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該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包括:用于夾持固定內鍋的夾持機構、安裝于夾持機構上方并用于驅動該夾持機構于水平方向移動的平移機構、安裝于平移機構旁側并用于驅動夾持機構于豎直方向翻轉擺動的翻轉機構、安裝于平移機構上方并用于驅動平移機構及夾持機構水平轉動的轉動機構以及安裝于平移機構上方并用于驅動該平移機構及夾持機構在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的升降機構,其中,該夾持機構中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夾持固定內鍋的夾持位。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械自動下料的方式替代人工下料,減少勞動力的輸出,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
【專利說明】
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內鍋噴涂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
【背景技術】
:
[0002]目前,現有技術中也有用于對內鍋進行噴涂涂層的噴涂機,代替了人工手動操作噴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噴涂質量。但是,該噴涂機在對內鍋進行噴涂涂層后,大部分情況下還是采用人工下料,其工作效率低下、且勞動強度大,不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人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該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包括:用于夾持固定內鍋的夾持機構、安裝于夾持機構上方并用于驅動該夾持機構于水平方向移動的平移機構、安裝于平移機構旁側并用于驅動夾持機構于豎直方向翻轉擺動的翻轉機構、安裝于平移機構上方并用于驅動平移機構及夾持機構水平轉動的轉動機構以及安裝于平移機構上方并用于驅動該平移機構及夾持機構在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的升降機構,其中,該夾持機構中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夾持固定內鍋的夾持位。
[0006]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一安裝架以及通過若干導桿設置于安裝架上的升降架以及用于驅動該升降架相對該安裝架在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的升降氣缸。
[0007]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轉動機構包括有通過一旋轉座安裝于升降架下端的轉動平臺、安裝于升降架下端側邊的第一氣缸座、安裝于第一氣缸座上的轉動氣缸,該轉動平臺上端外側設置有一第一軸體,該轉動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一軸體連接,并連動。
[0008]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平移機構包括活動安裝于轉動平臺下端的平移平臺以及安裝于轉動平臺下端面并用于驅動該平移平臺相對轉動平臺于水平方向移動的平移氣缸,其中,該轉動平臺下端設置有滑軌,平移平臺上端設置有滑套,該滑套活動安裝于滑軌上。
[0009]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翻轉機構包括有一活動安裝于所述平移平臺中的翻轉架、安裝于平移平臺外側的第二氣缸座以及安裝于第二氣缸座上的翻轉氣缸,該翻轉架外側設置有第二軸體,所述翻轉氣缸的活塞桿與該第二軸體連接,并連動。
[0010]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夾持機構包括有通過第一、第二導向軌安裝于翻轉架上的第一、第二夾板以及通過滑塊安裝于第一、第二導向軌上的雙向氣缸,該雙向氣缸中方向相反的第一、第二活塞桿分別與第一、第二夾板連動,以去過該第一、第二夾板相互夾緊或相互松開,該第一、第二夾板之間形成有所述的夾持位。
[0011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夾板內側均設置有弧形槽,該弧形槽內成型有用于與內鍋外圍對接的弧形凸緣,該弧形凸緣具有限位槽。
[001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夾持機構對內鍋進行夾持固定,該平移機構將驅動夾持機構于水平方向移動以將開口水平向外的內鍋拉出,翻轉機構及轉動機構同步驅動該平移機構進行豎直翻轉及水平旋轉,以調整內鍋的相對位置,使內鍋開口朝上,最后通過升降機構驅動該平移機構及夾持機構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以將內鍋放置于內鍋自動噴涂機中設置的傳送皮帶上,然后夾持機構松開內鍋即可達到下料的目的,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在夾緊內鍋后,可在水平方向平移,然后同時在豎直方向翻轉及水平方向旋轉,最后在豎直方向升降,以滿足不同的下料要求。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械自動下料的方式替代人工下料,減少勞動力的輸出,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1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6]見圖1、2所示,為一種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其包括:用于夾持固定內鍋的夾持機構1、安裝于夾持機構I上方并用于驅動該夾持機構I于水平方向移動的平移機構
2、安裝于平移機構2旁側并用于驅動夾持機構I于豎直方向翻轉擺動的翻轉機構3、安裝于平移機構2上方并用于驅動平移機構2及夾持機構I水平轉動的轉動機構4以及安裝于平移機構2上方并用于驅動該平移機構2及夾持機構I在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的升降機構5,其中,該夾持機構I中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夾持固定內鍋的夾持位10。也就是說,夾持機構I通過夾持位1對內鍋進行夾持固定,該平移機構2將驅動夾持機構I于水平方向移動以將開口水平向外的內鍋拉出,翻轉機構3及轉動機構4同步驅動該平移機構2進行豎直翻轉及水平旋轉,以調整內鍋的相對位置,使內鍋開口朝上,最后通過升降機構5驅動該平移機構2及夾持機構I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以將內鍋放置于內鍋自動噴涂機中設置的傳送皮帶上,然后夾持機構I松開內鍋即可達到下料的目的。
