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釘入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20517閱讀:348來源:國知局
釘入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擊打機構的力將從匣盒(magazine)供給的止動件釘入到被釘入構件的釘入機。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利用擊打機構的力將從匣盒供給的止動件釘入到被釘入構件的釘入機。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釘入機包括:殼體(housing),設置于殼體內的擊打機構,被擊打機構擊打的驅動器葉片(driver blade),使擊打機構動作的電動馬達,與殼體相連而形成的把手,設置于把手的電力供給部,固定于殼體的機頭(nose)部,及安裝于機頭部的匣盒。

從電力供給部向電動馬達供給電力,電動馬達的輸出軸進行旋轉。擊打機構包括馬達齒輪、飛輪(flywheel)、螺旋彈簧。在匣盒內收容著止動件,止動件向機頭部供給。機頭部設置著接觸部。而且,把手上設置著觸發器。

當將接觸部朝向被釘入構件被擠壓,且對觸發器施加操作力時,馬達進行旋轉。電動馬達的動力經由擊打機構傳遞至驅動器葉片,驅動器葉片抵抗螺旋彈簧的彈性力,而在離開機頭部的方向上動作。如果馬達的動力未傳遞至驅動器葉片,則驅動器葉片利用螺旋彈簧的彈性力擊打止動件。

然而,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釘入機,在與驅動器葉片的動作軸交叉的俯視時,在電力供給部的側方配置著匣盒的一部分,從而存在釘入機在把手的寬度方向上大型化的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119780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把手的寬度方向上大型化的釘入機。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一實施方式的實用新型為如下釘入機,包括:驅動器葉片,擊打止動件;殼體,將所述驅動器葉片可動作地加以支撐;馬達,使所述驅動器葉片從下死點移動到上死點;機頭部,安裝于所述殼體;把手,與所述殼體相連而設置;馬達機殼,與所述殼體相連而設置,且收納所述馬達;匣盒,安裝于所述機頭部;以及電池,對所述馬達供給電力;并且,將所述匣盒相對于所述把手傾斜地安裝,且將所述匣盒與所述電池重疊地配置,所述馬達及所述電池向所述匣盒相對于所述把手配置的一側的相反側偏移地配置。

實施方式的釘入機中,在所述馬達機殼的所述把手側的表面配置著顯示部。

實施方式的釘入機中,在所述把手與所述馬達機殼之間進而設置著安裝部,所述顯示部配置于所述安裝部與所述殼體的結合部。

實施方式的釘入機中,所述顯示部配置于所述殼體與所述馬達機殼的結合部。

實施方式的釘入機中,所述把手沿著第一中心線配置,所述馬達沿著第二中心線配置,所述電池沿著第三中心線配置,所述匣盒沿著第四中心線配置,所述驅動器葉片沿著第五中心線動作,所述匣盒在包含所述第一中心線、所述第二中心線、所述第三中心線及所述第四中心線的俯視時,相對于所述把手傾斜地安裝,所述匣盒在所述俯視時相對于所述把手偏移地配置,所述馬達及所述電池在所述俯視時,向所述匣盒相對于所述把手配置的一側的相反側偏移地配置,所述匣盒及所述電池在包含所述第一中心線及所述第五中心線的側視時,重疊地配置。

實施方式的釘入機中,所述第一中心線、所述第二中心線及所述第三中心線在所述俯視時相互平行地配置。

實施方式的釘入機中,所述第三中心線在所述俯視時配置于所述第一中心線與所述第二中心線之間。

[實用新型的效果]

一實施方式的實用新型將匣盒與電池重疊地配置,馬達及電池向匣盒相對于把手配置的一側的相反側偏移地配置,因而能夠抑制釘入機在把手的寬度方向上大型化。

附圖說明

圖1是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釘入機的前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釘入機的左側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釘入機的右側視圖。

