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絲刀,尤其涉及一種充電式筆形電動螺絲刀。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不同類型的充電式電動螺絲刀沒有離合結構,扭力無法調節,使用中經常導致螺絲打斷和滑牙,再就是體積大、有效使用時間短,以上給用戶帶來使用上和攜帶的的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充電式筆形電動螺絲刀,用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充電式筆形電動螺絲刀,包括手柄,手柄內設置有電機、主軸、軸承,電機安裝在主軸的右側,所述的主軸上通過螺紋連接有一個扭力套,扭力套左側的主軸部安裝有軸承,主軸的右端固定有左離合片,左離合片與扭力套之間安裝有彈簧,左離合片的右端部的主軸上安裝有卡簧,扭力套的外表面有扭力調節卡槽,左離合片的左端面與彈簧接觸,且左端面的表面上兩個凹坑,兩個凹坑內設置有兩粒鋼珠,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右離合片和平面軸承,右離合片位于平面軸承的左側,軸承、扭力套、彈簧、左離合片、右離合片均安裝在一個箱體的腔體內,箱體安裝在手柄內。
所述的手柄的左側安裝有手柄帽,手柄內還安裝有可充電的鋰電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電動螺絲刀在離合機構的作用下具有可以調節扭力的作用,并且采用超級電源實現快速充電、平穩放電、隨充隨用極大的方便了用戶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手柄,2-鋰電池,3-電機,5-主軸,6-扭力套,7-彈簧,8-左離合片,9-鋼珠,10-卡簧,11-箱體,12-軸承,13-右離合片,14-平面軸承,15-手柄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附圖1-2,本實用新型包括手柄1,手柄1內設置有電機3、主軸5、軸承12,電機3安裝在主軸5的右側,所述的主軸5上通過螺紋連接有一個扭力套6,扭力套6左側的主軸5部安裝有軸承12,主軸5的右端固定有左離合片8,左離合片8與扭力套6之間安裝有彈簧7,左離合片8的右端部的主軸5上安裝有卡簧10,扭力套6的外表面有扭力調節卡槽,左離合片8的左端面與彈簧接觸,且左端面的表面上兩個凹坑,兩個凹坑內設置有兩粒鋼珠9,電機3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右離合片13和平面軸承14,右離合片13位于平面軸承14的左側,軸承12、扭力套6、彈簧7、左離合片8、右離合片13均安裝在一個箱體11的腔體內,箱體11安裝在手柄1內。
所述的手柄1的左側安裝有手柄帽15,手柄1內還安裝有可充電的鋰電池。
在實際應用中,彈簧7為離合跳脫時的壓縮彈簧,通過扭力套6調節彈簧7的壓縮從而調節扭力,扭力調節套6、彈簧7、左離合片8,依次按順序裝入主軸5上端再用卡簧10來限位;主軸5左端裝入軸承12,再裝入箱體11,電機3是微型直流永磁電機,上面配有直齒減速箱,將平面軸承14裝入電機3的輸出軸,將連接好的電機3裝入手柄1內,旋入手柄帽15。
此外在電動螺絲刀內裝有鋰電池、控制板和正反壓桿,用來給電機3提供電能和控制操作,控制板有充電插口。
電動螺絲刀工作時,按壓正反壓桿,電機3得電轉動,帶動輸出軸上的右離合片13,右離合片13上的圓弧凸位收到鋼珠9的阻擋從而帶動左離合片8,由于左離合片8和主軸5為三角形軸孔,所以帶動主軸5的左端裝入的螺絲刀頭。當螺絲擰緊后,螺絲刀頭、主軸5、左離合片8受到阻力停轉,電機3帶動右離合片13繼續轉動,致使右離合片13圓弧凸位擠壓鋼珠9,使得左離合片8克服彈簧7壓力向后移動來達到離合的目的防止電機3卡死堵轉。
主軸5左端一般六角孔,內藏有強磁塊,將螺絲刀頭插進去即可,更換方便快捷。
控制電源包括充電保護電路、放電保護電路、正反轉控制電路、鋰電池供電線路、充電插口,充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充電線直接插螺絲刀上部充電插口,可充電也可使用;另一種是將螺絲刀插入充電底座,通過接觸螺絲刀左部手柄帽15來充電。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能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所做的改變或其它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