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升降器上滑板鉚支架裝置的壓彈簧芯機構。
背景技術:
汽車升降器裝配時,需要將汽車升降器的線支架鉚入汽車升降器的導軌支架,并將汽車升降器的彈簧芯的一端壓入汽車升降器的電機的線輪架。現有技術中,都是通過人工手動進行,此種方式,存在生產效率低下、成品率底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提高生產效率與成品率的汽車升降器上滑板鉚支架裝置的壓彈簧芯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升降器上滑板鉚支架裝置的壓彈簧芯機構,包括包括第一導軌、第一滑塊、第一驅動組件、第二導軌、第二滑塊、第二驅動組件、對汽車升降器的彈簧芯的一端進行定位的定位件以及對汽車升降器的彈簧芯的另一端進行夾持或松開的夾持組件,所述第一導軌朝向電機定位機構設置,所述第一驅動組件驅動第一滑塊沿第一導軌滑動,所述第二導軌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塊上,并且第二導軌與第一導軌呈平行設置,所述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二滑塊沿第二導軌滑動,所述定位件設置在所述第二滑塊上,所述夾持組件設置在第一滑塊上并置于所述第二滑塊對應電機定位機構一側。
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裝配時彈簧芯的兩端分別定位在定位件與夾持組件上,第一驅動組件驅動第一滑塊向電機定位機構方向移動,當彈簧芯的一端到達汽車升降器的電機的線輪架位置時,夾持組件松開彈簧芯,然后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二滑塊帶動定位件向電機定位機構方向移動,使得彈簧芯壓入汽車升降器的電機的線輪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夾持組件包括連接座、第一夾持件、第二夾持件、第三導軌、第三滑塊以及第三驅動組件,所述連接座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第一夾持件固定設置在所述連接座上,所述第三導軌與第一導軌呈垂直設置在所述連接座上,所述第二夾持件與所述第三滑塊呈聯動設置,所述第三驅動組件驅動第三滑塊沿第三導軌滑動使第二夾持件與第一夾持件相靠近或遠離。
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第三驅動組件驅動第三滑塊沿第三導軌滑動使第二夾持件與第一夾持件相靠近或遠離,以對彈簧芯進行夾持或松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驅動組件、第二驅動組件以及第三驅動組件分別設置為氣缸。
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汽車升降器上滑板鉚支架裝置的壓彈簧芯機構,包括第一導軌201、第一滑塊202、第一驅動組件203、第二導軌204、第二滑塊205、第二驅動組件206、對汽車升降器的彈簧芯的一端進行定位的定位件207以及對汽車升降器的彈簧芯的另一端進行夾持或松開的夾持組件,所述第一導軌201朝向電機定位機構1設置,所述第一驅動組件203驅動第一滑塊202沿第一導軌201滑動,所述第二導軌204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塊202上,并且第二導軌204與第一導軌201呈平行設置,所述第二驅動組件206驅動第二滑塊205沿第二導軌204滑動,所述定位件207設置在所述第二滑塊205上,所述夾持組件設置在第一滑塊202上并置于所述第二滑塊205對應電機定位機構1一側。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裝配時彈簧芯的兩端分別定位在定位件207與夾持組件上,第一驅動組件203驅動第一滑塊202向電機定位機構1方向移動,當彈簧芯的一端到達汽車升降器的電機的線輪架位置時,夾持組件松開彈簧芯,然后第二驅動組件206驅動第二滑塊205帶動定位件207向電機定位機構1方向移動,使得彈簧芯壓入汽車升降器的電機的線輪架。
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夾持組件包括連接座208、第一夾持件209、第二夾持件210、第三導軌211、第三滑塊212以及第三驅動組件213,所述連接座208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塊202上,所述第一夾持件209固定設置在所述連接座208上,所述第三導軌211與第一導軌201呈垂直設置在所述連接座208上,所述第二夾持件210與所述第三滑塊212呈聯動設置,所述第三驅動組件213驅動第三滑塊212沿第三導軌211滑動使第二夾持件210與第一夾持件209相靠近或遠離。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第三驅動組件213驅動第三滑塊212沿第三導軌211滑動使第二夾持件210與第一夾持件209相靠近或遠離,以對彈簧芯進行夾持或松開。
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驅動組件203、第二驅動組件206以及第三驅動組件213分別設置為氣缸。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