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該夾具包括夾緊缸、卡環母頭、卡環公頭、頂桿、夾緊頭和墊塊。通過卡環母頭和卡環公頭的配合作用將夾緊缸與夾緊頭固定牢靠,并通過頂桿向外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夾緊頭的左側板和右側板夾緊,即減振器球形端頭分別與頂桿頂端、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彎曲部三點接觸,形成減振器頭部的夾緊空間,實現減振器頭部的快速拆卸自動鎖緊。
【專利說明】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油壓減振器用夾具,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實現快速拆卸自動鎖緊的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
【背景技術】
[0002]通常為了抑制車體在運行過程產生晃動和搖擺,需要在車體與轉向架之間安裝油壓減振器,因油壓減振器安裝于車體下部,很容易發生磨損或污水腐蝕,致使減振器失效。且隨著我國鐵路的發展,尤其是動車組、和諧機車、機車車輛和地鐵城軌車輛行車速度的提高,輪軌之間產生的各種垂向和橫向作用將引起車輛系統的劇烈振動,減振器的減振耗能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提高車輛運輸舒適度、保證車輛運輸安全性,需要對車輛的油壓減振器進行定期檢修,但因油壓減振器型號樣式多樣性,現有的油壓減振器夾具通用性差,結構復雜,且夾持過程自動化程度低,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致使油壓減振器檢修效率低、檢修安全性和可靠性差,不能滿足車輛減振器檢修對自動化和通用化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可實現減振器的快速拆卸自動鎖緊,提高了檢修的自動化程度,有效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該夾具包括夾緊缸、卡環母頭、卡環公頭、頂桿、夾緊頭和墊塊,所述的夾緊頭為開口向上的V型開口結構,該V型開口結構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和連接左側板和右側板且與左側板和右側板相垂直的方形平板,且左側板和右側板的端頭均為向內彎曲的彎曲部,方形平板中間設有圓形通孔,且該圓形通孔的半徑大于頂桿的半徑;所述的夾緊缸上端軸線方向設有活塞桿,所述的頂桿安裝于活塞桿的頂端,頂桿可隨活塞桿向上推動,且頂桿的頂端穿過方形平板的圓形通孔,在夾緊過程中,頂桿向外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左側板和右側板夾緊,即在夾緊缸的推動作用下,減振器球形端頭分別與頂桿頂端、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彎曲部三點接觸,將減振器頭部夾持與該夾具的夾緊頭中;所述的夾緊缸的上端與卡環母頭的底端固定連接,卡環母頭為中空圓筒形結構,卡環母頭套在卡環公頭的外側,且卡環母頭底端設有向內側的凹槽結構;所述的卡環公頭為中空圓筒形結構,卡環公頭設于活塞桿與卡環母頭之間,卡環公頭頂端與夾緊頭固定連接,卡環公頭底端設有向外側的凸起結構,該凸起結構與卡環母頭的凹槽結構配合卡接。
[0005]所述頂桿可拆卸的固定于夾緊缸與夾緊頭之間,且頂桿為長度可調節結構,可調整長度以適應不同型號和規格的油壓減振器頭部。
[0006]所述活塞桿的外側設有外螺紋結構,頂桿的內側設有內螺紋結構,活塞桿與頂桿通過螺紋結構連接,即頂桿設置為可更換結構,方便適應不同型號和規格的油壓減振器頭部。
[0007]所述墊塊可拆卸的設于左側板和右側板彎曲部的內側,墊塊為角型結構,且該角型結構與左側板、右側板彎曲部相吻合,墊塊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與側板的彎曲部,墊塊的厚度為可調,以適應不同結構和尺寸的油壓減振器頭部。
[0008]所述卡環公頭的凸起結構與卡環母頭的凹槽結構接觸處設有活動間隙,方便將卡環公頭與卡環母頭進行卡和固定,該活動間隙在夾緊缸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頂桿頂端、左側板和右側板接觸時可自動消除。
[0009]所述卡環公頭頂端與夾緊頭通過螺紋連接,內六角錐端緊定螺栓定位。
