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砟軌道的修復領域,具體地指一種用于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包括錨固于底座板橫向兩側地面上的支撐墩柱和反力墩柱;支撐墩柱上設置有水平布置的四氟板;四氟板上安裝有豎向千斤頂,懸置于底座板和軌道板橫向兩側上方的若干橫梁;橫梁沿軌道橫向布置,橫梁一頭伸入到軌道板上方與軌道板的上端面接觸,橫梁另一頭下端被豎向千斤頂頂推端頂住,橫梁的中間設置有錨固在底座板上的固定結構;反力墩柱與底座板側面之間設置有橫向頂推裝置或/和橫向張拉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施工方便,能夠在保持底座板和軌道板結構完整性的情況下,有效的對底座板進行快速的調整,具有極大的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砟軌道的修復領域,具體地指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至2015年底,我國已建成40余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以“四縱四橫”為骨架的全國快速交通網已基本成型,總里程超過15000公里;到2020年中國時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里程將會超過30000公里。我國現階段修建的高速鐵路大多數以無砟軌道為主,無砟軌道利用鋼筋混凝土底座板代替道碴,是一種少維護的軌道結構。無砟軌道具有良好的軌道穩定性、連續性和平順性,使用壽命長,結構耐久性好,維修工作量少等特點。
[0003]高速鐵路對軌道的平順性要求極高,當軌道不平順度超出設計標準時,會大大降低乘車舒適度,嚴重時甚至危及行車安全,制約高鐵服務效能的提升。由于高鐵施工預壓期短以及區域沉降、地下采水、填土、基坑開挖等造成周邊環境變化的原因,一些無砟軌道局部地段出現不同程度的基礎下沉現象。當無砟軌道下部的基礎發生不均勻的沉降時,可能會導致路基上無砟軌道線路發生偏移。由于無砟軌道軌道板剛度大,在出現軌道不平順時,難以像有砟軌道一樣通過改變道砟厚度、搗固道砟等手段來調整軌道高低和水平的偏移。
[0004]CRTSIII型無砟軌道板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軌道板,主要包括底座板、軌道板、扣件,鋼軌等結構。其中底座板作為承載基座需要較大的受力面積,其橫向寬度超過軌道板的橫向寬度。無砟軌道抬升時只需要抬升底座板就可完成整個軌道結構的抬升。無砟軌道的抬升方法通常分為兩大類,包括機械抬升修復模式和化學修復模式?;瘜W修復模式主要是在底座板上鉆孔灌注自膨脹的特殊材料,使底座板和軌道板抬升?;瘜W修復模式施工設備較為輕便,工序較為簡單,但是對于軌道板抬升高度難以做到精準控制,同時不能進行橫向糾偏,因此存在很大的弊病。不同于化學修復的方法,機械抬升修復使用千斤頂設備直接將底座板和軌道板抬升起來,再在底座板下方灌漿,待漿液凝固后,拆卸頂升設備即可。機械抬升精確度高,可控性好,能夠進行橫向糾偏,但是抬升的關鍵設備橫梁體積大、質量重,單根長度超過4m,單根重量超過I噸,搬運、移動、安裝、拆卸較為麻煩。
[0005]如專利號為“CN104928999A”的名為“一種高速鐵路路基上CRTSI型板式無砟軌道抬升糾偏裝置及方法”的中國發明專利介紹了一種不過軌的機械抬升修復模式。該模式使用兩根短H橫梁一縱向布置一橫向布置形成一個T字型的承載梁,該承載梁一端下端設置千斤頂作為抬升動力裝置,承載梁另一端錨固在底座板超出軌道板的位置上。使用時,通過頂升千斤頂頂升承載量一端,承載梁另一端帶動底座板上升,底座板兩側的頂升千斤頂同時運作,抬升底座板。該結構不過軌道,不用停運鐵路運行,調整結構方便,不影響鐵路的正常運行。但是該結構存在一些問題,對整個結構做受力分析可知,當千斤頂對縱向橫梁施加向上的力時,承載梁上與底座板錨固點施加向上的抬升力。因為該模式錨固點為縱向橫梁的端部和橫向橫梁上,形成以橫梁與底座板的錨固點為支點的杠桿結構,由于橫梁朝向底座板的一端與底座板的端面接觸點與橫梁同底座板的錨固點之間的距離太小,導致橫梁與底座板的接觸點和橫梁與底座板的錨固點之間的力矩太大,實際抬升時,橫梁朝向底座板的一端會對底座板產生很大的作用力,很容易造成底座板上端面的損毀,破壞軌道結構。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現有技術使用的設備體積大、質量重的缺點在抬升過程中承載梁可能會損壞底座板上端面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包括錨固于底座板橫向兩側地面上的支撐墩柱和反力墩柱;所述的支撐墩柱上設置有水平布置的四氟板;所述的四氟板上安裝有豎向千斤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懸置于底座板和軌道板橫向兩側上方的若干橫梁;所述的橫梁沿軌道橫向布置,橫梁一頭伸入到軌道板上方與軌道板的上端面接觸,橫梁另一頭下端被豎向千斤頂頂推端頂住,橫梁的中間設置有錨固在底座板上的固定結構;所述的反力墩柱與底座板側面之間設置有橫向頂推裝置或/和橫向張拉裝置。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若干橫梁沿軌道縱向相互間隔排布。
