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包括駕駛室減振支座和車架減振支座,駕駛室減振支座和車架減振支座之間設置減振塊;壓路機車架上設置彈簧板支座,彈簧板支座上設置第一彈簧鋼板;駕駛室減振支座下方連接支架,支架包括基板以及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基板與駕駛室減振支座連接,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遠離基板的一端均設置開口,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設置有與開口滑動配合且與所述第一彈簧鋼板接觸配合的滑動銷,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設置有支板,支板上設置有用于頂緊滑動銷的預緊螺栓。該減振裝置通過彈簧鋼板二級減振對壓路機振動輪啟振和停止振動時進行共振區域所產生的振動進行減振,極大地改善了駕駛室的減振效果。
【專利說明】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壓路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
【背景技術】
[0002]YZ36噸壓路機屬于超大噸位的壓路機,工作時激振力大,對駕駛室傳遞的抖動力也很大。然而在駕駛室橡膠減振器的設計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壓路機在開始振動和停止振動時出現的短暫共振區,這就使得在壓路機起振和停止振動的過程中駕駛室晃動過大,不僅影響駕駛的舒適性,還容易使駕駛員工作一段時間就產生疲勞,產生安全隱患。如何設計一種能使得在壓路機開始和停止的工作過程中,駕駛室的抖動降到最低,使得駕駛舒適性得到很大改善的減振裝置,是相關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該減振裝置通過彈簧鋼板二級減振對壓路機振動輪啟振和停止振動時進行共振區域所產生的振動進行減振,極大地改善了駕駛室的減振效果。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壓路機駕駛室底部的駕駛室減振支座和設置在壓路機車架上的車架減振支座,所述駕駛室減振支座和車架減振支座之間設置有減振塊;所述壓路機車架上設置有彈簧板支座,所述彈簧板支座上設置有水平布設的第一彈簧鋼板;所述駕駛室減振支座下方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為U形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基板以及設置在所述基板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基板與駕駛室減振支座相連接,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遠離基板的一端均設置有開口,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設置有與所述開口滑動配合且與所述第一彈簧鋼板接觸配合的滑動銷,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設置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設置有用于頂緊所述滑動銷的預緊螺栓。
[0005]上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板支座上設置有水平布設的第二彈簧鋼板,所述第二彈簧鋼板設置在第一彈簧鋼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彈簧鋼板伸出第二彈簧鋼板。
[0006]上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板支座上設置有水平布設的第三彈簧鋼板,所述第三彈簧鋼板設置在第二彈簧鋼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彈簧鋼板伸出第三彈簧鋼板。
[0007]上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塊通過螺栓與駕駛室減振支座相連接,所述減振塊通過螺栓與車架減振支座相連接。
[0008]上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塊為橡膠減振塊。
[0009]上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銷的外表面開設有用于與所述預緊螺栓相配合的缺口。
[0010]上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過L形固定板與駕駛室減振支座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12]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
[0013]2、本實用新型所述減振塊相當于一級減振,第一彈簧鋼板、第二彈簧鋼板和第三彈簧鋼板構成二級減振,所述一級減振應用于減振駕駛室正常工作,所述二級減振用于解決起振和停止振動時共振區得抖動問題。
[0014]3、本實用新型所述滑動銷與第一彈簧鋼板的接觸可以形成自由滑動,這種設計不僅解決了減振時彈簧鋼板與支架振動時相互碰撞的噪音問題,還避免了壓路機駕駛室在正常工作時彈簧鋼板影響到減振塊的減振效果問題。
[0015]4、本實用新型的實現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001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減振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0017]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與壓路機駕駛室和車架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0020]圖3為圖1中B處的放大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說明:
[0023]1 一壓路機車架; 2—支架;2-1—基板;
