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緩沖器,具體是一種速度可調式緩沖器。
背景技術:
常用的彈力活頁和自吸入式抽屜道軌,都會在關閉時發出聲響并且有夾傷手的危險。為避免聲響和夾傷手的危險大都采用阻尼器減小聲音,緩沖關閉的沖擊力。但市售的阻尼器不能根據使用的關閉力量進行調節,不能可靠的均勻的速度進行關閉動作。本實用新型針對這一情況進行了改進,可以在同規格的阻尼器進行調節,滿足功能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生產成本低的一種速度可調式緩沖器。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速度可調式緩沖器,其包括液壓筒及設于其內的活塞桿,活塞桿上設置有活塞環將液壓筒分割呈上緩沖腔及下緩沖腔,活塞環上設置有溢流孔將上下緩沖腔導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桿空心設置形成調節孔,調節孔內設置有調節軸,旋轉調節軸控制調節孔的流通面積,調節孔導通上下緩沖腔。
所述的調節孔貫穿活塞桿的兩端面,調節孔內設置有貫穿調節軸柱面的軸孔,軸孔與上緩沖腔導通。
所述的調節孔為階梯孔,調節軸螺接固定在階梯孔內,且調節軸的頂端設置有錐形面堵塞在階梯孔上。
所述的調節孔內設置有內螺紋,調節軸上設置有外螺紋,調節軸螺接固定在調節孔內。
所述的調節軸的尾端設置有一字槽或是十字槽,使用螺絲刀驅動調節軸轉動,控制調節孔的流通面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生產成本低,提高市場競爭力。2、利用調節軸控制調節孔的流通面積,從而起到控制緩沖器的阻尼速度及力度,從而滿足不同場合的使用要求。3、通過拆卸調節軸的方式更換液壓油及排除液壓筒內的空氣,使得本緩沖器工作穩定高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裝效果圖。
圖2、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進一步的說明。一種速度可調式緩沖器,其包括液壓筒1及設于其內的活塞桿2,活塞桿上設置有活塞環3將液壓筒1分割呈上緩沖腔11及下緩沖腔12,活塞環3上設置有溢流孔31將上下緩沖腔導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桿2空心設置形成調節孔21,調節孔內設置有調節軸4,旋轉調節軸4控制調節孔21的流通面積,調節孔21導通上下緩沖腔。
所述的調節孔21貫穿活塞桿2的兩端面,調節孔21內設置有貫穿調節軸4柱面的軸孔5,軸孔5與上緩沖腔導通。
所述的調節孔21為階梯孔,調節軸4螺接固定在階梯孔內,且調節軸的頂端設置有錐形面41堵塞在階梯孔上。
所述的調節孔21內設置有內螺紋22,調節軸上設置有外螺紋43,調節軸4螺接固定在調節孔內。
所述的調節軸4的尾端設置有一字槽44或是十字槽,使用螺絲刀驅動調節軸4轉動,控制調節孔21的流通面積。
工作原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當本活塞桿在受到壓力時,位于緩沖腔內的液壓油經過溢流孔進入到相對的另一緩沖腔內,通過活塞對液壓油的阻尼作用,實現了本緩沖器對外力的阻尼及緩沖作用。
當本緩沖器運用于不同的場合時,對緩沖器的阻尼速度,阻尼力矩要求均有所不同,因此目前主要的技術都是控制溢流孔的直徑來生產多個型號的產品銷售。導致型號多,種類繁雜,給生產、銷售及后期維護都帶來了不便。因此,本案中將活塞桿2空心設置形成調節孔21,調節孔內設置有調節軸4,旋轉調節軸4控制調節孔21的流通面積,調節孔21導通上下緩沖腔。當用戶需要緩沖力小且緩沖速度快時,逆時針旋轉調節軸,使得調節軸的錐形面41遠離階梯孔,增大調節孔的流通面積。因此,當本緩沖器在受力時,液壓油除了經過溢流孔進入另一緩沖腔以外,還可通過調節孔及軸孔5進入。而當需要緩沖力大緩沖速度慢的時,則順時針旋轉調節軸,使其縮減調節孔的流通面積,使得液壓油流動阻力增加,從而滿足使用要求。因此,與傳統技術相比,本案中可自由調節緩沖器的性能,從而滿足更多場所的使用,故可廣泛推廣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如調節軸的結構,調節孔流通面積控制方式等,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