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市政工程用警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工程建設趨于城市化;目前,在許多城市市政施工過程中,為了警示行人,施工人員常常在施工現場放置一些警示標志,然而這些警示標志一般都只是直接的放置在地面上,對于遠處的車輛而言,由于前方車輛的阻擋,而無法看清前方的情況,從而造成堵車情況的出現。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使遠程車輛也能看清該警示標語的市政工程用警示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市政工程用警示裝置,包括底板和氣球,所述氣球下端設有一進氣孔,底座上端固定安裝一套筒,套筒上端開口,套筒右側固定安裝一警示牌,套筒右側的外壁位于警示牌下端處設有一通孔,通孔一端與外界相通,另一端與套筒內部相通,套筒內部的底面上固定安裝一鼓風機,套筒內部位于鼓風機上端固定安裝一固定塊,固定塊中間設有一出氣孔,固定塊上端處設有一氣管,氣管兩端相通,氣管一端與固定塊上的出氣孔密封連接,氣管另一端順著套筒上端的開口延伸至外界,并與氣球上的進氣孔密封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氣球呈長方體結構設置,氣球右側固定安裝一警示條,警示條與警示牌上均寫有警示標語,警示標語上均涂有防光層。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氣球和氣管均由強化纖維制成。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底座下端固定安裝一個以上的滾輪。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鼓風機的輸入端上固定安裝一電線,電線一端順著通孔延伸至外界,并固定安裝一插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下端的警示牌能提醒近處的車輛和行人,而通過漂浮在上端的氣球則能提醒遠處的車輛和行人,避免了駕駛員因未看見該警示標語而造成的堵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市政工程用警示裝置,包括底板10和氣球1,所述氣球1下端設有一進氣孔3,底座10上端固定安裝一套筒6,套筒6上端開口,套筒6右側固定安裝一警示牌5,套筒6右側的外壁位于警示牌5下端處設有一通孔10,通孔10一端與外界相通,另一端與套筒6內部相通,套筒6內部的底面上固定安裝一鼓風機9,套筒6內部位于鼓風機9上端固定安裝一固定塊8,固定塊8中間設有一出氣孔7,固定塊8上端處設有一氣管4,氣管4兩端相通,氣管4一端與固定塊8上的出氣孔7密封連接,氣管4另一端順著套筒6上端的開口延伸至外界,并與氣球上的進氣孔密封連接。
氣球1呈長方體結構設置,氣球1右側固定安裝一警示條2,警示條2與警示牌5上均寫有警示標語,警示標語上均涂有防光層(未圖示);氣球1和氣管4均由強化纖維制成,增加了氣球和氣管的牢固性和使用壽命。
其中,底座11下端固定安裝一個以上的滾輪12,方便移動;鼓風機9的輸入端上固定安裝一電線13,電線13一端順著通孔10延伸至外界,并固定安裝一插頭(未標記)。
在使用時,將插頭插在電源插座上,使鼓風機啟動,鼓風機吹出的風會順著出氣孔灌入氣管內,再順著氣管進入氣球后,使氣球膨脹,直至再鼓風機的作用下將氣球吹在空中,從而提醒了遠程的駕駛員,當不使用時,拔下鼓風機,氣球在失去鼓風機的風力后,會自動的扁下來,直至從空中掉落,這時就可將氣管和氣球全部的壓入套筒內,減小了體積,方便了擺放。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下端的警示牌能提醒近處的車輛和行人,而通過漂浮在上端的氣球則能提醒遠處的車輛和行人,避免了駕駛員因未看見該警示標語而造成的堵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