[0009]進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結構包括沿軌道縱向布置的支撐件;所述的支撐件固定在橫梁上端其縱向兩端超出橫梁懸置于底座板上方,支撐件端部設置有錨固在底座板上的吊桿;所述的吊桿上端固定在支撐件的端部,另一端錨固在底座板兩側超出軌道板的位置上。
[0010]進一步的每根橫梁上設置有兩根支撐件,每根支撐件的縱向兩端設置有兩根以橫梁為中心線對稱布置的吊桿。
[0011 ]進一步的所述的橫梁朝向軌道的一端延伸至相鄰兩塊軌枕之間。
[0012]進一步的所述的橫向頂推裝置包括固定在底座板橫向端面與反力墩柱之間的橫向布置的反力千斤頂。
[0013]進一步的所述的橫向張拉裝置包括設置于反力墩柱遠離底座板一側的反力梁;所述的反力梁與反力墩柱之間設置有橫向布置的張拉千斤頂,反力梁與底座板之間通過拉桿連接;所述的反力墩柱上端設置有與底座板連接的倒鏈。
[0014]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有:1、本實用新型通過延伸橫梁的長度,使橫梁朝向底座板的一端延伸到軌道板上,橫梁與軌道板的上端接觸,橫梁通過吊桿與底座板接觸形成以吊桿與橫梁接觸點為支點的杠桿結構,由于加長了橫梁與軌道板接觸點至支點之間的距離,相當于加長了軌道板受力力臂的長度,從而減小了橫梁對軌道板的作用力,避免了橫梁對軌道板產生破壞,另外增加了支點到橫梁與軌道板接觸點之間的長度,增大了橫梁與軌道板的接觸面積,進一步降低了橫梁端部對軌道板的破壞作用,避免了抬升過程中的壓力對軌道結構的損壞;
[0015]2、本實用新型的橫梁處于軌道的下方,不阻擋軌道的正常運行,修復工作不用停運鐵路,結構小巧方便,應用范圍廣;
[0016]3、本實用新型的橫梁為半跨式橫梁結構,梁體重量小,容易安裝,操作施工都極為方便;
[0017]4、本實用新型設置有糾偏結構,能夠有效的調節底座板的水平位置,方便快捷的將底座板挪移到合適位置,操作簡單方便;
[0018]5、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施工方便,能夠在保持底座板和軌道板結構完整性的情況下,有效的對底座板進行快速的調整,具有極大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0019]圖1:本實用新型的橫斷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無糾偏裝置);
[0021]圖3:本實用新型的橫向側視圖;
[0022]圖4:本實用新型的橫向頂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本實用新型的橫向張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其中:I一底座板;2—軌道板;3—支撐域柱;4一反力域柱;5—四氟板;6—豎向千斤頂;7一橫梁;8—吊桿;9一支撐件;10一反力千斤頂;11一張拉千斤頂;12一反力梁;13一拉桿;14 一倒鏈。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6]如圖1?5,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包括豎向改變底座板I高度的抬道結構和調整底座板I水平橫向位置的糾偏裝置。本實施例的抬道裝置為半跨越軌道結構。
[0027]如圖1?3所示,包括固定在底座板I橫向(本實施例所述的橫向為橫跨軌道的方向,縱向指軌道延伸的方向)兩側地面上的支撐墩柱3,本實施例的支撐墩柱3使用鋼筋錨固在地面上。支撐墩柱3上端設置有豎向千斤頂6,豎向千斤頂6的殼體固定在支撐墩柱3上,橫梁7—頭的下端被豎向千斤頂6的頂推端頂住。
[0028]橫梁7沿軌道的橫向布置,若干根橫梁7沿軌道的縱向方向間隔布置,一端固定在豎向千斤頂6的上端,另一端懸置于軌道板2的上方,伸入到兩塊相鄰的軌枕之間并與軌道板2的上端面接觸。實際使用時,橫梁7的兩端分別通過豎向千斤頂6和軌道板2來支撐。
[0029]橫梁7的中間設置有錨固在底座板I上的固定結構,包括沿軌道縱向布置的支撐件9,每根橫梁7上設置有兩根并列布置的支撐件9,支撐件9的縱向兩端超出橫梁7的縱向兩側,超出橫梁7的兩端上設置有吊桿8。本實施例的吊桿8上端固定在支撐件9超出橫梁7的端部上,下端錨固在底座板I橫向兩側超出軌道板2的部位上。這樣的設置一是便于安裝吊桿8,鉆孔植筋只用在底座板I上進行,不用破壞軌道板2的結構。另外該部位的吊桿8處于整根橫梁7的中間位置,與橫梁7兩側的著力點形成受力均衡的結構,能夠提高抬升過程中的安全性。
[0030]支撐件9上兩端的吊桿8以橫梁7為中心線對稱布置于橫梁7的縱向兩側,這樣能夠保證支撐件9受力均衡。
[0031]本實施例的糾偏裝置如圖4?5所示,糾偏裝置包括兩種情況,第一種橫向頂推結構如圖4所示,該情況下的糾偏裝置包括固定在底座板I橫向端面與反力墩柱4之間的橫向布置的反力千斤頂10。通過反力千斤頂10施加橫向的推力迫使底座板I橫向偏移。這種情況下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設置較大的反力墩柱4,墩柱需要足夠的強度。
