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無筋輕質土臺背的填筑方法,所述臺背位于結構物與非輕質土路基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輕質土路基兩側邊坡坡度為1:x,x取1~2,所述填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非輕質土路基上進行分級削坡,形成多個坡度為1:1~1:2的斜坡,每級斜坡之間形成一個平臺,平臺寬度為1~3米;
步驟二、在底層非輕質土路基橫向兩個坡腳線向路基中心線內平移h1*x米處,x取1~2,在非輕質土路基底層斜坡與結構物之間設置第一層側向擋板,第一層側向擋板的高度h1為1.5~3.5米,非輕質土路基、結構物和第一層側向擋板圍合形成第一層臺背填筑區域;
步驟三、在第一層臺背填筑區域內,在非輕質土路基的橫向間隔設置多個縱梁,單個縱梁沿路基縱向設置,在路基的縱向間隔設置多個橫梁,單個橫梁垂直于路基縱向設置,在縱梁和橫梁圍成的填筑區域內鋪設縱向、橫向和豎向PVC管,這三個方向的PVC管連通形成立方體網架,其中PVC管的直徑D為80~110毫米,每根PVC管的長度L為1.0~2.0米,PVC管中灌滿中粗砂,中粗砂的滲透系數k取值為0.005cm/s≤k≤0.01cm/s;
步驟四、在縱梁和橫梁圍成的填充區域內分層填充抗壓強度為q1的輕質土,q1取值范圍為0.60MPa≤q1≤0.80MPa,每層填充高度為h,0.5≤h≤1.0米;
步驟五、在第一層側向擋板向路基中心線內平移h2*x米處,x取1~2,在非輕質土路基斜坡和結構物之間設置第二層側向擋板,第二層側向擋板的高度h2為1.5~3.5米,非輕質土路基斜坡、結構物和第二層側向擋板圍合形成第二層臺背填筑區域;
步驟六、在第二層臺背填筑區域內,設置多個縱梁和橫梁,并且該區域內的縱、橫梁位于第一層臺背填筑區域內縱、橫梁的中間位置,呈交錯布置狀態,在第二層縱梁和橫梁圍成的填筑區域內鋪設縱向、橫向和豎向PVC管,這三個方向的PVC管連通形成立方體網架,且第二層的豎向PVC管與第一層的豎向PVC管高度方向上連接,在第二層縱梁和橫梁圍成的填充區域內分層填充抗壓強度為q2的輕質土,0.60MPa≤q2≤0.80MPa,每層填充高度為h;
以此類推填筑第三層至第m層臺背填筑區域,臺背填筑區域總層數為m,第m層臺背填筑區域與非輕質土路基齊平,第m層臺背填筑區域高度為hm,1.5≤hm≤3.5米,在第m層縱梁和橫梁圍成的填充區域內分層填充抗壓強度為qm的輕質土,0.60MPa≤qm≤qm-1......≤q2≤q1≤0.80MPa,每層填充高度為h;
步驟七、在頂層臺背填筑區域的橫向兩側開設輕質土排水溝,該輕質土排水溝的深度較非輕質土路基兩側排水溝深hu,0.3≤hu≤1.0米,當一次雨量較大時,多出的雨水將通過非輕質土路基排水溝排出;輕質土排水溝的表面由防水混凝土覆蓋,防止水滲入輕質土;頂層臺背填筑區域內的橫向PVC管與輕質土排水溝的底部齊平,且插入輕質土排水溝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筋輕質土臺背的填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和步驟六中縱、橫梁的尺寸為:第i層縱橫梁的尺寸為沿公路縱向的縱梁寬度為ai米,填充區域寬度為bi米,公路橫向的橫梁寬度為ci米,填充區域寬度為di米,其中0.5≤ai≤ai-1,0.5≤ci≤ci-1,1≤i≤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筋輕質土臺背的填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橫梁的做法為由兩塊鋼模板圍合形成矩形槽,鋼模板上用于穿過PVC管處開設有直徑等于PVC管徑的通孔,且在該通孔內穿過鋼模板和矩形槽設置直徑等于PVC管徑的鋼管,第1層臺背填筑區域的矩形槽內填筑抗壓強度為σ1的輕質土,,第i層臺背填筑區域在矩形槽內填筑抗壓強度為σi的輕質土,其中為1.4MPa≤σ1≤1.6MPa,σ1≥σ2≥......≥σi≥......≥σm,0.8MPa≤σm≤1.0MP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筋輕質土臺背的填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層側向擋板連接處用瀝青密封,然后在側向擋板形成的臺階上覆蓋土壤,形成與非輕質土路基兩側邊坡坡度一致的邊坡,并播種植被。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筋輕質土臺背的填筑方法,其特征在于,縱向和豎向PVC管的兩端密封,橫向PVC管的兩端穿過側向擋板,橫向PVC管的兩端采用濾網封住出口,頂層橫向PVC管長度方向由兩端向中間有2%~5%的坡度,其他橫向PVC管長度方向由中間向兩端有2%~5%的坡度,以便于儲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