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路面養護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車流量也越來越大,載重汽車的比例增大,并且超載現象嚴重。從而造成混凝土路面過早地出現裂縫、車轍、龜裂、沉陷、泛油和坑槽等問題。這不僅縮短了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時間,還嚴重影響了交通運輸和交通安全,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大多數的混凝土路面停留在修補性養護上,然而修補性養護僅是暫時的、短暫的措施,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產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持久的、低成本的、高效的路面養護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1的發明為一種路面養護方法,包括:
路面檢測步驟,檢測混凝土路面是否存在缺陷;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測量所述混凝土路面的表面溫度;以及脫模劑噴灑步驟,在通過所述路面檢測步驟檢測出所述混凝土路面不存在缺陷時,以與所述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對應的規定的噴灑時間間隔,對所述混凝土路面噴灑多遍脫模劑。
另外,技術方案2的發明,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中,還包括對噴灑過所述脫模劑的所述混凝土路面進行碾壓的碾壓步驟。
另外,技術方案3的發明,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中,當所述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處于32攝氏度~36攝氏度的范圍內時,所述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1小時~2小時。
另外,技術方案4的發明,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中,當所述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處于22攝氏度~31攝氏度時,所述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5小時~6小時。
另外,技術方案5的發明,在技術方案1-4中任一項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中,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用于噴灑所述脫模劑的噴霧器的噴頭與所述混凝土路面之間的距離的范圍為30厘米~50厘米。
另外,技術方案6的發明,在技術方案5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中,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在以3遍為1組噴灑1組脫模劑時,將所述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5.5m2/kg。
另外,技術方案7的發明,在技術方案5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中,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在以3遍為1組噴灑2組脫模劑時,將所述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4.8m2/kg。
另外,技術方案8的發明,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中,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相鄰的兩遍的脫模劑的噴灑方向相互垂直。
另外,技術方案9的發明,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中,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以使用于噴灑所述脫模劑的噴霧器的噴頭往復運動的方式進行噴灑,在噴灑后的每遍脫模劑中,相鄰的兩行脫模劑的搭接寬度為5厘米。
另外,技術方案10的發明,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中,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后,還包括對所述脫模劑進行晾曬的晾曬步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根據技術方案1的發明,一種路面養護方法,包括路面檢測步驟,檢測混凝土路面是否存在缺陷;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測量所述混凝土路面的表面溫度;以及脫模劑噴灑步驟,在通過所述路面檢測步驟檢測出所述混凝土路面不存在缺陷時,以與所述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對應的規定的噴灑時間間隔,對所述混凝土路面噴灑多遍脫模劑。根據溫度的不同,調整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從而高效的發揮脫模劑的能減少混凝土路面水分蒸發的作用。與以往的修補性保養相比,節約勞動力和運輸力,可以更好的避免混凝土表面干裂;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的勻質性,使混凝土后期強度更好,也能節約大量養護用水。
根據技術方案2的發明,路面養護方法還包括對噴灑過所述脫模劑的所述混凝土路面進行碾壓的碾壓步驟。利用噴灑脫模劑后的混凝土路面的濕潤性對混凝土路面進行碾壓,從而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路面的勻質性,使混凝土后期強度更好。
根據技術方案3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當所述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處于32攝氏度~36攝氏度的范圍內時,所述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1小時~2小時。當路面溫度比較高時,會加快混凝土路面中水分的蒸發,此時縮短噴灑脫模劑的時間間隔,可以有效減少水分的蒸發,有利于混凝土路面的養護質量。
