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件,尤其是涉及一種紡織用壓配裝置的機架組件,它屬于紡織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壓配工藝的組裝過程中,一般采用有技術的員工利用簡易的壓配工具,手工對組裝的零部件進行工件壓配,其缺點在于,現有技術的加工壓配模式,其操作復雜、工作效率低、裝配的重復性高,操作人員勞動強度高,導致機械零部件壓配的質量與生產效率較低。
而機架組件的牢度直接影響壓配的質量,現有的一些機架結構單薄,也沒有配套的物料盒和工具倉,不便于操作者進行操作,影響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整個機架穩固,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得到壓配質量好的產品的紡織用壓配裝置的機架組件。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紡織用壓配裝置的機架組件,包括工作臺面、操控面板、控制箱、壓裝固定臺和機架本體,所述工作臺面固定在機架本體上,控制箱設在機架本體內部,操控面板安裝在機架本體的側面,壓裝固定臺設在工作臺面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腳墊、防護罩、物料盒和工具倉,防護罩固定在工作臺面上,物料盒放置在工作臺面上,工具倉設置在機架本體的內部,腳墊為四個,該四個腳墊均布安裝在機架本體的底部;結構合理,整個機架穩固,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得到壓配質量好的產品,物料用于放置物料,工具倉用于保管工具,使得整個機架組件收納方便。
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拉手,所述拉手設置在第一倉門或第二倉門上;使得拉起工具倉更方便。
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工具倉包括第一倉門和第二倉門,該第一倉門和第二倉門均通過鉸鏈與機架本體相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設計合理,整個機架穩固,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得到壓配質量好的產品,使得整個壓配裝置滿足人們使用需求,工具倉用于保管和收納工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工作臺面1,操控面板2,控制箱3,機架本體4,腳墊5,防護罩6,物料盒7,工具倉8,拉手9,壓裝固定臺10,第一倉門81,第二倉門8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
參見圖1,本實施例紡織用壓配裝置的機架組件主要包括工作臺面1、操控面板2、控制箱3、機架本體4、腳墊5、防護罩6、物料盒7和工具倉8。
本實施例中的工作臺面1固定在機架本體4上,控制箱3設在機架本體4內部,操控面板2安裝在機架本體4的側面,壓裝固定臺10設在工作臺面1上,防護罩6固定在工作臺面1上,物料盒7放置在工作臺面1上,工具倉8設置在機架本體4的內部,腳墊5為四個,該四個腳墊5均布安裝在機架本體4的底部,壓裝固定臺10放置在工作臺面1上,該壓裝固定臺10的前側用防護罩6擋住,增加安全性。
本實施例中的工具倉8包括第一倉門81和第二倉門82,該第一倉門81和第二倉門82均通過鉸鏈與機架本體4相連。
本實施例中的拉手9設置在第一倉門81或第二倉門82上;也可以在第一倉門81和第二倉門82上均裝拉手9。
本實施例結構設計合理,整個機架穩固,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得到壓配質量好的產品,使得整個壓配裝置滿足人們使用需求,工具倉8用于保管和收納工具。
通過上述闡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能實施。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稱等可以不同,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凡依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者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