圖4是圖1所示的釘入機的俯視圖。

圖5是圖1所示的釘入機的仰視圖。

圖6是表示設置于釘入機的操作面板的配置例的左側視圖。

圖7是圖6所示的釘入機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設置于釘入機的操作面板的圖。

圖9是表示設置于釘入機的操作面板的其他配置例的左側視圖。

圖10是圖9所示的釘入機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

10: 釘入機

11: 殼體

12: 機頭部

13: 把手

14: 馬達機殼

14a、32a: 表面部

15: 匣盒

16: 氣缸

17: 活塞

18: 蓄壓容器

19: 驅動器葉片

20: 釘

21: 傳送機構

22: 電動馬達

23: 定子

24: 轉子

25: 輸出軸

26: 減速機

27: 動力轉換機構

28: 驅動軸

29: 旋轉構件

30: 小齒輪

31: 齒條

32: 安裝部

32A: 第二端子

33: 電池

34: 收容機殼

34A: 第一端子

35: 電池組

36: 控制基板

37: 觸發器

38: 觸發器開關

39: 接觸部

40: 操作面板

41: 電源開關

42: 單發模式·連發模式切換開關

43、44、45、46: 顯示燈

47: 罩體

A1: 第一中心線

A2: 第二中心線

A3: 第三中心線

A4: 第四中心線

A5: 第五中心線

A6: 中心

A7: 中心線

B1: 蓄壓室

L1: 總寬度

L2: 總長度

L3: 總高度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各個圖中,對共用的構件附上相同的符號。

圖1~圖5所示的釘入機10包括:殼體11,配置于殼體11的下方的機頭部12,與殼體11相連地設置的把手13,與殼體11相連地設置的馬達機殼14,及安裝于機頭部12的匣盒15。

殼體11內收容氣缸16,氣缸16內活塞17能夠往復移動地設置著。活塞17能夠在氣缸16的第五中心線A5方向上移動。第五中心線A5為通過活塞17的中心的虛擬線。殼體11內設置著減震器(bumper)。設置著覆蓋殼體11的開口部的罩體47,罩體47內設置著蓄壓容器18。蓄壓容器18固定于氣缸16的第五中心線A5方向的端部。從氣缸16內跨及蓄壓容器18內形成著蓄壓室B1。活塞17受到蓄壓室B1的壓力而朝向機頭部12被擠壓。活塞17連結著驅動器葉片19。在機頭部12設置著射出口,驅動器葉片19在射出口內能夠在第五中心線A5方向上動作。

如圖4所示,匣盒15內收容著釘20,釘20沿第四中心線A4排成一列。釘20具有軸部及頭部。在俯視釘入機10時,第四中心線A4為通過匣盒15的寬度方向的中央的虛擬線。如圖3所示,在匣盒15設置著傳送機構21,傳送機構21將釘20向射出口逐個地供給。釘20沿著第四中心線A4呈直線狀傳送。如圖3所示,在側視釘入機10時,匣盒15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線A7與第五中心線A5之間形成的角度并非為90度。而且,如圖3所示,在側視釘入機10時,匣盒15相對于把手13傾斜地配置。第一中心線A1為通過把手13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的虛擬線。即,圖3所示的釘入機10中,中心線A7相對于第一中心線A1傾斜。圖3表示包含第一中心線A1及第五中心線A5的側視時的釘入機10。另外,匣盒15的高度方向與收容的釘20的長度方向相同。

進而,如圖4所示,當俯視釘入機10時,匣盒15相對于把手13傾斜地配置。即,第四中心線A4相對于第一中心線A1傾斜。圖4表示包含第一中心線A1、第二中心線A2、第三中心線A3及第四中心線A4的俯視時的釘入機10。

馬達機殼14內收納著電動馬達22。電動馬達22具有相對于馬達機殼14固定的定子23、及在馬達機殼14內能夠旋轉的轉子24。電動馬達22為無刷馬達,定子23具有通電用的線圈。轉子24固定于輸出軸25,轉子24安裝著永久磁鐵。馬達機殼14內設置著減速機26。減速機26包含多組行星齒輪機構。設置著將從減速機26傳遞的動力傳遞至驅動器葉片19的動力轉換機構27。動力轉換機構27具有固定于減速機26的驅動軸28的旋轉構件29、及設置于旋轉構件29的小齒輪30。動力轉換機構27也能夠稱作升降機機構。

如圖1所示,在驅動器葉片19設置著齒條31,小齒輪30能夠向齒條31卡合及脫離。如圖2所示,電動馬達22、減速機26及驅動軸28的第二中心線A2為共用的中心線。第二中心線A2為成為輸出軸25及減速機26的旋轉要素及驅動軸28的旋轉中心的虛擬線。而且,第二中心線A2與第五中心線A5以90度的角度交叉。馬達機殼14的第二中心線A2方向的第一端部連接到殼體11,且,第二中心線A2方向的第二端部連接到安裝部32。在前視釘入機10的圖1中,第二中心線A2位于從第五中心線A5偏移的位置。

