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破胎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防扎輪胎的破胎裝置。
背景技術:
破胎裝置是針對我國公路收費站過往車輛闖崗逃逸現象而研發的產品,現有的破胎裝置,大多是基于普通輪胎被扎穿而導致漏氣的特點而研發的,往往通過設置鋼釘或刀片,破壞輪胎的密封使之漏氣癟塌,實現對車輛的攔截。
但是,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普通輪胎安全升級技術,該技術通過在輪胎內壁噴涂一層高分子自封補材料,可做到輪胎被扎穿也不漏氣。中國發明專利申請201510472835.1“一種輪胎自修復高分子記憶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中,提到了一種輪胎自修復高分子記憶材料,并且通過在輪胎內壁上噴涂這種記憶材料形成防扎防漏保護層后,當尖銳物扎入輪胎時,該防扎防漏保護層可以緊緊包裹住尖銳物,從而起到防扎防漏效果。對于這種新型輪胎,傳統破胎裝置將因無法使輪胎漏氣而失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扎輪胎的破胎裝置,它能夠有效地破壞具有防扎防漏保護層的防扎輪胎的密封性,同時也適用于普通輪胎,實現對車輛的攔截。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防扎輪胎的破胎裝置,包括破胎釘以及安裝破胎釘的底座,所述破胎釘內部設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與破胎釘底部相通,所述破胎釘頂部設有與第一空腔相連通的通氣孔。
所述破胎釘包括錐形破胎頭和中空管,所述錐形破胎頭底端與中空管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空腔位于中空管內,所述通氣孔位于中空管側壁上,所述中空管側面設有倒刺。
所述底座內部設有第二空腔,所述底座頂面設有裝釘孔,所述裝釘孔直徑與破胎釘相適應,所述底座底面與裝釘孔相對應處設有套管,所述套管內徑與破胎釘相適應。
所述錐形破胎頭為圓錐形,所述中空管為圓柱形,所述錐形破胎頭底面直徑與中空管頂面直徑相等。
所述錐形破胎頭為正六邊形,所述中空管為正六棱柱形,所述錐形破胎頭底面外切圓直徑與中空管頂面外切圓直徑相等。
所述底座橫截面為等腰梯形,所述底座上端面與下端面距離20~30厘米。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破胎釘內部設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與破胎釘底部相通,所述破胎釘頂部設有與第一空腔相連通的通氣孔,所述破胎裝置還包括底座,通過破胎釘和底座的配合使用,當破胎釘扎入防扎輪胎內部時,能夠有效地破壞具有防扎防漏保護層的防扎輪胎的密封性,同時也適用于普通輪胎,實現對車輛的攔截。
2、所述破胎釘包括錐形破胎頭和中空管,所述錐形破胎頭底端與中空管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空腔位于中空管內,所述通氣孔位于中空管側壁上,所述中空管側面設有倒刺,錐形破胎頭扎入輪胎內部后,通過通氣孔和第一空腔,給輪胎泄壓,達到破胎目的,同時中空管側面設有若干倒刺,能夠防止破胎釘在刺穿輪胎后從輪胎上脫落。
3、所述底座內部設有第二空腔,所述底座頂面設有裝釘孔,所述裝釘孔直徑與破胎釘相適應,所述底座底面與裝釘孔相對應處設有套管,所述套管內徑與破胎釘相適應,能夠使破胎釘有效安裝在底座上,通過裝釘孔、破胎釘和套管的配合,當破胎釘扎入輪胎時,輪胎能夠帶出破胎釘,達到破胎的目的。
4、將錐形破胎頭設置為圓錐形,中空管設置為圓柱形,在加工錐形破胎頭和中空管時容易加工,且使用效果良好。
5、將錐形破胎頭設置為正六邊形,中空管設置為正六棱柱形,由于棱邊是鋒利的,破胎釘更容易刺破胎面,錐形破胎頭更容易進入輪胎內部。
6、底座橫截面為等腰梯形,所述底座上端面與下端面距離20~30厘米,當車輛駛過破胎裝置時,減小車輛的騰空高度,使破胎釘更容易刺破輪胎,輪胎離開底座時,更容易帶走破胎釘。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連接方式具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使用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破胎釘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破胎釘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所示標號:
