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設施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道閘。
背景技術:
目前,機動車道停車線、非機動車停車線、收費站、車將檢查站、小區門口以及停車場等各類道口對車輛的行車安全起著重要作用,對機動車、電動車、自行車等車輛而言,由于沒有有效的控制方式或控制手段,極易發生車輛闖紅燈、占用人行通道等情況發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同時此類現象的發生也導致交通混亂,引發交通堵塞。而目前采用的一些道閘結構復雜,使用維護成本高,且無法用于道路的路口使用。目前在一些城市出現了人工采用攔阻帶的方式進行各類道口的控制,當紅燈時,采用人工牽拉攔阻帶將各類道口擋住,而綠燈時放行。該種方式人工成本較高,一個路口需要4人才可完成,且人工作業面臨風吹雨淋等情況,長期站立易疲勞。與此同時,人工值守只能在白天進行,且存在安全隱患。對于機動車道停車線、非機動車停車線、收費站、車將檢查站、小區門口以及停車場等各類道口而言,亟需一種成本低、可靠性強、通用性好且安全性高的道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性強、安全性高且成本低的道閘。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道閘,包括底座,固定安裝于底座一側形成懸挑的第一弧形板,鉸接于第一弧形板端部與第一弧形板端部構成拱形的第二弧形板,以及缸體尾端鉸接于底座上、活塞桿端部鉸接于第二弧形板內側且接近第一弧形板的電動缸;所述第一弧形板上接近懸挑端的內側處設置有與底座連接的支撐桿。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弧形板及第二弧形板的內側均設置有加強筋。
優選的是,所述支撐桿與第一弧形板焊接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支撐桿與底座焊接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弧形板及第二弧形板由鋼板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性高,可靠性強,可有效降低機動車道停車線、非機動車停車線、收費站、車將檢查站、小區門口以及停車場等各類道口控制的成本,提高各類車輛的行車安全,在確保有序通行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且本實用新型可在車輛強行通過或者未及時進行剎車時對車輛進行攔阻減速,消耗車輛的動能,降低車輛造成的危害。
(2)本實用新型移動方便,可根據需要安裝于相應的道口處。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放行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攔阻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圖1-2所示的道閘,包括底座1,固定安裝于底座1一側形成懸挑的第一弧形板2,鉸接于第一弧形板2端部與第一弧形板2端部構成拱形的第二弧形板3,以及缸體4尾端鉸接于底座1上、活塞桿5端部鉸接于第二弧形板3內側且接近第一弧形板2的電動缸6;所述第一弧形板2上接近懸挑端的內側處設置有與底座1連接的支撐桿7。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第一弧形板2及第二弧形板3的內側均設置有加強筋(圖中未示出)。
其中,所述支撐桿7與第一弧形板2優選采用焊接連接。所述支撐桿7與底座1優選采用焊接連接。所述第一弧形板2及第二弧形板3優選采用鋼板制成。
使用時,第一弧形板朝向車輛的行進方向,將電動缸通過控制器與交通信號燈或控制器的控制信號連接;當紅燈亮或控制器發出動作信號時,電動缸動作帶動第二弧形板翻轉立起,對車輛進行攔阻;而當綠燈亮或控制器發出動作信號時,電動缸帶動第二弧形板翻轉放下,車輛則可越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實現通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