把手13如圖2所示,從殼體11的外表面,向與第五中心線A5交叉的方向延伸,把手13的第一中心線A1相對于第五中心線A5以90度的角度交叉。側視釘入機10的圖2中,第一中心線A1與第二中心線A2相互平行。在把手13中與殼體11相反側的端部設置著安裝部32。在圖2所示的釘入機10的側視時,安裝部32設置于把手13與馬達機殼14之間。因此,在馬達機殼14、把手13、殼體11及安裝部32之間,形成著四邊形,即,梯形的空間。而且,安裝部32安裝著電池33。電池33能夠向安裝部32裝卸,電池33包括收容機殼34、及收容于收容機殼34內的多個電池組35。電池組35為包含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聚合物電池、鎳鎘電池等的二次電池。

電池組35為圓柱形狀,如圖4所示,第三中心線A3位于電池組35的徑向上。多個電池組35在第三中心線A3方向上排成兩層。第三中心線A3為通過安裝部32及收容機殼34的寬度方向的中央的虛擬線。即,第三中心線A3為電池33及安裝部32所共用。收容機殼34的寬度方向與電池組35的長度方向相同。從收容機殼34內跨及收容機殼34的外部設置著第一端子34A。第一端子34A經由引線連接到各電池組35。在安裝部32固定著第二端子32A,如果將電池33安裝于安裝部32,則第一端子34A與第二端子32A連接。

安裝部32內設置著控制基板36,控制基板36上設置著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含控制器及反相器電路。第二端子32A經由引線連接于控制基板36。把手13上設置著觸發器37,把手13內設置著觸發器開關38。觸發器開關38利用觸發器37的操作而導通斷開,觸發器開關38的信號被輸入到控制器。

如圖1~圖3,機頭部12安裝著接觸部39,檢測接觸部39朝被釘入構件擠壓的擠壓檢測開關設置于機頭部12。擠壓檢測開關的信號被輸入到控制器。而且,殼體11或馬達機殼14設置著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具有供作業者操作的電源開關,當作業者對電源開關進行操作時,控制器起動或停止。

控制器在接觸部39離開被釘入構件,且觸發器37的操作力被解除的情況下,使電動馬達22停止。因此,活塞17利用蓄壓室B1的空氣壓而朝向阻尼器(damper)被擠壓,活塞17及驅動器葉片19在下死點停止。

然后,控制器在檢測到接觸部39朝向被釘入構件擠壓,且觸發器37被施加操作力時,對反相器電路進行控制而控制對定子23的通電,使電動馬達22旋轉。于是,電動馬達22的轉矩經由減速機26而傳遞到旋轉構件29,旋轉構件29在圖1中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于是,小齒輪30與齒條31卡合,活塞17及驅動器葉片19上升,蓄壓室B1的壓力上升。如此,電動馬達22使驅動器葉片19從下死點移動到上死點。而且,在活塞17到達上死點,且小齒輪30從齒條31脫落時,利用蓄壓室B1的空氣壓而活塞17向下死點動作,驅動器葉片19擊打位于射出口的釘20。因此,釘20被釘入到被釘入構件。而且,活塞17與減震器碰撞,減震器吸收或降低活塞17及驅動器葉片19的運動能量。另外,控制器在小齒輪30從齒條31脫落后使電動馬達22停止,以備下一次的擊打操作。

接下來,對構成釘入機10的要素的布局進行說明。在俯視釘入機10的圖4中,電池33的第三中心線A3與把手13的第一中心線A1相互平行,且第三中心線A3配置于相對于第一中心線A1偏移的位置。所謂偏移的位置,是指不同的位置。而且,在俯視釘入機10的圖4中,第一中心線A1、第二中心線A2及第三中心線A3相互平行,電池33的第三中心線A3配置于第一中心線A1與第二中心線A2之間。另外,電池33的重心位于圖4中第三中心線A3上。進而,蓄壓容器18的外周面形狀為圓形,氣缸16的第五中心線A5位于從蓄壓容器18的中心A6偏心的位置。

