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治具。
背景技術:
由于背光模組大多采用機貼,而膜切的排板設計必須依據機貼設備的限制進行排板設計無形之中嚴重浪費模切產能。LCD模組行業的特殊性訂單情況無法預估,產能時多時少。完全靠增加設備又會導致固定資產增加,以往膜切工藝因為受限于背光模組機貼的限制,只能以1出2的排板設計進行膜切,生產流程為先將大卷材分切的分條工程,之后至膜切工程進行膜切及收卷,成為可以供背光模組工廠機貼使用的卷材,嚴重的浪費時間,此種方式很容易造成產能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治具,通過在除塵時增加分切刀片的方式進行分切除塵同步進行,提高了設備的單位時間內的產能,提升原料的利用率,解決現有技術的加工時間慢,產能浪費的問題。
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由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放料裝置、壓緊裝置、定位裝置、除塵裝置和卷料裝置。
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上表面的滑動槽內滑動連接有定位螺桿,在定位板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分切刀片。
所述除塵裝置包括除塵板和第一滾筒,在除塵板的上表面開設有除塵槽,除塵槽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軸承,在軸承的內圈內固定連接有第二滾筒,所述第一滾筒通過固定連接在其前后兩端的轉軸與伸縮桿上的承載套活動連接,兩個伸縮桿分別固定安裝在除塵板的前后兩側。
所述卷料裝置包括兩個固定架,兩個固定架的相對面通過傳動軸固定連 接,傳動軸通過套接在其中部的傳動齒輪與套接在電機轉子上的主齒輪嚙合,電機固定安裝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傳動軸上套接有兩個限位環,兩個限位環分別位于傳動齒輪的兩側,限位環與固定架之間的傳動軸上還套接有卷料桶。
優選的,所述壓緊裝置包括壓緊座,在壓緊座的前后兩側固定連接有承載板,且承載板背面的滑槽內滑動連接有壓緊桿,在壓緊桿的表面套接有壓緊軸。
優選的,所述放料裝置包括支撐架,在支撐架頂部的固定套上活動安裝有轉動軸。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治具,通過在除塵時增加分切刀片的方式進行分切除塵同步進行,提高了設備的單位時間內的產能,提升原料的利用率,在此分切治具改善后可以實現1出4的排板,單位時間產能加倍,也可以提升原料的利用率。產能由原先的16000pcs/小時提升至32000pcs/小時,在不增加膜切設備數量下增加機貼需求的產能,實現模切沖壓后的產品的二次分條,通過調節定位螺桿,可以對不同尺寸的卷料進行夾緊,其通用性強,治具成本較低,增加了分切刀片,可以增加2倍以上產能,設置除塵裝置和切割刀片配合,使除塵切割同步進行,從而縮短了加工的時間,提高了產品的產能,通過壓緊裝置,使卷料切割和輸送更加方便,設置兩個卷料桶,對分割后的卷料進行收卷,帶動放料裝置放料,同時帶動除塵裝置轉動除塵。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治具正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治具俯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放料裝置、21支撐架、22固定套、23轉動軸、3壓緊裝置、31壓緊座、32承載板、33壓緊桿、34壓緊軸、4定位裝置、41定位板、42定位螺桿、43分切刀片、5除塵裝置、51除塵板、52第一滾筒、53第二滾筒、54轉軸、55伸縮桿、6卷料裝置、61固定架、62傳動軸、63傳動齒輪、64電機、65限位環、66卷料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治具正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治具俯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治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由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放料裝置2、壓緊裝置3、定位裝置4、除塵裝置5和卷料裝置6。
定位裝置4包括定位板41,定位板41上表面的滑動槽內滑動連接有定位螺桿42,在定位板41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分切刀片43。
除塵裝置5包括除塵板51和第一滾筒52,在除塵板51的上表面開設有除塵槽,除塵槽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軸承,在軸承的內圈內固定連接有第二滾筒53,第一滾筒52通過固定連接在其前后兩端的轉軸54與伸縮桿55上的承載套活動連接,兩個伸縮桿55分別固定安裝在除塵板51的前后兩側。
卷料裝置6包括兩個固定架61,兩個固定架61的相對面通過傳動軸62固定連接,傳動軸62通過套接在其中部的傳動齒輪63與套接在電機64轉子 上的主齒輪嚙合,電機64固定安裝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傳動軸62上套接有兩個限位環65,兩個限位環65分別位于傳動齒輪63的兩側,限位環65與固定架61之間的傳動軸62上還套接有卷料桶66。
本實用新型中,壓緊裝置3包括壓緊座31,在壓緊座31的前后兩側固定連接有承載板32,且承載板32背面的滑槽內滑動連接有壓緊桿33,在壓緊桿33的表面套接有壓緊軸34。
本實用新型中,放料裝置2包括支撐架21,在支撐架21頂部的固定套22上活動安裝有轉動軸23。
一種提升模切產出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準備工序:將模切沖型后的大卷料放置到放料裝置上;
S2、初步調整:推動定位螺桿,使兩個定位螺桿之間的距離調整至200-210毫米;
S3、制備工序:將S1內的大卷料的一端拉出,并將大卷料的拉出端通過切割刀進行切割,然后將大卷料的兩端分別纏繞在收卷軸上,通過固定塊對收卷軸上的大卷料進行固定;
S4、二次調整:調節壓緊裝置和除塵裝置,對模切臺和去塵臺上的大卷料進行壓緊;
S5、加工:啟動制動裝置,使制動裝置帶動兩個分卷軸同時進行轉動,由兩個分卷軸對大卷料進行拉動,通過拉動大卷料帶動放料軸和滾筒進行轉動,進行放料和除塵。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