同時是切割工具插孔221的縱向軸線Al。另ー個主要細節(jié)在于基座夾持部分2 被底切,由此在安裝狀態(tài)形成與插入方向B相反的鉤元件,所述鉤元件將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相對于其與插入方向B相反的軸向位移固定到基座部分210上。通過比較縱向軸線Al的位置、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214 (A2) 中平行延伸的圓柱形壁或者與后者接觸的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的圓柱形區(qū)域能夠更加清楚,其中軸線A3與所述圓柱形區(qū)域傾斜地延伸。軸線A3沿著基座夾持部分226的夾持臂 228上面對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的區(qū)域與支撐突起211上徑向面向外的區(qū)域之間的接觸表面延伸。快換工具保持架220上具有的接觸表面280對應于繞縱向軸線Al彎曲的表面,也就是說,其對應于錐體的截取表面。在軸線Al和A3的平面內或者在穿過軸線Al和/或A3 所在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的相交平面內,這些軸線彼此延伸并相交成一角度a。所以,在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的安裝和旋入狀態(tài)下,不可能在與插入方向B相反的方向上從基座部分210抽出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相反地,這是通過夾持在支撐突起211之后的基座夾持部分226的夾持臂2 阻止的。這樣,快換工具保持架220或基座夾持部分與基座部分 110或其支撐突起一起形成一種插入式封蓋。原則上,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相對于基座部分210至少在夾持在支撐突起211后面的狀態(tài)與相對于基座部分210的旋松插入狀態(tài)之間的范圍內樞轉。雖然原則上例如在凹槽212中或支撐突起211上可使用樞轉限制件,圖6-9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構造成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220在處于插入到基座部分210中的狀態(tài)下時可以繞旋轉軸線D (其同軸于軸線Al)轉動360°。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插入的幅度由快換工具保持架220在基座部分210的軸向突出的環(huán)形止擋上的撞擊限制,快換工具保持架利用相應的反作用表面沖擊到環(huán)形止擋上。為了避免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的夾持臂2 在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操作期間從基座部分210的支撐突起211的底切處旋松,在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中還設置一防轉裝置。具體來說,是通過ー固定螺釘250實現(xiàn)的,所述固定螺釘250垂直于縱向軸線或旋轉軸線,將快換工具保持架220擰緊到基座部分210上。相對于由切割工具傳遞的作用于快換工具保持架的作用カ來說,螺釘250與該作用力幾乎完全脫離聯(lián)系(decoupled)(跟圓柄鎬 230的可能存在的扭カ無關),因而壽命很長。拆卸吋,必須首先旋松并移除螺釘250 (箭頭 Pl方向)。然后從圖6的位置朝箭頭P2的方向旋松快換工具保持架220,使之脫離與支撐突起111上的基座夾持部分1 的接合,隨后在與插入方向B相反的方向上從基座部分210 移除(與安裝時順序相反)。這將在下文更加詳細地描述。此外,在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基座部分210和快換工具保持架220向后(即在軸向方向以及在垂直于軸向方向向外遠離切割工具230的尖端的方向上)敞開很寬,這樣,允許在切割工具插孔221中到達切割工具后側。這種敞開還有利于整個系統(tǒng)的清洗和冷卻,因為可以直接從后面到達切割工具230和快換工具保持架220。此外,切割工具插孔221還是直線性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構造成完全連續(xù)。同樣,切割工具保持架插孔214也是直線性的,基座部分210也構造成完全連續(xù),并相對于其縱向軸線與切割工具230同軸地布置以及與切割工具插孔221的縱向軸線同軸地布置。尤其是,圖7示出了基座部分210與快換工具保持架220之間的連接構造成插入式封蓋方式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的實施例的基本特征。圖7顯示了從圖6所示的狀態(tài)開始的拆卸步驟。因此,用于將快換工具保持架220安裝到基座部分中的安裝步驟以相反順序進行。首先,松開緊固螺釘250,從而解除通過螺釘250實現(xiàn)的快換工具保持架220 相對于基座部分210的轉動防止。在下一步驟,在箭頭P2的方向上繞旋轉軸線D從插入式保持架旋松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為此,必須扭轉基座夾持部分226,直到脫離在支撐突起 211中形成的底切。然后在箭頭P3方向上或與快換工具保持架220在基座部分210中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從基座部分210抽出快換工具保持架220。本實施例同時實現(xiàn)了如上有關示例性實施例100在運行期間的應カ減小。在這種情況下,箭頭F方向上的作用力被引入圓柄鎬230,由此將整個快換工具保持架220沿箭頭F方向推入,這可能會在部件和相應材料上引起相當大的應力。借助于基座夾持部分226,可以實現(xiàn)應カ減少,這樣,基座夾持部分226的U形臂的內側上的接觸表面280撞擊反作用表面211a,并在該區(qū)域傳遞應力F。圖12示出了圖6-9實施例中有關基座夾持部分2 在支撐突起211上的接觸關系。與前述實施例相比,基座夾持部分2 在插入方向上利用其橋接區(qū)227擱置在支撐突起211的止動表面260上。另ー方面,夾持臂2 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區(qū)域中的平行表面與凹槽212的底部有一段距離(自由空間FR)。最后,圖10涉及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200的另ー變形的縱向截面圖,其中防轉裝置的位置有變化。代替內部螺釘250,在基座部分210和快換工具保持架220中插入有ー夾緊銷270,其附著在頂部,同樣橫向于旋轉軸線,從而防止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相對于基座部分210轉動。
權利要求
