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鐵路混凝土灌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速鐵路線間行走可調高雙向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工裝。
背景技術:
CRTS Ⅲ板式無砟軌道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核心技術,其中自密實充填更是高速鐵路建設的核心技術之一,推廣并完善我國無砟軌道技術體系,實現高速鐵路“走出去”戰略勢在必行,今后CRTS Ⅲ板式無砟軌道施工將是高鐵的常規施工項目。
在CRTS Ⅲ 型軌道板鋪設完成后,需要對CRTS Ⅲ 型軌道板充填層進行自密實混凝土灌注,自密實灌注工裝選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直接影響自密實灌注施工質量以及施工進度等,但目前使用的灌注工裝移動不便,灌注效率低,尤其是對于鐵路上曲線段的自密實混凝土灌注,采用目前的灌注工裝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均不能得到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采用目前的灌注工裝進行鐵路上曲線段的自密實混凝土灌注時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均不能得到保證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高速鐵路線間行走可調高雙向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工裝。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速鐵路線間行走可調高雙向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工裝,包括可調節支架、行走輪、轉向集料槽、溜槽、灌注小料斗提升架、倒鏈和灌注小料斗,行走輪安裝在可調節支架的下方,轉向集料槽安裝在可調節支架頂部中間位置,所述轉向集料槽的出料口朝向左右兩側,可調節支架頂部轉向集料槽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灌注小料斗提升架,灌注小料斗提升架的端部分別設置倒鏈,倒鏈下分別連接灌注小料斗,所述可調節支架頂部轉向集料槽的左右兩側分別斜向安裝溜槽,轉向集料槽左右兩側的出料口分別與左右兩側溜槽的進料口連接,左右兩側溜槽的出料口分別與左右兩側灌注小料斗的進料口連接,所述可調節支架包括四根支腿,四根支腿圍成方形結構,所述四根支腿均由套管和安裝在套管內的立柱構成,所述每個套管上均縱向設置有至少兩個支架調節孔。
每個溜槽的下方均設置有一個溜槽上支架和兩個溜槽下支架,所述兩個溜槽下支架分別設置在溜槽的兩側,所述每個套管上均縱向設置有至少兩個溜槽下支架調節孔,溜槽下支架的一端與溜槽下部鉸接,另一端插入溜槽下支架調節孔內,溜槽上支架的兩端分別設置在溜槽兩側的支腿上,所述溜槽的上部搭設在溜槽上支架上。
所述可調節支架的一側設置爬梯。
所述可調節支架的頂部轉向集料槽的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操作平臺,所述操作平臺與可調節支架之間設置斜撐。
所述每個操作平臺上均設置有防護圍欄。
所述操作平臺的四角分別設置防護圍欄立柱套管,所述防護圍欄的欄桿立柱插在防護圍欄立柱套管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可調節支架,使得工裝高度可調,滿足了鐵路上直線段和曲線段的自密實混凝土施工;
2. 采用本實用新型在軌道板間行走,走行方便穩定,兩個工人就可以推動前行;
3. 本實用新型材料用量少、自身重量輕,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
4. 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轉向集料槽方向選擇灌注線路左側或線路右側軌道板,極其方便;
