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它包括垃圾箱體和減壓口、降塵室、噴淋頭、水管、滾掃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減壓口為兩個,分左右形式設計,安裝在垃圾箱夾層內。由于采用了以上減壓方法,使原來的垃圾箱內氣壓過高,垃圾進入垃圾箱內困難,氣壓壓迫滾掃,使帶動滾掃轉動的電機增加負荷的問題得以解決。最合適電動掃地機使用。
【專利說明】—種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掃地機械,特別是電動掃地機的垃圾箱內減壓方法的設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電動掃地機垃圾箱,通常采用的是垃圾從滾掃滾動進入垃圾箱口,垃圾箱內不設減壓裝置。使垃圾和滾掃滾動產生的氣流一起進入垃圾箱內,垃圾箱不斷接受垃圾、氣流。隨之,沒有減壓狀態的垃圾箱氣流增大,氣壓也隨之升高。由于垃圾箱內的氣壓高,垃圾不容易,不順利的進入垃圾箱內,特別是比重不大的垃圾更難進入。再之,垃圾箱內氣壓增高,會反向垃圾箱口的滾掃方向排出,壓迫旋轉中的滾掃,使滾掃受阻,造成帶動滾掃的電機增加負荷,減少掃地功能,影響掃地質量。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電動掃地機垃圾箱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解決現有電動掃地機垃圾箱存在缺陷的方法,使垃圾箱內的過高氣壓得以排泄,滿足垃圾箱內垃圾進入的條件,使電動掃地機掃地更加清潔。
[0004]本發明在現有電動掃地機垃圾箱的基礎上,增加了兩處氣壓減壓口,使過高的氣壓得以排泄。具體如下:
[0005]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垃圾箱體和減壓口、降塵室、噴淋頭、水管、滾掃口。其方法特征在于還包括:
[0006]減壓口為兩個,分左右形式設計,安裝在垃圾箱特設的夾層內,夾層為周邊密封式,夾層上端與減壓口連通、夾層下端與降塵室連通;
[0007]減壓口安裝有濾網,降塵室內設有噴淋頭,降塵室出氣口設有過濾設施;
[0008]所述減壓口,其濾網面為斜式設計。
[0009]所述降塵室出氣口過濾設施為活動式,可拆卸清洗。
[0010]所述減壓口位置不得接觸垃圾箱體頂部。
[0011]以上結構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設置了減壓口及其裝置,使垃圾箱不斷接受垃圾、氣流,不透氣狀態的垃圾箱氣壓得以順暢,便于電動掃地機掃上的垃圾順利進入垃圾箱;排除了過大的垃圾箱氣壓壓迫旋轉中的滾掃,減少帶動滾掃的電機負荷。從而,減少掃地功能流失,提高掃地質量。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法結構簡單;2使垃圾進入垃圾箱的效率提高;3減少氣壓壓迫旋轉中的滾掃,減少帶動滾掃的電機負荷;4噴淋頭降塵可避免大氣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示意圖。
[0014]圖2是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示意圖。
[0015]圖中,垃圾箱體1,減壓口 2,降塵室3,噴淋頭4,水管5,滾掃口 6。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方法作進一步說明。
[0017]圖1、2所示,是本發明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示意圖。本發明在垃圾箱的夾層內增加了兩個氣壓減壓口 2,使進入垃圾箱過高的氣壓得以排泄。具體作用是:滾掃轉動,地面垃圾隨滾掃的滾動從垃圾箱口 6被拋擲進入垃圾箱內,隨著垃圾的拋擲進入,滾掃也隨之將空氣帶入垃圾箱內;滾掃的不斷轉動,垃圾、空氣不斷的填充垃圾箱容積,使垃圾箱內氣壓升高。這時,過剩的氣壓混雜有垃圾粉塵則通過減壓口 2,經減壓口上的濾網進行粗慮之后,進入垃圾箱夾層,下行到降塵室3,這時在降塵室3遇上噴淋頭4的水霧垃圾粉塵就被水霧化解,經化解了的垃圾粉塵下降,經出氣口時,被出氣口過濾設施過濾,經過濾的無粉塵過剩氣壓順利排出。當出氣口過濾設施粉塵容納過盈時,可拆卸過濾設施進行清洗,然后再用。周而復始。
[0018]圖中垃圾箱口 8的滾掃轉動的動力源,是通過現有技術的電動掃地機本身電瓶提供。
[0019]圖中噴淋頭4的噴淋水壓力源,是通過現有技術的電動掃地機本身水泵提供。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它包括垃圾箱體(I)和減壓口(2)、降塵室(3)、噴淋頭(4)、水管(5)、滾掃口(6)。其方法特征在于還包括: 減壓口(2)為兩個,分左右形式設計,安裝在垃圾箱特設的夾層內,夾層為周邊密封式,夾層上端與減壓口(2)連通、夾層下端與降塵室(3)連通。 減壓口(2)安裝有濾網,降塵室(3)內設有噴淋頭(4),降塵室(3)出氣口設有過濾設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示的一種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壓口(2),其濾網面為斜式設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示的一種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塵室(3)出氣口過濾設施為活動式,可拆卸清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示的一種電動掃地機垃圾箱減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壓口(2)位置不得接觸垃圾箱(I)體頂部。
【文檔編號】E01H1/04GK104372760SQ201310349009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3日
【發明者】陳建南, 黎小靜, 劉潤中, 梁彭寬 申請人:南寧南機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