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尤指一種組裝、拔卸快速且拔卸時卡制塊又較不易斷裂;而且本實用新型又可適用各種不同規格的軸承;當軸承有損毀時,本實用新型仍可輕易便將損毀的軸承拔卸。
而市面上常用的軸承拔卸器種類繁多,大都以一支架結構,配合拉桿、項制體等結構,使卡制體可卡于欲拔卸的軸承孔,再由扳手工具扳動拉桿,而令軸承為其所抽拔取出;然而一般常用的卡制片結構斷面甚小,拔卸時所承受的應力極高,極易斷裂;況且常用的軸承拔卸器組裝時必須搭配扳手等輔助工具,因此組裝、拆卸較慢,而且不同規格的軸承又必須另外準備不同的拔卸工具,無法規格化,而軸承損毀僅剩下軸承外環體時,則無法順利地拔除損毀的軸承。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中拔卸軸承的工具可以適用各種不同規格的軸承,因而可使產品規格化,以符合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中本實用新型可適用于軸承損毀嚴重僅剩下軸承外環體的拔卸工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包括卡制體、連結體、及拔卸體等構件,其中卡制體內可供連結體置入并與拔卸體銜接后以便卡制體一端的卡制塊拔卸軸承;卡制體由二卡制塊、結合套筒、結合座及快速接頭等構件所組成,卡制塊一端為卡制凸緣、另一端為卡環、中段外緣為凹槽,二卡制凸緣可伸出結合套筒的貫穿孔外,卡環并可卡制在結合套筒中段的圓槽內,該結合套筒并與結合座栓合,結合座與快速接頭可快速結合,一連結體因而可穿置在卡制體內,其一端的直桿可貫穿卡制凸緣的卡槽端,另一端的凹環可供拔卸體的快速接頭瞬間結合,由上述構件組成的拔卸器,可以迅速組裝、拆卸,而不須其他輔助工具便能拔卸軸承。
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中二卡制體外的凹槽可套置一束緊環、墊圈、C形夾、彈簧及卡環,可依序置入結合套筒與結合座之間。
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中結合座外緣套置一彈簧,其環繞的鋼珠孔內可嵌入鋼珠,一端的嵌槽可供一C形束緊條嵌固,快速接頭則可套固在結合座外緣形成卡制體。
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中連結體穿固在卡制體內,其中段的凹環可供結合座的鋼珠置入,另一端的凹環可供另端快速接頭結合座內的鋼珠嵌入。
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中拔卸體包括連接桿、快速接頭、撞擊塊、拔卸桿及扳動桿等構件,連接桿一端的螺桿可栓固在拔卸桿一端的螺孔內,拔卸桿中段的穿孔可供扳動桿嵌固,拔卸桿一端的擋塊可供撞擊塊撞擊以拔卸出軸承。
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中卡制塊卡制凸緣近卡槽端的切平部位可嵌入軸承外環體的鋼珠槽內,以便拔卸軸承。
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中兩卡制塊一端可分別套置一卡座,利用螺栓貫穿卡座的座孔而栓在卡制塊的螺孔內,由卡座一端的卡制凸緣嵌入軸承的外環體以便拔卸軸徑較大且已損毀的軸承。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部份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卡制體的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卡制塊的俯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卡制體置入軸承內孔的端面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的底視圖。
一呈多階階級桿的連結體20可穿置在卡制體10內,其一端的直桿21可貫穿至卡制凸緣112的卡槽111端,而中段的凹環22可供鋼珠53嵌入,另一端的凹環23同樣可供另一端拔卸體30快速接頭32內結合座的鋼珠所嵌入(因與另一結合座13結構相同,故圖中未顯示)。
拔卸體30由連接桿31、快速接頭32、撞擊塊33、拔卸桿34及扳動桿35等元件所組成,其中連接桿31一端的螺桿311可栓固在拔卸桿34一端的螺孔341內,拔卸桿34中段的穿孔342可供扳動桿35嵌固,而拔卸桿34近螺孔341端并具有一擋塊343,利用撞擊塊33以穿孔331套于連接桿31上且不斷撞擊該擋塊343,以便將軸承拔卸。
