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拆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軸承的拆卸器。
背景技術: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大類。其中滾動軸承已經標準化、系列化,但與滑動軸承相比它的徑向尺寸、振動和噪聲較大,價格也較高。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一般軸承拆卸主要是用拉拔器、拆卸螺母和加熱這三種方式,采用專門的拉具來進行操作的時候,只要輕輕的旋轉手柄,軸承就會被慢慢拉出來,在對軸承外圈進行拆卸工作的時候,其所采用的拉具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要保證這個拉具的兩腳之間的彎角是向外張開的,現有的拆解工具在使用過程中常常出現兩腳閉合使得拆解工作不能有效的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軸承拆卸器。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軸承拆卸器,包括支架,橫桿,螺紋桿,拉腳,支架靠近端處有螺紋孔,橫桿兩端分別有對應螺紋并固定在支架上,橫桿中間位置設有螺紋孔,螺紋桿帶有螺紋一端穿過該螺紋孔,螺紋桿另一端為光滑圓柱體,在螺紋桿圓柱體上設置有透孔,旋桿穿過該透孔,通過旋桿帶動螺紋桿在橫桿上轉動實現螺紋桿的上下移動。拉腳分別固定在金屬塊上,螺紋桿穿過金屬塊中間的圓孔并在端處與定位塊固定連接,在金屬塊上端設置螺母,通過定位塊使金屬塊隨螺紋桿上下運動并帶動拉腳移動,在拉腳靠近下彎角之間設置彈性件,彈性件使兩拉腳展開一角度,使用該拆卸器拆卸軸承時,先固定支架,調整螺紋桿至一合適高度,兩拉腳閉合并插入軸承外圓中,在彈性件的作用下使兩拉腳自動伸開并依靠拉腳底端的彎角抵住軸承外圓,再旋轉拉桿將軸承拆卸下來。
彈性件可以為彈簧或者彈性套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兩拉腳之間設置一彈性件,當使用該拆卸器拆卸軸承時,由于彈性件的彈力使得兩拉腳之間展開一角度,保證了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兩拉腳閉合從而不能有效的拆卸軸承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軸承拆卸器,包括支架3,橫桿4,螺紋桿1,拉腳6,支架3靠近端處有螺紋孔,橫桿4兩端分別有對應螺紋并固定在支架3上,橫桿4中間位置設有螺紋孔,螺紋桿1帶有螺紋一端穿過該螺紋孔,螺紋桿1另一端為光滑圓柱體,在螺紋桿1圓柱體上設置有透孔,旋桿2穿過該透孔,通過旋桿2帶動螺紋桿1在橫桿4上轉動實現螺紋桿1的上下移動。拉腳6分別固定在金屬塊8上,螺紋桿1穿過金屬塊8中間的圓孔并在端處與定位塊5固定連接,在金屬塊8上端設置螺母9,通過定位塊5使金屬塊8隨螺紋桿1上下運動并帶動拉腳6移動,在拉腳6靠近下彎角之間設置彈性件7,彈性件7使兩拉腳6展開一角度,使用該拆卸器拆卸軸承時,先固定支架3,調整螺紋桿至一合適高度,兩拉腳6閉合并插入軸承外圓中,在彈性件7的作用下使兩拉腳6自動伸開并依靠拉腳6底端的彎角抵住軸承外圓,再旋轉拉桿將軸承拆卸下來。
彈性件7可以為彈簧或者彈性套筒。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