根據技術方案4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當所述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處于22攝氏度~31攝氏度時,所述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5小時~6小時。當路面溫度比較低時,混凝土路面水分的蒸發會相對緩慢,此時增大噴灑脫模劑的時間間隔,有利于提高脫模劑的使用效率,保證效果的前提下,節約了養護成本。
根據技術方案5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用于噴灑所述脫模劑的噴霧器的噴頭與所述混凝土路面之間的距離的范圍為30厘米~50厘米。從而保證了脫模劑的噴灑效率也避免了如果噴頭距離路面過高而造成的脫模劑的浪費。
根據技術方案6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在以3遍為1組噴灑1組脫模劑時,將所述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5.5m2/kg。脫模劑量的控制既保證了脫模劑的養護效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是提高養護效率,降低養護成本的有效控制方法。
根據技術方案7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在以3遍為1組噴灑2組脫模劑時,將所述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4.8m2/kg。脫模劑量的控制既保證了脫模劑的養護效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是提高養護效率,降低養護成本的有效控制方法。
根據技術方案8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相鄰的兩遍的脫模劑的噴灑方向相互垂直。從而使脫模劑噴灑更均勻,養護效果更好。
根據技術方案9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中,以使用于噴灑所述脫模劑的噴霧器的噴頭往復運動的方式進行噴灑,在噴灑后的每遍脫模劑中,相鄰的兩行脫模劑的搭接寬度為5厘米。從而保證噴灑過程中不會漏噴,提高噴灑效率,保證良好的養護效果。
根據技術方案10的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在所述脫模劑噴灑步驟后,還包括對所述脫模劑進行晾曬的晾曬步驟。從而保證脫模劑的養護效果,經過晾曬,脫模劑形成薄膜,從而不會因為不經過晾曬直接投入使用而造成噴灑的脫模劑受到破壞,而降低了養護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流程圖。
首先,路面養護方法包括:路面檢測步驟,檢測混凝土路面是否存在缺陷;路面溫度取得步驟,取得混凝土路面的表面溫度;以及脫模劑噴灑步驟,在通過路面檢測步驟檢測出混凝土路面不存在缺陷時,以與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對應的規定的噴灑時間間隔,對混凝土路面噴灑多遍脫模劑。
具體的說,在路面檢測步驟中,通過混凝土缺陷檢測儀或這人工通過肉眼檢測混凝土路面是否存在作為缺陷的蜂窩、麻面。在路面溫度取得步驟中,通過電子溫度計對路面溫度進行檢測,或者通過接受天氣預報的實時信息來取得溫度。
另外,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將脫模劑充分攪拌均勻后加入噴霧器中,設專人噴灑。具體地說,在混凝土路面兩側,沿著混凝土路面設置支撐架,使支撐板橫跨混凝土路面架設在支撐架上,在支撐架上設置有導軌,通過導軌對支撐板進行支撐。由此支撐板可沿著混凝土路面的長度方向做水平方向的滑動。另外,將噴霧器放置在支撐板上,噴霧器底端與支撐板上表面之間也通過導軌連接,噴霧器可沿著支撐板在混凝土路面的寬度方向上做水平滑動。由人控制噴霧器在支撐板上的往復運動以及使支撐架沿混凝土路面的滑動。另外,還可以通過人工站在支撐板上進行手動噴灑。
在噴灑過程中,使噴霧器的噴頭與混凝土表面垂直,并且與混凝土路面之間的距離的范圍為30厘米~50厘米。同時,噴灑過程中,噴灑脫模劑的噴頭往復運動的方式進行噴灑,在噴灑后的每遍脫模劑中,相鄰的兩行脫模劑的搭接寬度為5厘米,相鄰的兩遍的脫模劑的噴灑方向相互垂直。另外,根據溫度范圍的不同,選擇兩遍之間的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其中,當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于32攝氏度~36攝氏度的范圍內時,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1小時~2小時;當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處于22攝氏度~31攝氏度時,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5小時~6小時。
另外,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還可以控制噴射量,在以3遍為1組噴灑1組脫模劑時,將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5.5m2/kg;在以3遍為1組噴灑2組脫模劑時,將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4.8m2/kg。最后,使用碾壓機對噴灑過脫模劑的混凝土路面進行碾壓并進行晾曬。