[0024]2-2一第一擋板; 2-3—第二擋板; 2-4—支板;
[0025]2-5一開口 ;3—減振塊;4一壓路機駕駛室;
[0026]5—車架減振支座;6—駕駛室減振支座;7—滑動銷;
[0027]7-1一缺口 ;8一預緊螺檢;9一彈費板支座;
[0028]10—第一彈簧鋼板;11 一第二彈簧鋼板;12—第三彈簧鋼板;
[0029]13—L形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0]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的一種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包括設置在壓路機駕駛室4底部的駕駛室減振支座6和設置在壓路機車架1上的車架減振支座5,所述駕駛室減振支座6和車架減振支座5之間設置有減振塊3 ;所述壓路機車架1上設置有彈簧板支座9,所述彈簧板支座9上設置有水平布設的第一彈簧鋼板10 ;所述駕駛室減振支座6下方連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為U形支架,所述支架2包括基板2-1以及設置在所述基板2-1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擋板2-2和第二擋板2-3,所述基板2-1與駕駛室減振支座6相連接,所述第一擋板2-2和第二擋板2-3遠離基板2-1的一端均設置有開口 2-5,所述第一擋板2_2和第二擋板2-3之間設置有與所述開口 2-5滑動配合且與所述第一彈簧鋼板10接觸配合的滑動銷7,所述第一擋板2-2和第二擋板2-3之間設置有支板2-4,所述支板2_4上設置有用于頂緊所述滑動銷7的預緊螺栓8。
[0031]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彈簧板支座9上設置有水平布設的第二彈簧鋼板11,所述第二彈簧鋼板11設置在第一彈簧鋼板10的下方,所述第一彈簧鋼板10伸出第二彈簧鋼板11。所述彈簧板支座9上設置有水平布設的第三彈簧鋼板12,所述第三彈簧鋼板12設置在第二彈簧鋼板11的下方,所述第二彈簧鋼板11伸出第三彈簧鋼板12。
[0032]本實施例中,所述減振塊3通過螺栓與駕駛室減振支座6相連接,所述減振塊3通過螺栓與車架減振支座5相連接。優選的做法是,所述減振塊3為橡膠減振塊。
[0033]如圖4所示,所述滑動銷7的外表面開設有用于與所述預緊螺栓8相配合的缺口7-1 ο所述支架2通過L形固定板13與駕駛室減振支座6連接。
[0034]本實施例中,所述減振塊3相當于一級減振,第一彈簧鋼板10、第二彈簧鋼板11和第三彈簧鋼板12構成二級減振,所述一級減振應用于減振駕駛室正常工作,所述二級減振用于解決起振和停止振動時共振區得抖動問題。
[0035]當起振和停止振動的過程中,駕駛室與車架產生共振時,共振力將通過駕駛室減振支座6、支架2、預緊螺栓8、及滑動銷7傳遞給第一彈簧鋼板10、第二彈簧鋼板11和第三彈簧鋼板12,通過彈簧鋼板的衰減減振,即可消除駕駛室的抖動。而滑動銷7與第一彈簧鋼板10的接觸可以形成自由滑動,這種設計不僅解決了減振時彈簧鋼板與支架2振動時相互碰撞的噪音問題,還避免了壓路機駕駛室4在正常工作時彈簧鋼板影響到減振塊3的減振效果問題。該減振裝置解決了工程機械駕駛室只用橡膠減震器一級減振存在車架與駕駛室共振區的問題,通過彈簧鋼板二級減振對壓路機振動輪啟振和停止振動時進行共振區域所產生的振動進行減振,極大地改善了駕駛室的減振效果。
[003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換,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壓路機駕駛室(4)底部的駕駛室減振支座(6)和設置在壓路機車架(1)上的車架減振支座(5),所述駕駛室減振支座(6)和車架減振支座(5)之間設置有減振塊(3);所述壓路機車架(1)上設置有彈簧板支座(9),所述彈簧板支座(9)上設置有水平布設的第一彈簧鋼板(10);所述駕駛室減振支座(6)下方連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為[形支架,所述支架(2)包括基板(2-1)以及設置在所述基板(2-1)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擋板(2-2)和第二擋板(2-3),所述基板(2-1)與駕駛室減振支座(6)相連接,所述第一擋板(2-2)和第二擋板(2-3)遠離基板(2-1)的一端均設置有開口(2-5),所述第一擋板(2-2)和第二擋板(2-3)之間設置有與所述開口(2-5)滑動配合且與所述第一彈簧鋼板(10)接觸配合的滑動銷(7),所述第一擋板(2-2)和第二擋板(2-3)之間設置有支板(2-4),所述支板(2-4)上設置有用于頂緊所述滑動銷(7)的預緊螺栓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板支座(9)上設置有水平布設的第二彈簧鋼板(11),所述第二彈簧鋼板(11)設置在第一彈簧鋼板(10)的下方,所述第一彈簧鋼板(10)伸出第二彈簧鋼板(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板支座(9)上設置有水平布設的第三彈簧鋼板(12),所述第三彈簧鋼板(12)設置在第二彈簧鋼板(11)的下方,所述第二彈簧鋼板(11)伸出第三彈簧鋼板(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塊(3)通過螺栓與駕駛室減振支座(6)相連接,所述減振塊(3)通過螺栓與車架減振支座(5)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塊(3)為橡膠減振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銷(7)的外表面開設有用于與所述預緊螺栓(8)相配合的缺口(7-1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路機駕駛室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通過I形固定板(13)與駕駛室減振支座(6)連接。
【文檔編號】E01C19/26GK204224961SQ201420685721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5日
【發明者】綦開隆, 郝愛鋒 申請人:陜西中大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