[0010]所述V型開口結構的后端設有豎直擋板,該豎直擋板上設有U型開口,所述的V型開口結構的前端為開口結構,方便將減振器球形端頭從V型開口結構的前端放入夾緊頭形成的夾緊空間中。
[0011]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為:
[0012](I)本發明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通過卡環母頭和卡環公頭的配合作用將夾緊缸與夾緊頭固定牢靠,并通過頂桿向外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夾緊頭的左側板和右側板夾緊,即減振器球形端頭分別與頂桿頂端、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彎曲部三點接觸,形成減振器頭部的夾緊空間,實現減振器頭部的快速拆卸自動鎖緊;
[0013](2)活塞桿和頂桿均設置于夾緊缸的軸線方向,在頂桿向外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左側板和右側板夾緊過程中,可實現減振器球形端頭與該夾具的自動對中,從而保證試驗時減振器的同軸度和剛性連接,提高夾緊精度;
[0014](3)該夾具的頂桿設置為可更換結構,墊塊為可拆卸結構,方便對不同型號和規格的油壓減振器頭部夾緊,可通用于國內現有的動車組、機車車輛、地鐵城軌車輛用油壓減振器頭部外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圖1的A-A剖視圖;
[0017]圖3為本發明夾具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I夾緊缸,2卡環母頭,3卡環公頭,4頂桿,5夾緊頭,6墊塊,7活塞桿,8方形平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20]實施例1
[0021]參見圖1-圖3,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包括夾緊缸1、卡環母頭2、卡環公頭3、頂桿
4、夾緊頭5和墊塊6,夾緊頭5為開口向上的V型開口結構,且減振器球形端頭放置于該V型開口結構中,V型開口結構的后端設有豎直擋板,該豎直擋板上設有U型開口,V型開口結構的前端為開口結構;該V型開口結構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和連接左側板和右側板且與左側板和右側板相垂直的方形平板8,且左側板和右側板的端頭均設有向內彎曲的彎曲部,該彎曲部內側均設有可拆卸的墊塊6,墊塊6為角型結構,且墊塊6的厚度可根據具體油壓減振器頭部型號和規格進行調節,以調節夾緊頭5的開口大小。方形平板8中間設有圓形通孔,頂桿4的頂端穿過方形平板的圓形通孔推動油壓減振器頭部。夾緊缸I上端軸線方向設有活塞桿7,在頂桿4向外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左側板和右側板夾緊過程中,可實現減振器球形端頭與該夾具的自動對中,從而保證試驗時減振器的同軸度和剛性連接,提高夾緊精度。
[0022]頂桿4安裝于活塞桿7的頂端,頂桿4可隨活塞桿7向上推動,且頂桿4的頂端穿過方形平板的圓形通孔,在夾緊過程中,頂桿4向外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左側板和右側板夾緊。夾緊缸I的上端與卡環母頭2的底端固定連接,卡環母頭2為中空圓筒形結構,卡環母頭2套在卡環公頭3的外側,且卡環母頭2底端設有向內側的凹槽結構。卡環公頭3為中空圓筒形結構,卡環公頭3設于活塞桿7與卡環母頭2之間,卡環公頭3頂端與夾緊頭5通過內六角錐端緊定螺栓固定連接,卡環公頭3底端設有向外側的凸起結構,該凸起結構與卡環母頭2的凹槽結構配合卡接,該卡接結構方便卡環公頭3與卡環母頭2之間進行安裝與拆卸;卡環公頭3的凸起結構與卡環母頭2的凹槽結構接觸處設有活動間隙,該活動間隙便于將卡環公頭3安裝于卡環母頭2內部,并卡緊,且該活動間隙在夾緊缸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頂桿4頂端、左側板和右側板接觸時可自動消除。
[0023]該夾具的具體工作過程為:
[0024]工作時,根據減振器型號選擇對應的夾緊頭5型號,并與卡環公頭3頂端固定,根據具體油壓減振器頭部型號和規格調節墊塊6的厚度,將減振器球形端頭從V型開口結構的前端放入夾緊頭形成的夾緊空間中,使減振器球形端頭靠緊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彎曲部。啟動夾緊缸1,活塞桿7沿夾緊缸I軸線方向向外推動頂桿4,頂桿4向外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向夾緊頭5的V型開口方向移動,減振器球形端頭分別與頂桿4頂端A、左側板彎曲部B和右側板彎曲部C三點接觸,形成減振器頭部的夾緊空間,實現減振器頭部的快速拆卸自動鎖緊。