參閱圖6所示,卡制體10二對分式卡制塊11的卡制凸緣112,未套置結合套筒12時的端面示意圖;圖5為二卡制塊11被結合套筒12套置后并夾固上束緊環40的部份結構剖視圖;配合參閱圖7及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于實際使用時即先令兩卡制塊11向內擠縮,兩卡制凸緣112近卡槽111的切平部位1121設計,故可令卡制塊11穿置軸承60的內孔601(該內孔601已產生磨損),而卡制體10的直桿21可伸入卡制凸緣112的卡槽111內,并擠壓卡制凸緣112向外張,待卡制塊11的卡制凸緣112穿置過軸承60內孔601后,卡制于軸承60內孔601的周緣,由撞擊塊33的撞擊以隨拔卸體30的上移,而可將軸承60拔取出來。
倘若軸承座70內的軸承60已損毀僅剩下軸承外環體602時(軸承內的鋼珠也已掉落),請參閱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亦可將連結體20的直桿21伸入卡制凸緣112的卡槽111內,使卡制凸緣112外側的切平部位1121嵌入軸承外環體602的鋼珠槽內,再撞擊撞擊塊33以隨拔卸體30的上移,將原置于軸承座70內的軸承外環體602拔取出來。
再者,請參閱
圖10及
圖11所示的實施例圖,倘若軸承座70內的軸承60為軸徑非常大的規格且已損毀很嚴重時,利用圖9所示的拔卸工具并無法拔卸,本實用新型亦可在兩卡制塊11的一端分別套置一切平半圓弧形的卡座15,并利用適量的螺栓16穿過卡座15的座孔151而分別栓在卡制塊11的螺孔內,該卡座15一端并分別具有一卡制凸緣152可分別嵌入軸承的外環體,卡制凸緣152并同樣設有切平部位1521,以利拔卸軸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不須架設其他輔助拆卸工具,僅利用本身的零組件便可快速地組裝成型,而且本實用新型可適用各種不同規格的軸承以及軸承有破損不易拆卸的軸承。
權利要求1.一種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包括卡制體、連結體、及拔卸體等構件,其中卡制體內可供連結體置入并與拔卸體銜接后以便卡制體一端的卡制塊拔卸軸承;其特征在于卡制體由二卡制塊、結合套筒、結合座及快速接頭等構件所組成,卡制塊一端為卡制凸緣、另一端為卡環、中段外緣為凹槽,二卡制凸緣伸出結合套筒的貫穿孔外,卡環卡制在結合套筒中段的圓槽內,該結合套筒并與結合座栓合,結合座與快速接頭可快速結合,一連結體因而可穿置在卡制體內,其一端的直桿貫穿卡制凸緣的卡槽端,另一端的凹環可供拔卸體的快速接頭瞬間結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二卡制體外的凹槽套置一束緊環、墊圈、C形夾、彈簧及卡環,依序置入結合套筒與結合座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結合座外緣套置一彈簧,其環繞的鋼珠孔內嵌入鋼珠,一端的嵌槽供一C形束緊條嵌固,快速接頭則套固在結合座外緣形成卡制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連結體穿固在卡制體內,其中段的凹環供結合座的鋼珠置入,另一端的凹環供另端快速接頭結合座內的鋼珠嵌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拔卸體包括連接桿、快速接頭、撞擊塊、拔卸桿及扳動桿等構件,連接桿一端的螺桿栓固在拔卸桿一端的螺孔內,拔卸桿中段的穿孔供扳動桿嵌固,拔卸桿一端的擋塊供撞擊塊撞擊以拔卸出軸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卡制塊卡制凸緣近卡槽端的切平部位嵌入軸承外環體的鋼珠槽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兩卡制塊一端分別套置一卡座,用螺栓貫穿卡座的座孔而栓在卡制塊的螺孔內,由卡座一端的卡制凸緣嵌入軸承的外環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承拔卸器的結構改良,由卡制體、連結體及拔卸體等構件,由連結體穿置于卡制體內,卡制體上的結合座與快速接頭快速結合,而連結體一端的直桿可貫穿卡制凸緣的卡槽、另一端的凹環可供拔卸體快速接頭快速結給,經由上述等主要構件所組成的拔卸器,可以迅速組裝、拆卸;而本實用新型又可適合各種不同規格的軸承以及損毀不易拔卸的軸承。
文檔編號B25B27/02GK2604281SQ03203418
公開日2004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3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3年2月20日
發明者江振基 申請人:江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