1.一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其包括-帶有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114)和支撐突起(111)的基座部分(110),和 -構造成用于插入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120),該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包括帶有縱向軸線(Al)的用于圓柄鎬(130)的切割工具插孔(121),其中,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具有支承體(12 和基座夾持部分(1 ),所述基座夾持部分(126)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在基座部分(110)中的插入方向徑向突伸,并在插入方向上突伸,在插入狀態(tài),所述基座夾持部分(126)夾持所述基座部分(110)上的支撐突起(111),以及其中,所述基座夾持部分具有相對于所述縱向軸線(Al)傾斜延伸并與所述縱向軸線相交成一角度(α)的接觸表面(18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Ο00),其特征在于基座夾持部分(126)和支撐突起(111)相對于彼此構造成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120) 以不可旋轉的方式安裝在基座部分(110)中。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夾持部分(126)具有成一定角度的輪廓。
4.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夾持部分(126)是相對于快換工具保持架(120)的插入軸線傾斜布置的止動桿。
5.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突起(111)是基座部分(110)中的凹槽的一部分。
6.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突起(111)上背離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那側與插入方向相反地延伸, 并相對于切割工具插孔的中心軸線成大于0°的角度。
7.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120)和基座部分(110)構造成使得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縱向軸線與切割工具插孔的縱向軸線同軸。
8.一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000),其包括 -帶有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基座部分010),和-構造成被接收在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020),該快換工具保持架(220)包括切割工具插孔,其中,快換工具保持架(220)具有支承體和從支承體伸出的基座夾持部分,所述基座夾持部分能夠借助于插入和轉動運動與基座部分(210)上的支撐突起011)進行接合。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夾持部分(226)和支撐突起011)構造成為了將快換工具保持架Ο20)引入到基座部分Ο10)中,在插入運動之后進行轉動運動。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Ο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突起Oil)是圓弧形凹槽段的一部分。
11.如權利要求8-10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0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夾持部分(226)構造成彎曲桿的形式。
12.如權利要求8-11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000),其特征在于設有一旋轉止擋,其限制快換工具保持架(220)相對于基座部分(210)在插入方向上的轉動運動。
13.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200),其特征在于 支撐突起Oil)具有插入止擋。
14.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200),其特征在于設置一固定裝置。
15.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裝置是位于所述基座部分(110,210)與快換工具保持架(120,220)之間的連接螺釘。
16.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200),其特征在于 支承體(123,223)構造成圓錐形狀。
17.如權利要求1-15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200),其特征在于 支承體(123,223)構造成圓筒形狀。
18.如權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200),其特征在于 在插入狀態(tài),支承體(123,22 與基座部分(110,210)尤其是在兩側上相對密封。
19.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100,200),其特征在于快換工具保持架(120,220)和基座部分(110,210)具有一進出孔,從后部區(qū)域經(jīng)由所述進出孔能夠到達切割工具插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快換工具保持架系統(tǒng),其包括帶有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的基座部分以及構造成用于插入到快換工具保持架插孔中的快換工具保持架,所述快換工具保持架具有切割工具插孔。
文檔編號E01C23/088GK102535320SQ20111036203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7日
發(fā)明者K-H·默茨, N·勞格維茨, P·埃德曼, S·瓦克斯曼 申請人:寶馬格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达尔| 蓝田县| 绥德县| 睢宁县| 基隆市| 东光县| 阜新市| 襄城县| 淮北市| 潞城市| 贡嘎县| 桐梓县| 西充县| 安徽省| 大安市| 麟游县| 兴国县| 灵璧县| 三都| 浦县| 大庆市| 库车县| 奉新县| 永昌县| 嵩明县| 上杭县| 民丰县| 平陆县| 资中县| 尖扎县| 泰和县| 盐池县| 凤台县| 平舆县| 丰台区| 鄄城县| 嘉黎县| 丰镇市| 禹城市|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