1、破胎釘;2、底座;3、錐形破胎頭;4、中空管;5、第一空腔;6、通氣孔;7、倒刺;8、裝釘孔;9、套管;10、第二空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所述是一種防扎輪胎的破胎裝置,主體結構包括破胎釘1以及安裝破胎釘1的底座2,所述破胎釘1內部設有第一空腔5,所述第一空腔5與破胎釘1底部相通,所述破胎釘1頂部設有與第一空腔5相連通的通氣孔6。當破胎釘1扎入輪胎后,輪胎內氣體通過通氣孔6和第一空腔5與外界相通,使輪胎內氣壓降低,從而達到破胎的目的。
所述破胎釘1包括錐形破胎頭3和中空管4,所述錐形破胎頭3底端與中空管4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空腔5位于中空管4內,所述通氣孔6位于中空管4側壁上,所述中空管4側面設有倒刺7,所述倒刺7與中空管4側壁固定連接。由于中空管4側面設有若干倒刺7,能夠防止破胎釘1在刺穿輪胎后從輪胎上脫落。
所述底座2內部設有第二空腔10,所述底座2頂面設有裝釘孔8,所述裝釘孔8直徑與破胎釘1相適應,所述底座2底面與裝釘孔8相對應處設有套管9,所述套管9內徑與破胎釘1相適應。底座2內部設有第二空腔10,輪胎駛過底座2時,底座2的上表面部分凹陷,是破胎釘1更容易的被輪胎帶出,然后通過裝釘孔8、破胎釘1和套管9的配合,當破胎釘1扎入輪胎時,輪胎能夠帶出破胎釘1,達到破胎的目的。
所述錐形破胎頭3為圓錐形,所述中空管4為圓柱形,所述錐形破胎頭3底面直徑與中空管4頂面直徑相等。在加工錐形破胎頭3和中空管4時容易加工,且使用效果良好。
所述錐形破胎頭3為正六邊形,所述中空管4為正六棱柱形,所述錐形破胎頭3底面外切圓直徑與中空管4頂面外切圓直徑相等。將六棱柱的棱邊設置成鋒利的,破胎釘1更容易刺破胎面,錐形破胎頭3更容易進入輪胎內部。
所述底座2橫截面為等腰梯形,所述底座2上端面與下端面距離20~30厘米。當車輛駛過破胎裝置時,減小車輛的騰空高度,使破胎釘1更容易刺破輪胎,輪胎離開底座2時,更容易帶走破胎釘1。
所述破胎釘1和底座2由金屬材料制成,當錐形破胎頭3刺破輪胎后,由于中空管4的外側表面設有若干金屬倒刺7,使其在刺穿防扎輪胎或普通輪胎后不會從輪胎上脫落。所述中空管4的內部設有第一空腔5,且在中空管4和錐形破胎釘1相連結處設有若干從外至內貫通中空管4管壁的通氣孔6,當破胎釘1穿透內涂高分子記憶材料的防扎輪胎后,輪胎內氣體依然可通過通氣孔6將輪胎內氣體放出,實現破胎效果。所述底座2橫截面為等腰梯形,所述底座2上端面與下端面距離20~30厘米,用來適當抬高需要被攔截的車體,當車輛駛過破胎裝置時,減小車輛的騰空高度,使破胎釘1更容易刺破輪胎,輪胎離開底座2時,更容易帶走破胎釘1。所述裝釘孔8內徑略大于中空管4直徑,便于安置破胎釘1。在底座2的內部,與裝釘孔8豎直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套管9,套管9內徑和中空管4直徑相適應,套管9高度不大于底座2高度的一半。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所述是一種防扎輪胎的破胎裝置,主體結構包括破胎釘1以及安裝破胎釘1的底座2,所述破胎釘1內部設有第一空腔5,所述第一空腔5與破胎釘1底部相通,所述破胎釘1頂部設有與第一空腔5相連通的通氣孔6。所述破胎釘1包括錐形破胎頭3和中空管4,所述錐形破胎頭3底端與中空管4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空腔5位于中空管4內,所述通氣孔6位于中空管4側壁上,所述中空管4側面設有倒刺7。所述底座2內部設有第二空腔10,所述底座2頂面設有裝釘孔8,所述裝釘孔8直徑與破胎釘1相適應,所述底座2底面與裝釘孔8相對應處設有套管9,所述套管9內徑與破胎釘1相適應。所述錐形破胎頭3為圓錐形,所述中空管4為圓柱形,所述錐形破胎頭3底面直徑與中空管4頂面直徑相等。所述底座2橫截面為等腰梯形,所述底座2上端面與下端面距離20~30厘米。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所述是一種防扎輪胎的破胎裝置,主體結構包括破胎釘1以及安裝破胎釘1的底座2,所述破胎釘1內部設有第一空腔5,所述第一空腔5與破胎釘1底部相通,所述破胎釘1頂部設有與第一空腔5相連通的通氣孔6。所述破胎釘1包括錐形破胎頭3和中空管4,所述錐形破胎頭3底端與中空管4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空腔5位于中空管4內,所述通氣孔6位于中空管4側壁上,所述中空管4側面設有倒刺7。所述底座2內部設有第二空腔10,所述底座2頂面設有裝釘孔8,所述裝釘孔8直徑與破胎釘1相適應,所述底座2底面與裝釘孔8相對應處設有套管9,所述套管9內徑與破胎釘1相適應。所述錐形破胎頭3為正六邊形,所述中空管4為正六棱柱形,所述錐形破胎頭3底面外切圓直徑與中空管4頂面外切圓直徑相等。所述底座2橫截面為等腰梯形,所述底座2上端面與下端面距離20~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