在以上的實施方式中,路面養護方法,包括路面檢測步驟,檢測混凝土路面是否存在缺陷;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測量混凝土路面的表面溫度;以及脫模劑噴灑步驟,在通過路面檢測步驟檢測出混凝土路面不存在缺陷時,以與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對應的規定的噴灑時間間隔,對混凝土路面噴灑多遍脫模劑。根據溫度的不同,調整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從而高效的發揮脫模劑的能減少混凝土路面水分蒸發的作用。與以往的修補性保養相比,節約勞動力和運輸力,可以更好的避免混凝土表面干裂;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的勻質性,使混凝土后期強度更好,也能節約大量養護用水。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路面養護方法還包括對噴灑過脫模劑的混凝土路面進行碾壓的碾壓步驟。利用噴灑脫模劑后的混凝土路面的濕潤性對混凝土路面進行碾壓,從而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路面的勻質性,使混凝土后期強度更好。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當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處于32攝氏度~36攝氏度的范圍內時,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1小時~2小時。當路面溫度比較高時,會加快混凝土路面中水分的蒸發,此時縮短噴灑脫模劑的時間間隔,可以有效減少水分的蒸發,有利于混凝土路面的養護質量。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當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處于22攝氏度~31攝氏度時,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5小時~6小時。當路面溫度比較低時,混凝土路面水分的蒸發會相對緩慢,此時增大噴灑脫模劑的時間間隔,有利于提高脫模劑的使用效率,保證效果的前提下,節約了養護成本。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用于噴灑脫模劑的噴霧器的噴頭與混凝土路面之間的距離的范圍為30厘米~50厘米。從而保證了脫模劑的噴灑效率也避免了如果噴頭距離路面過高而造成的脫模劑的浪費。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在以3遍為1組噴灑1組脫模劑時,將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5.5m2/kg。脫模劑量的控制既保證了脫模劑的養護效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是提高養護效率,降低養護成本的有效控制方法。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在以3遍為1組噴灑2組脫模劑時,將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4.8m2/kg。脫模劑量的控制既保證了脫模劑的養護效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是提高養護效率,降低養護成本的有效控制方法。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相鄰的兩遍的脫模劑的噴灑方向相互垂直。從而使脫模劑噴灑更均勻,養護效果更好。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以使用于噴灑脫模劑的噴霧器的噴頭往復運動的方式進行噴灑,在噴灑后的每遍脫模劑中,相鄰的兩行脫模劑的搭接寬度為5厘米。從而保證噴灑過程中不會漏噴,提高噴灑效率,保證良好的養護效果。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脫模劑噴灑步驟后,還包括對脫模劑進行晾曬的晾曬步驟。從而保證脫模劑的養護效果,經過晾曬,脫模劑形成薄膜,從而不會因為不經過晾曬直接投入使用而造成噴灑的脫模劑受到破壞,而降低了養護效果。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本發明的方法進行了說明,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路面養護方法包括對噴灑過脫模劑的混凝土路面進行碾壓的碾壓步驟,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沒有碾壓步驟,只要混凝土能滿足勻質性,混凝土路面后期的強度能滿足要求即可。
例如,當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處于32攝氏度~36攝氏度的范圍內時,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1小時~2小時。當路面溫度取得步驟所取得的溫度處于22攝氏度~31攝氏度時,脫模劑的噴灑時間間隔的范圍為5小時~6小時。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根據混凝土路面溫度的不同,選擇恰當的噴灑時間間隔,以確保混凝土路面水分不會快速蒸發,造成路面干裂,達到養護路面,延長路面的使用時間即可。
另外,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用于噴灑脫模劑的噴霧器的噴頭與混凝土路面之間的距離的范圍為30厘米~50厘米。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能使脫模劑均勻有效地噴灑,又不會造成脫模劑的浪費即可。
另外,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在以3遍為1組噴灑1組脫模劑時,將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5.5m2/kg。在以3遍為1組噴灑2組脫模劑時,將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為4.8m2/kg。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能有效保證脫模劑噴灑后的厚度,保證良好的路面養護效果,脫模劑的噴射量控制到其他范圍也可以。
另外,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相鄰的兩遍的脫模劑的噴灑方向相互垂直。但是不限于此,相鄰的兩遍的脫模劑的噴灑方向也可以不是相互垂直,只要滿足脫模劑噴灑均勻,不會漏噴即可。
另外,在脫模劑噴灑步驟中,以使用于噴灑脫模劑的噴霧器的噴頭往復運動的方式進行噴灑,在噴灑后的每遍脫模劑中,相鄰的兩行脫模劑的搭接寬度為5厘米。但是不限于此,只要在噴灑過程中,相鄰的兩行之間不會漏噴或噴灑不均勻,能達到目標噴灑效果,并且不會造成浪費的恰當的搭接距離都可以。
另外,在脫模劑噴灑步驟后,還包括對脫模劑進行晾曬的晾曬步驟。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進行晾曬,只要能達到所需的養護效果即可。
另外,本發明的路面養護方法,可以由上述的各種方法步驟組合而成,同樣能夠發揮上述的效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