[0017]所述升降機構5包括一安裝架51以及通過若干導桿52設置于安裝架51上的升降架53以及用于驅動該升降架53相對該安裝架51在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的升降氣缸54。
[0018]所述轉動機構4包括有通過一旋轉座41安裝于升降架53下端的轉動平臺42、安裝于升降架53下端側邊的第一氣缸座43、安裝于第一氣缸座43上的轉動氣缸44,該轉動平臺42上端外側設置有一第一軸體45,該轉動氣缸44的活塞桿與第一軸體45連接,并連動。由于轉動平臺42是通過旋轉座41安裝于升降架53下端的,且第一軸體45設置于轉動平臺42上端外側,以致使轉動氣缸44的活塞桿向外伸出時,可通過第一軸體45驅動轉動平臺42相對升降架53下端轉動。
[0019]所述平移機構2包括活動安裝于轉動平臺42下端的平移平臺21以及安裝于轉動平臺42下端面并用于驅動該平移平臺21相對轉動平臺42于水平方向移動的平移氣缸22,其中,該轉動平臺42下端設置有滑軌421,平移平臺21上端設置有滑套211,該滑套211活動安裝于滑軌421上,以致使該平移平臺21可相對轉動平臺42在水平方向移動。
[0020]所述翻轉機構3包括有一活動安裝于所述平移平臺21中的翻轉架31、安裝于平移平臺21外側的第二氣缸座32以及安裝于第二氣缸座32上的翻轉氣缸33,該翻轉架31外側設置有第二軸體34,所述翻轉氣缸33的活塞桿與該第二軸體34連接,并連動,當翻轉氣缸33的活塞桿伸出時,可通過第二軸體34驅動翻轉架31相對平移平臺21在豎直方向翻轉擺動。
[0021]所述夾持機構I包括有通過第一、第二導向軌11、12安裝于翻轉架31上的第一、第二夾板13、14以及通過滑塊安裝于第一、第二導向軌11、12上的雙向氣缸15,該雙向氣缸15中方向相反的第一、第二活塞桿分別與第一、第二夾板13、14連動,以去過該第一、第二夾板13、14相互夾緊或相互松開,該第一、第二夾板13、14之間形成有所述的夾持位10。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夾板13、14內側均設置有弧形槽101,該弧形槽101內成型有用于與內鍋外圍對接的弧形凸緣102,該弧形凸緣102具有限位槽103,以此可穩定夾持內鍋。
[0022]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夾持機構I對內鍋進行夾持固定,該平移機構2將驅動夾持機構I于水平方向移動以將開口水平向外的內鍋拉出,翻轉機構3及轉動機構4同步驅動該平移機構2進行豎直翻轉及水平旋轉,以調整內鍋的相對位置,使內鍋開口朝上,最后通過升降機構5驅動該平移機構2及夾持機構I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以將內鍋放置于內鍋自動噴涂機中設置的傳送皮帶上,然后夾持機構I松開內鍋即可達到下料的目的,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在夾緊內鍋后,可在水平方向平移,然后同時在豎直方向翻轉及水平方向旋轉,最后在豎直方向升降,以滿足不同的下料要求。
[002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械自動下料的方式替代人工下料,減少勞動力的輸出,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
[0024]當然,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
【主權項】
1.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夾持固定內鍋的夾持機構(1)、安裝于夾持機構(I)上方并用于驅動該夾持機構(I)于水平方向移動的平移機構(2)、安裝于平移機構(2)旁側并用于驅動夾持機構(I)于豎直方向翻轉擺動的翻轉機構(3)、安裝于平移機構(2)上方并用于驅動平移機構(2)及夾持機構(I)水平轉動的轉動機構(4)以及安裝于平移機構(2)上方并用于驅動該平移機構(2)及夾持機構(I)在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的升降機構(5),其中,該夾持機構(I)中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夾持固定內鍋的夾持位(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5)包括一安裝架(51)以及通過若干導桿(52)設置于安裝架(51)上的升降架(53)以及用于驅動該升降架(53)相對該安裝架(51)在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的升降氣缸(5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機構(4)包括有通過一旋轉座(41)安裝于升降架(53)下端的轉動平臺(42)、安裝于升降架(53)下端側邊的第一氣缸座(43)、安裝于第一氣缸座(43)上的轉動氣缸(44),該轉動平臺(42)上端外側設置有一第一軸體(45),該轉動氣缸(44)的活塞桿與第一軸體(45)連接,并連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機構(2)包括活動安裝于轉動平臺(42)下端的平移平臺(21)以及安裝于轉動平臺(42)下端面并用于驅動該平移平臺(21)相對轉動平臺(42)于水平方向移動的平移氣缸(22),其中,該轉動平臺(42)下端設置有滑軌(421),平移平臺(21)上端設置有滑套(211),該滑套(211)活動安裝于滑軌(421)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機構(3)包括有一活動安裝于所述平移平臺(21)中的翻轉架(31)、安裝于平移平臺(21)外側的第二氣缸座(32)以及安裝于第二氣缸座(32)上的翻轉氣缸(33),該翻轉架(31)外側設置有第二軸體(34),所述翻轉氣缸(33)的活塞桿與該第二軸體(34)連接,并連動。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I)包括有通過第一、第二導向軌(11、12)安裝于翻轉架(31)上的第一、第二夾板(13、14)以及通過滑塊安裝于第一、第二導向軌(11、12)上的雙向氣缸(15),該雙向氣缸(15)中方向相反的第一、第二活塞桿分別與第一、第二夾板(13、14)連動,以去過該第一、第二夾板(13、14)相互夾緊或相互松開,該第一、第二夾板(13、14)之間形成有所述的夾持位(10)。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內鍋自動噴涂機用下料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夾板(13、14)內側均設置有弧形槽(101),該弧形槽(101)內成型有用于與內鍋外圍對接的弧形凸緣(102),該弧形凸緣(102)具有限位槽(103)。
【文檔編號】B25J15/08GK205704195SQ20162044991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6日
【發明人】王承林
【申請人】東莞市迪沙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