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液壓油缸用深孔壓齒鉗。
背景技術:
隨著機械向高速、精密化發展,螺紋緊固件聯接的防松問題日益突出。利用帶齒防松螺母防松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機械防松方法,廣泛應用與絲杠、精密軸承、液壓油缸等螺紋防松。集成了圓螺母和止動墊圈的功能,通過將螺母外齒嵌入軸防松槽內,達到防松的目的。
但是,對于液壓油缸等深孔內螺紋的防松,由于液壓油缸的孔很深,深度一般為10cm,并且液壓油缸的缸內壁和固定軸之間的空間又很小,一般的鉗子很難伸入液壓油缸等深孔零件內完成將帶齒防松螺母外齒褶嵌到軸槽內,實現螺紋防松。圖1為液壓油缸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帶齒防松螺母的結構簡圖。之前的做法是依靠一個長桿,一端壓在帶齒防松螺母的外齒上,另一端利用重物敲擊,迫使外齒變形后嵌入防松軸防松槽,由于外齒和齒槽尺寸較小,人手很難掌握力度和準確度,從而造成了液壓油缸缸壁和缸桿的磨損,從而使液壓油缸無法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能夠 很容易實現在深孔工況下將帶齒防松螺母外齒褶嵌到軸防松槽內的液壓油缸用深孔壓齒鉗。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壓油缸用深孔壓齒鉗,包括左手柄、右手柄、左鉗頭、右鉗頭、連接板、固定卡以及壓齒塊;
左手柄和右手柄結構相同,均為“L”形,左手柄和右手柄鉸接,鉸接后左手柄和右手柄之間的夾角為α;
左鉗頭和右鉗頭的結構相同并且保持間隙,左鉗頭和右鉗頭均分為連接段和工作段;左鉗頭和右鉗頭的連接段的一端分別和左手柄的拐點和右手柄的拐點鉸接;左鉗頭和右鉗頭的連接段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板連接;左鉗頭和右鉗頭的工作段為細長型,并且左鉗頭和右鉗頭的工作段尺寸均小于液壓油缸內壁和固定軸之間尺寸;
左鉗頭工作段和右鉗頭工作段之間的夾角為β,5°≤β≤6°,β=α/10;
左鉗頭工作段的端面固定安裝固定卡,右鉗頭工作段的端面固定安裝壓齒塊或者左鉗頭工作段的端面固定安裝壓齒塊,右鉗頭工作段的端面固定安裝固定卡,用于將帶齒防松螺母外齒褶嵌到固定軸的防松槽內。
具體的來說,為了保證壓齒工作的可靠性,上述固定卡的內環面開設有與帶齒防松螺母外表面凸臺相吻合的凹槽。
上述壓齒塊的尺寸與帶齒防松螺母的外齒尺寸相適配。
上左鉗頭、右鉗頭、壓齒塊以及固定卡均采用45#鋼材料制成。
上述β=5.5°,α=55°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左、右手柄、左、右鉗頭的連接形式、左、右鉗頭的結構形狀、左鉗頭工作段和右鉗頭工作段之間的夾角與左手柄和右手柄之間的夾角的關系,確保了鉗頭伸入的深度能滿足使用要求,又保證了使用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實現了在角度變化很小的情況下帶齒防松螺母外齒的折彎。
2、本實用新型根據鎖緊螺母的尺寸和形狀,選取合適規格的壓齒塊和固定卡,安裝于左、右鉗頭,固定卡抓取鎖緊螺母,通過左、右手柄使力將螺母外齒擠壓入固定軸防松槽內,確保了壓齒作業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液壓油缸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帶齒防松螺母的結構簡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壓油缸用深孔壓齒鉗,用于將帶齒防松螺母的外齒壓入固定軸的防松槽內,其具體結構如圖3所示:
該液壓油缸用深孔壓齒鉗包括左手柄1、右手柄2、左鉗頭3、右鉗頭4、連接板5、固定卡6以及壓齒塊7;
左手柄1和右手柄2結構相同,均為“L”形,左手柄1和右手柄2鉸接,鉸接后左手柄1和右手柄2之間的夾角為α°;優選選擇 α=55°
左鉗頭3和右鉗頭4的結構相同并且保持間隙,左鉗頭3和右鉗頭4均分為連接段8和工作段9;左鉗頭3和右鉗頭4的連接段8的一端分別和左手柄1的拐點和右手柄2的拐點鉸接;左鉗頭3和右鉗頭4的連接段8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板5連接;左鉗頭3和右鉗頭4的工作段9為細長型,并且左鉗頭和右鉗頭的工作段9尺寸均小于液壓油缸10內壁和固定軸11之間尺寸;
左鉗頭工作段和右鉗頭工作段之間的夾角為β,5°≤β≤6°,β=α/10;
若左鉗頭工作段9的端面固定安裝固定卡6,右鉗頭工作段9的端面固定安裝壓齒塊7,若左鉗頭工作段9的端面固定安裝壓齒塊7,右鉗頭工作段9的端面固定安裝固定卡6。
具體的來說,為了保證壓齒工作的可靠性,上述固定卡6的內環面開設有與帶齒防松螺母外表面凸臺相吻合的凹槽。
進一步的說:壓齒塊的尺寸與帶齒防松螺母的外齒尺寸和形狀相適配,目的是保證的將外齒壓入固定軸的防松槽內的精準度。
進一步的說,由于操作空間很小,為了保證該深孔壓齒鉗的強度和剛度,避免左鉗頭、右鉗頭不易折損,本實用新型的左鉗頭、右鉗頭、壓齒塊以及固定卡均采用45#鋼材料制成,表面發黑處理,壓齒塊以及固定卡采用局部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