在側視釘入機10的圖2中,匣盒15的配置區域與電池33的配置區域、馬達機殼14的配置區域及安裝部32的配置區域重合。在側視釘入機10的圖3中,匣盒15的配置區域與電池33的配置區域重疊。在俯視釘入機10的圖4中,匣盒15的配置區域位于脫離把手13及電池33的配置區域的部位。即,匣盒15跨及馬達機殼14的側方、電池33的側方、安裝部32的側方而配置。

進而,在俯視釘入機10的圖4中,匣盒15的第四中心線A4與第五中心線A5交叉。進而,蓄壓容器18的中心A6在第一中心線A1方向上,配置于把手13與第五中心線A5之間。進而,驅動器葉片19以第五中心線A5為中心往復移動。

釘入機10如圖4所示,電池33的第三中心線A3配置于第二中心線A2與第一中心線A1之間,且,匣盒15的一部分配置于電池33的側方。即,電動馬達22及電池33相對于第一中心線A1偏移的位置與匣盒15相對于第一中心線A1偏移的位置為相反側。因此,在俯視釘入機10的圖4中,能夠盡可能地減小形成于第一中心線A1與第四中心線A4之間的銳角側的傾斜角度。因此,能夠盡可能地縮短從馬達機殼14的外表面到匣盒15的外表面的總寬度L1。總寬度L1為相對于第一中心線A1呈直角的方向上的長度的最大值。即,在圖4所示的釘入機10的俯視時,能夠抑制匣盒15從把手13的側面突出的量。因此,能夠避免匣盒15妨礙作業者。

進而,在圖4所示的釘入機10的俯視時,馬達機殼14的外表面、罩體47的外表面、及電池33的收容機殼34的外表面配置于大致同一平面上。因此,在未使用釘入機10的情況下,在臨時放置于屋頂或作業現場的地面時,以馬達機殼14的外表面、罩體47的外表面、及電池33的收容機殼34的外表面這三個部位與放置場所接觸,從而成為釘入機10不會晃動的穩定的狀態。

進而,如圖4所示,將電池33的第三中心線A3配置于第一中心線A1與第二中心線A2之間,且,匣盒15的一部分配置于電池33的側方。因此,能夠在第一中心線A1方向上盡可能地縮短電池33與殼體11的距離。尤其電池33的配置區域的全部在第一中心線A1方向上位于匣盒15的配置區域內。因此,能夠盡可能地縮短從殼體11的外表面到電池33的外表面的總長度L2。總長度L2為第一中心線A1方向的長度的最大值。另外,以避免匣盒15與電池33的接觸為前提,能夠盡可能地分別縮短總寬度L1及總長度L2。

而且,通過將匣盒15與電池33重疊地配置,如圖3所示,能夠降低釘入機10的總高度L3。總高度L3為在第五中心線A5方向上,從罩體47的上表面到停止于下死點的驅動器葉片19的前端為止的長度。由此,能夠將釘入機10精簡化,釘入機10在狹窄場所的使用性變得良好,從而釘入機10即便在狹窄的場所也能夠作業性良好地釘入釘。

關于釘入機10,考慮各要素的尺寸、重心的位置等因素,通過平衡性佳地進行配置,而能夠將圖4中的釘入機10的總寬度L1及總長度L2最小化。釘入機10的所有構成零件中,電池33的質量比率大于其他零件的質量比率,將該電池33的第三中心線A3的位置相對于第一中心線A1偏移地配置,對于釘入機10的整體的重心平衡的調整是有效的。

接下來,參照圖6及圖7對操作面板的配置例進行說明。圖6及圖7中,關于與圖1~圖5相同的構成,附上與圖1~圖5相同的符號。圖7的釘入機10中,將電池33從安裝部32卸下。圖8表示操作面板40的構成例。操作面板40設置于殼體11與馬達機殼14的連接部位,即,結合部位的表面。操作面板40具有電源開關41、單發模式·連發模式切換開關42、及顯示燈43、顯示燈44、顯示燈45、顯示燈46。單發模式為將釘20單發地釘入的模式,連發模式為將釘20連續地釘入的模式。顯示燈43在電池33的電壓被施加到控制電路時點燈,而如果電池33的電壓未被施加到控制電路則熄燈。顯示燈44在選擇連發模式時點燈,在選擇單發模式時熄燈。顯示燈45在收容于匣盒15的釘20的數量超過規定值時熄燈,在釘20的數量為規定值以下時點燈。顯示燈46在電池33的放電剩余量超過規定值時熄燈,在電池33的放電剩余量為規定值以下時點燈。