[0025]在頂桿4向外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左側板和右側板頂緊過程中,不僅可實現減振器球形端頭與該夾具的自動對中,且可自動消除卡環公頭的凸起結構與卡環母頭的凹槽結構接觸處的活動間隙。
[0026]夾緊工作完成后,將啟動夾緊缸I,活塞桿7沿夾緊缸I軸線方向向內拉動頂桿4,頂桿4向內拉動減振器球形端頭向背離夾緊頭5的V型開口方向移動,此時頂桿4頂端A與減振器球形端頭不接觸,即夾緊頭5對減振器球形端頭的夾緊動作松開,將減振器球形端頭從夾緊頭5中取出即可。
[0027]實施例2
[0028]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頂桿4可拆卸的固定于夾緊缸I與夾緊頭5之間,且頂桿4為長度可調節結構,活塞桿7的外側設有外螺紋結構,頂桿4的內側設有內螺紋結構,活塞桿7與頂桿4通過螺紋結構連接,方便適應不同型號和規格的油壓減振器頭部。
[0029]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理解附圖只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的示意圖,附圖中的結構與組成并不一定是實施本發明所必須的。
[0030]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其特征在于:該夾具包括夾緊缸(I)、卡環母頭(2)、卡環公頭(3 )、頂桿(4 )、夾緊頭(5 )和墊塊(6 ),所述的夾緊頭(5 )為開口向上的V型開口結構,該V型開口結構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和連接左側板和右側板且與左側板和右側板相垂直的方形平板(8),且左側板和右側板的端頭均為向內彎曲的彎曲部,方形平板(8)中間設有圓形通孔;所述的夾緊缸(I)上端軸線方向設有活塞桿(7),所述的頂桿(4)安裝于活塞桿(7)的頂端,頂桿(4)可隨活塞桿(7)向上推動,且頂桿(4)的頂端穿過方形平板(8)的圓形通孔,在夾緊過程中,頂桿(4)向外推動減振器球形端頭與左側板和右側板夾緊;所述的夾緊缸(I)的上端與卡環母頭(2)的底端固定連接,卡環母頭(2)為中空圓筒形結構,卡環母頭(2)套在卡環公頭(3)的外側,且卡環母頭(2)底端設有向內側的凹槽結構;所述的卡環公頭(3)為中空圓筒形結構,卡環公頭(3)設于活塞桿(7)與卡環母頭(2)之間,卡環公頭(3)頂端與夾緊頭(5)固定連接,卡環公頭(3)底端設有向外側的凸起結構,該凸起結構與卡環母頭(2)的凹槽結構配合卡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4)可拆卸的固定于夾緊缸(I)與夾緊頭(5 )之間,且頂桿(4)為長度可調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7)的外側設有外螺紋結構,頂桿(4)的內側設有內螺紋結構,活塞桿(7)與頂桿(4)通過螺紋結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塊(6)可拆卸的設于左側板和右側板彎曲部的內側,墊塊(6)為角型結構,且墊塊(6)的厚度為可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環公頭(3)的凸起結構與卡環母頭(2)的凹槽結構接觸處設有活動間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環公頭(3)頂端與夾緊頭(5)所述卡環公頭頂端與夾緊頭通過螺紋連接,內六角錐端緊定螺栓定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減振器專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開口結構的后端設有豎直擋板,該豎直擋板上設有U型開口,所述的V型開口結構的前端為開口結構。
【文檔編號】B25B11/00GK104149057SQ201410403312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孫法明, 劉克強, 邵立鵬, 宋陽, 李世雙, 姚寶天 申請人: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