5. 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溜槽出料口的高低,滿足了自密實混凝土施工的高度和流速要求,保證了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不會發生分層、離析和泌漿等現象,使灌注自密實混凝土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6.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吊車的使用效率,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功效提高,減少了用工成本,經濟效益顯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可調節支架,2-行走輪,3-轉向集料槽,4-溜槽,5-灌注小料斗提升架,6-倒鏈,7-灌注小料斗,8-套管,9-立柱,10-支架調節孔,11-溜槽上支架,12-溜槽下支架,13-溜槽下支架調節孔,14-操作平臺,15-爬梯,16-斜撐,17-防護圍欄。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所示,一種高速鐵路線間行走可調高雙向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工裝,包括可調節支架1、行走輪2、轉向集料槽3、溜槽4、灌注小料斗提升架5、倒鏈6、灌注小料斗7、支架調節孔10、溜槽上支架11、溜槽下支架12和溜槽下支架調節孔13,所述可調節支架1為由橫桿和四根支腿構成的框架結構,框架結構的長x寬x高=1.4x1.4x2.1m,四根支腿圍成方形結構,所述四根支腿均由套管8和安裝在套管8內的立柱9構成,所述套管8采用外徑102mm x壁厚6mm x長1140mm的鋼管制成,距套管8底端0.397m、0.563m的位置處設置支架調節孔10,支架調節孔處設置有便于將立柱9固定在套管8內的螺栓,立柱9通過固定在不同的支架調節孔10處來調節可調節支架1的高低,距套管8頂端0.05m、0.25m、0.45m位置處設溜槽下支架調節孔13,溜槽下支架調節孔13采用內徑為22mm的套管焊接在內徑為102mm的套管8上制成,所述行走輪2采用尼龍定向輪和尼龍萬向輪,行走輪2安裝在可調節支架1的下方,轉向集料槽3安裝在可調節支架1頂部中間位置,所述轉向集料槽3采用3mm鋼板焊接而成,所述轉向集料槽3的出料口朝向左右兩側,可調節支架1頂部轉向集料槽3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灌注小料斗提升架5,灌注小料斗提升架5的端部分別設置倒鏈6,倒鏈6下分別連接灌注小料斗7,所述可調節支架1頂部轉向集料槽3的左右兩側分別斜向安裝溜槽4,溜槽4采用3mm鋼板焊接而成,轉向集料槽3與溜槽4錯位搭接,轉向集料槽3左右兩側的出料口分別與左右兩側溜槽4的進料口連接,左右兩側溜槽4的出料口分別與左右兩側灌注小料斗7的進料口連接,可調節支架1的一側設置爬梯15,爬梯由φ16圓鋼焊接而成。
每個溜槽4的下方均設置有一個溜槽上支架11和兩個溜槽下支架12,所述兩個溜槽下支架12分別設置在溜槽4的兩側,溜槽下支架12的一端與溜槽4下部鉸接,另一端插入溜槽下支架調節孔13內,通過將溜槽下支架12插入不同的溜槽下支架調節孔13內調節溜槽4出料口的高度,可調節支架1的支腿上距可調節支架1頂端0.47m處設有溜槽上支架支撐槽,溜槽上支架11的兩端分別安裝在溜槽上支架支撐槽內,所述溜槽4的上部搭設在溜槽上支架11上。
所述可調節支架1的頂部轉向集料槽3的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操作平臺14,所述操作平臺的長X寬=1.4X0.7m,操作平臺框架由63#角鋼焊接而成,框架中間均勻布設φ16圓鋼,所述操作平臺14與可調節支架1之間設置斜撐16。每個操作平臺14上均設置有防護圍欄17,所述防護圍欄17設置在安裝爬梯16以外的操作平臺14周圍,所述防護圍欄17高1.2m,由φ16圓鋼焊接而成。所述操作平臺14的四角分別設置防護圍欄立柱套管,安裝防護圍欄17時將欄桿立柱直接插在防護圍欄立柱套管內。
高速鐵路線間行走可調高雙向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工裝材料規格和數量表如下表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將自密實混凝土灌注工裝置于軌道板之間,人工推動行走,萬向輪改變行走方向,溜槽掛在可調節支架上,利用溜槽下支架調節孔來調節溜槽出料口高低。灌注小料斗提升架上懸掛灌注小料斗,灌注小料斗與軌道板灌注孔PVC管套接。利用龍門吊將裝有混凝土的料斗置于操作平臺上,工人手動改變轉向集料槽選擇灌注線路左側或者右側,控制灌注小料斗出料速度來灌注自密實混凝土。當進行曲線超高段混凝土灌注時,利用吊車或龍門吊將可調節支架懸吊起來,改變支架調節孔的位置來調節灌注裝置的高低,可調范圍在2.1m-2.5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