接下來,參照圖9及圖10對操作面板的其他配置例進行說明。圖9及圖10中,關于與圖1~圖5、圖6、圖7相同的構成,附上與圖1~圖5、圖6、圖7相同的符號。圖9及圖10的操作面板40與圖8的操作面板40同樣地構成。圖10中,電池33從安裝部32卸下。圖9及圖10中,操作面板40設置于馬達機殼14與安裝部32的連結部位,即,結合部的表面。

進而,操作面板40也可配置于安裝部32的表面部32a。在圖9所示的釘入機10的側視時,表面部32a為安裝部32中在第二中心線A2方向上離殼體11最近的部位。進而,在圖9所示的釘入機10的側視時,也可在馬達機殼14的表面部14a配置操作面板40。馬達機殼14為圓筒形狀,表面部14a為馬達機殼14的外表面中的比第二中心線A2靠近把手13的部位。通過將操作面板40配置于表面部32a或表面部14a,而在釘入機10與物體接觸時,能夠防止操作面板40的破損。而且,在作業者對釘入機10操作的過程中,能夠良好地確保操作面板40的視認性。

此處,如果對本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構成與本實用新型的構成的對應關系進行說明,則釘20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止動件,驅動器葉片19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驅動器葉片,殼體11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殼體,釘入機10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釘入機,把手13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把手,電動馬達22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馬達,安裝部32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安裝部,電池33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電池,匣盒15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匣盒。

而且,圖4中表示的釘入機10的俯視,相當于相對于驅動器葉片的動作軸交叉的俯視。進而,馬達機殼14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馬達機殼,機頭部12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機頭部,操作面板40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顯示部。

本實用新型的釘入機不限定于所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更。例如,對活塞施加壓力的蓄壓室除形成于氣缸及蓄壓容器內的結構外,還包含在伸縮自如的波紋管(bellows)內形成蓄壓室的結構。在波紋管內形成蓄壓室的情況下,可不設置筒形狀的氣缸。即,將活塞固定于波紋管,設置能夠往復移動地支撐該活塞的引導構件即可。

而且,擊打機構中,也能夠代替利用蓄壓室的壓力使驅動器葉片向第一方向動作的結構,而采用將彈性構件的彈性力施加至驅動器葉片,而使驅動器葉片向第一方向動作的結構。彈性構件包含金屬制的壓縮彈簧。本實用新型的動力傳遞機構也能夠使用凸輪機構來代替齒條及小齒輪機構。凸輪機構包含:形成于旋轉構件的外周面的非圓形的凸輪面,及形成于驅動器葉片且能夠與凸輪面卡合·釋放的接觸件。本實用新型中,各中心線彼此配置于在以各中心線為中心的徑向上互不相同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馬達可為有刷馬達或無刷馬達中的任一種。而且,電動馬達也可為直流電動馬達或交流電動馬達中的任一種。而且,本實用新型的釘入機除將作為直流電源的電池直接安裝在安裝部的結構外,也能夠設為可對安裝部裝卸轉接器,且轉接器經由電纜連接于交流電源。即,本實用新型的釘入機在電池33或轉接器未安裝于安裝部的狀態下,如圖4所示,包含安裝部32的第三中心線A3配置于第二中心線A2與第一中心線A1之間的結構。利用本實用新型的釘入機擊打的止動件包含僅有軸部而無頭部的釘、及U字形的釘。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东明县| 缙云县| 靖宇县| 景泰县| 安丘市| 平武县| 德昌县| 奉化市| 丹凤县| 克山县| 手游| 宁武县| 临泉县| 二连浩特市| 土默特右旗| 年辖:市辖区| 横山县| 济阳县| 内乡县| 新绛县| 外汇| 从江县| 莲花县| 八宿县| 屏南县| 绥芬河市| 永安市| 廉江市| 廊坊市| 德清县| 珲春市| 孙吴县| 枣强县| 岐山县| 大荔县| 柳江县| 双桥区| 太湖县| 沛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