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鉸接結構。
背景技術:
在一些儀器及設備上,往往會設置一些可開啟的蓋體,該蓋體為了便于使用,往往與儀器或設備的殼體之間呈鉸接配合,傳統的鉸接方式,一種為采用門體鉸鏈,另一種是在蓋體的兩側設置轉軸并將該轉軸轉動設置于殼體的轉動孔上,前一種方法,鉸接結構較為復雜, 提高生產成本,后一種方法,需要將轉軸依次穿入兩側的轉動孔中,轉動孔與轉軸之間預留的間隙過大就會造成轉動時產生震動,轉動孔與轉軸之間預留的間隙過小則使轉軸的安裝非常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安裝及加工的鉸接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及將第一板體鉸接于第二板體的鉸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鉸接件包括U形主體,所述的第一板體上設置有供U形主體穿過并與U形主體滑移配合的滑移孔,所述的U形主體兩端的端面分別與第一板體相抵配,所述的U形主體兩端的端面上分別設置有穿過第二板體的鎖定塊,所述的第二板體上與各鎖定塊對應設置有供鎖定塊穿過的鎖定孔,該鎖定塊遠離U形主體的端部設置有與第二板體抵配的折彎。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簡化鉸接結構,增設U形主體即可使兩個板體構成鉸接,安裝時,先將第一板體的滑移孔套設于U形主體,再將鎖定塊穿過第二板體的鎖定孔,直至U形主體兩端的端面與第一板體相抵,最后通過設備或手動將鎖定塊進行折彎至與第二板體相抵配,構成了U形主體與第二板體的固定,從而完成了將第一板體鉸接于第二板體的所有步驟,由于鉸接件結構簡單,大大降低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在安裝時只包括折彎一個步驟,增加安裝的便捷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鎖定塊與折彎之間的轉角處朝向折彎方向設置有弧形折彎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弧形折彎槽便于操作人員在安裝時對其折彎,減少由于材質自身所帶有的阻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弧形折彎槽的位置和鎖定孔與第二板體端面的轉角處相對應。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弧形折彎槽與鎖定孔的轉角處相對應,使鎖定塊折彎過程中,一方面不會給鎖定孔產生磨損,另一方面避免鎖定孔的轉折處與鎖定塊的轉折處相抵,阻礙鎖定塊折彎。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鎖定塊相對于U形主體的另一端端部的兩側設置有對位斜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安裝時U形主體的部分視野被遮擋,故設置對位斜面,在一定偏移量內可以引導鎖定塊對準鎖定孔,增加安裝便捷性。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圖一;
圖2為圖1中A的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圖二;
圖4為圖3中B的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鉸接件未安裝且折彎未彎曲時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鉸接結構,包括第一板體1、第二板體2及將第一板體1鉸接于第二板體2的鉸接件,鉸接件包括U形主體3,第一板體1上設置有供U形主體3穿過并與U形主體3滑移配合的滑移孔11,U形主體3兩端的端面分別與第一板體1相抵配,U形主體3兩端的端面31上分別設置有穿過第二板體2的鎖定塊32,第二板體2上與各鎖定塊32對應設置有供鎖定塊32穿過的鎖定孔21,該鎖定塊32遠離U形主體3的端部設置有與第二板體2抵配的折彎321,簡化鉸接結構,增設U形主體3即可使兩個板體構成鉸接,安裝時,先將第一板體1的滑移孔11套設于U形主體3,再將鎖定塊32穿過第二板體2的鎖定孔21,直至U形主體3兩端的端面31與第一板體1相抵,最后通過設備或手動將鎖定塊32進行折彎321至與第二板體2相抵配,構成了U形主體3與第二板體2的固定,從而完成了將第一板體1鉸接于第二板體2的所有步驟,由于鉸接件3結構簡單,大大降低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在安裝時只包括折彎321一個步驟,增加安裝的便捷性。
鎖定塊32與折彎321之間的轉角處朝向折彎321方向設置有弧形折彎槽322,弧形折彎槽322便于操作人員在安裝時對其折彎321,減少由于材質自身所帶有的阻力。
弧形折彎槽322的位置和鎖定孔21與第二板體2端面的轉角處相對應,將弧形折彎槽322與鎖定孔21的轉角處相對應,使鎖定塊32折彎321過程中,一方面不會給鎖定孔21產生磨損,另一方面避免鎖定孔21的轉折處與鎖定塊32的轉折處相抵,阻礙鎖定塊32折彎。
鎖定塊32相對于U形主體3的另一端端部的兩側設置有對位斜面323,由于安裝時U形主體的部分視野被遮擋,故設置對位斜面323,在一定偏移量內可以引導鎖定塊對準鎖定孔,增加安裝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