[0032]第二種橫向張拉結構是,使用倒鏈張拉結構拉扯底座板I迫使其橫向偏移。如圖5所示,橫向張拉裝置包括設置于反力墩柱4遠離底座板I 一側的反力梁12,反力梁12與反力墩柱4之間設置有橫向布置的張拉千斤頂11,反力梁12與底座板I之間通過拉桿13連接,反力墩柱4上端設置有與底座板I連接的倒鏈14。拉桿13錨固在反力梁12上,通過張拉千斤頂11的頂推作用,拉動底座板I移動,倒鏈14能夠起到導向的作用。
[0033]實際使用時可以兩種結構結合使用,橫向頂推結構和橫向張拉結構可以位于底座板I的同側也可以不同側,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
[0034]糾偏是在底座板I被抬升起來后進行的,實際移動還包括豎向千斤頂6,為避免豎向千斤頂6與支撐墩柱3之間的摩擦力太大導致移動困難,本實施例在支撐墩柱3上端設置四氟板5,四氟板5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小豎向千斤頂與支撐墩柱3之間的摩擦力,有利于橫向糾偏的進行。
[0035]使用時,先使用豎向千斤頂6頂推橫梁7,兩側的橫梁7—同上升帶動底座板I上升,底座板I的兩側設置有拉線傳感器測量抬升高度,當底座板I抬升到設計值時,豎向千斤頂6停止工作。
[0036]再使用糾偏裝置對底座板I進行糾偏處理,通過頂升反向千斤頂10,頂升底座板I水平橫向移動,豎向千斤頂6在四氟板5上滑動,底座板I水平橫向移動,達到設計值后,停止頂升反向千斤頂10,完成糾偏過程。
[0037]或是通過張拉千斤頂11張拉拉桿13迫使底座板I橫向偏移,或是兩種情況的結合。
[0038]軌道調整完成,再向底座板下方灌漿,等凝固后,放下豎向千斤頂6和反力千斤頂10,完成調節過程。
[0039]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包括錨固于底座板(I)橫向兩側地面上的支撐墩柱(3)和反力墩柱(4);所述的支撐墩柱(3)上設置有水平布置的四氟板(5);所述的四氟板(5)上安裝有豎向千斤頂(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懸置于底座板(I)和軌道板(2)橫向兩側上方的若干橫梁(7);所述的橫梁(7)沿軌道橫向布置,橫梁(7)—頭伸入到軌道板(2)上方與軌道板(2)的上端面接觸,橫梁(7)另一頭下端被豎向千斤頂(6)頂推端頂住,橫梁(7)的中間設置有錨固在底座板(I)上的固定結構;所述的反力墩柱(4)與底座板(I)側面之間設置有橫向頂推裝置或/和橫向張拉裝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橫梁(7)沿軌道縱向相互間隔排布。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結構包括沿軌道縱向布置的支撐件(9);所述的支撐件(9)固定在橫梁(7)上端其縱向兩端超出橫梁(7)懸置于底座板(I)上方,支撐件(9)端部設置有錨固在底座板(I)上的吊桿(8);所述的吊桿(8)上端固定在支撐件(9)的端部,另一端錨固在底座板(I)兩側超出軌道板(2)的位置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每根橫梁(7)上設置有兩根支撐件(9),每根支撐件(9)的縱向兩端設置有兩根以橫梁(7)為中心線對稱布置的吊桿(8)。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梁(7)朝向軌道的一端延伸至相鄰兩塊軌枕之間。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頂推裝置包括固定在底座板(I)橫向端面與反力墩柱(4)之間的橫向布置的反力千斤頂(10)。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CRTSm型板式無砟軌道的半跨式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張拉裝置包括設置于反力墩柱(4)遠離底座板(I) 一側的反力梁(12);所述的反力梁(12)與反力墩柱(4)之間設置有橫向布置的張拉千斤頂(11),反力梁(12)與底座板(I)之間通過拉桿(13)連接;所述的反力墩柱(4)上端設置有與底座板(I)連接的倒鏈(14)。
【文檔編號】E01B29/00GK205711575SQ20162052020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發明人】崔國慶, 陳占, 陳仕奇, 彭志鵬, 周勇, 詹學啟, 鄔強, 孟長江, 李玉良, 韋合導, 王亮, 潘昌盛, 何新輝, 汪春燕, 午師敏, 李丹
【申請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四院集團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