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把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車門外把手結構。
背景技術:
在車輛車門外把手結構設計中,傳統車輛車門外把手通過車輛車門外把手基座裝配到車門板內側,外側外把手固定在基座上。開車門時,通過人手拉動把手,把手繞某一支點旋轉一定角度后帶動轉塊旋轉開啟車輛門鎖機構打開車門。把手固定在基座上使得把手總成結構復雜,操作繁瑣,占用空間大,零件較多,成本過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門外把手結構,解決現有汽車門把手結構復雜,成本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門外把手結構,包括把手,設置在把手一端的飾蓋,設置在把手另一端的把手支架;所述飾蓋和把手支架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車門外鈑金上;所述把手與把手支架配合的一端設置有轉動凹槽,所述把手支架上設置有置于轉動凹槽內的轉動柱;所述把手位于飾蓋的一端設置有拉銷,還設置有與拉銷相適配的轉塊,轉塊與車輛連桿鎖機構連接。
優選的,所述轉塊與車輛連桿鎖機構間還設置有聯軸器,轉塊與飾蓋間設置有扭簧。
為提高連接的穩定性,所述飾蓋上設置有兩個螺母固定柱,螺母固定柱內嵌有固定螺母,所述螺母固定柱的外側設置有一組加強筋。
優選的,所述拉銷為一個矩形框結構,所述轉塊的一端置于拉銷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把手結構的優化,并采用螺栓固定直接將飾蓋和把手支架固定在車門外鈑金上,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所述把手與把手支架的配合結構,安裝方便,易于加工。所述拉銷結采用矩形結構,與轉塊間的配合更加的穩定,所述螺母固定柱及其加強筋結構,使飾蓋的固定更加的牢靠。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把手拉起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飾蓋反面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至4所示,一種車門外把手結構,包括把手1,設置在把手一端的飾蓋2,設置在把手另一端的把手支架3。所述飾蓋2上設置有兩個螺母固定柱10,螺母固定柱10內嵌有固定螺母,所述螺母固定柱10的外側設置有一組加強筋11。所述把手支架3上也內嵌有固定螺母,所述飾蓋2和把手支架3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車門外鈑金上。與現有把手固定結構相比,省去了車輛車門外把手把手基座,從而節省了成本,簡化了結構,實用性強。
所述把手1與把手支架3配合的一端設置有轉動凹槽4,所述把手支架3上設置有置于轉動凹槽4內的轉動柱5。拉動把手1時,把手1繞轉動柱5轉動。所述把手1位于飾蓋2的一端設置有拉銷6,所述飾蓋2上設置有供拉銷6穿過對的讓位孔12。還設置有與拉銷6相適配的轉塊7,轉塊7與車輛連桿鎖機構連接。所述拉銷6為一個矩形框結構,所述轉塊7的一端置于拉銷6內。所述轉塊7與車輛連桿鎖機構間還設置有聯軸器8,轉塊7與飾蓋2間設置有扭簧9。該把手結構與傳統把手結構相比,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占用空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