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生產建設、檢修、施工等方面,屬于施工工具制造領域,本實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整合多功能安全工器具箱。
背景技術:
目前簡單的生產工作中,往往需要攜帶多件安全工器具,同時工作現場還需要攜帶操作臺、小型試驗工具等工器具,無法達到只攜帶一個或兩個工具箱解決簡單生產工作任務的目的。往往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因遺漏安全工器具或安全工器具損壞而耽誤工作時間,降低工作效率等事件的發生。同時原有的安全工器具儲存方式存在防潮處理缺陷,易造成絕緣工器具絕緣性、壽命降低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便攜式整合多功能安全工器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箱體把手、折疊板和箱體支撐腿;
其中,所述箱體內進一步包括蓋板、第一組彈性夾片、第二組彈性夾片、第三組彈性夾片、第四組彈性夾片、第五組彈性夾片和防潮裝置;
所述箱體把手位于箱體的短側表面外部;
所述折疊板折疊后使用第五組彈性夾片固定,存放于箱體內壁上;
所述蓋板利用合頁與箱體連接;
所述第一組彈性夾片、第二組彈性夾片、第三組彈性夾片、第四組彈性夾片、第五組彈性夾片固定于箱體上預留位置;
所述防潮裝置設在箱體長側面板上;
所述箱體上蓋板外表面設有魔術貼,與折疊板相粘貼;
所述箱體內部分為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和第三區域;
所述第一區域內存放絕源手套和絕緣靴;
所述第二區域內存放接地線,利用第四組彈性夾片存放于預留位置;
所述第三區域存放箱體支撐腿;
所述箱體支撐腿可以伸縮,箱體四個拐角處設有安裝箱體支撐腿的圓孔;
所述箱體支撐腿腳部設有橡膠墊。
在一些情況下,所述便攜式整合多功能安全工器具箱包括:箱體、箱體把手、折疊板和箱體支撐腿。箱體進一步包括蓋板、五組彈性夾片和防潮裝置。便攜式整合多功能安全工器具箱結構簡潔、使用方便,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整合多功能安全工器具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整合多功能安全工器具箱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這種描述是通過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介紹了與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相一致的具體實施方式,這些實施方式的描述是足夠詳細的,以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踐本實用新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其他實施方式并且可以改變和/或替換各要素的結構;因此,不應當從限制性意義上來理解以下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攜式整合多功能安全工器具箱包括:箱體1、箱體把手2、折疊板11和箱體支撐腿3。整個箱體1采用絕源塑料材質。其中,箱體1進一步包括蓋板10、折疊板11、第一組彈性夾片121、第二組彈性夾片122、第三組彈性夾片123、第四組彈性夾片124和第五組彈性夾片125。蓋板10利用合頁與箱體1連接,起到開關箱體1的作用。第一組彈性夾片121、第三組彈性夾片123和第二組彈性夾片122分別具有四個,位于蓋板10內側,分別被設置為用于放置第一絕緣桿13、第二絕緣桿14和驗電筆15。箱體1內設有防潮裝置16,位于箱體1長側面板。
箱體1上蓋板10外表面設有魔術貼,與折疊板11相粘貼,作業現場需要使用操作臺時形成簡易操作臺。
箱體把手2位于箱體1的短側表面外部。
如圖2所示,箱體1內部分為第一區域41、第二區域42和第三區域43。第一區域41內用于放置絕源手套17和絕緣靴19。第二區域42內預留位置可利用第四組彈性夾片124存放接地線18,第四組彈性夾片124具有四個,被設置為放置接地線18。第三區域43內存放折疊板11、箱體支撐腿3和電力施工時所需要的其他工具,折疊板11折疊后使用第五組彈性夾片125固定,存放于箱體1內壁上,第五組彈性夾片具有兩個。分區存放有利于所需物品的分類存放與清點,避免工具箱在搬運過程中工具碰撞造成的工具損壞。
箱體支撐腿3可以伸縮,箱體1四個拐角處設有安裝箱體支撐腿3的圓孔31,可根據作業現場情況需要安裝箱體支撐腿3并利用旋轉固定器32調節各箱體支撐腿3所用高度。箱體支撐腿3腳部設有橡膠墊33,增加簡易操作臺的穩定性。
此外,根據公開的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現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明顯的;實施方式和/或實施方式的各個方面可以單獨或者以任何組合用于本實用新型的系統和方法中;說明書和其中的示例應該是僅僅看作示例性,本實用新型的實際范圍和精神由所附權利要求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