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五金件治具。
背景技術:
五金件,是指用金、銀、銅、鐵、錫等金屬通過加工,鑄造得到的工具,用來固定東西、加工東西、裝飾等。
現有技術中,因為五金件的尺寸以及形狀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獨自設計相應的治具,這種方式,加大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通用的五金件治具。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五金件治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若干沿矩陣布置的通孔,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
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的定位柱;
具有板狀結構,且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為水平面;
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上連接有水平設置的頂桿,所述頂桿通過調節裝置調節其水平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裝置包括:
垂直設置在所述活動板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設置有開口向上的圓弧,所述頂桿位于所述圓弧內且與所述圓弧的表面貼合;
用于驅動所述頂桿沿著所述圓弧的軸線運動的驅動裝置;
用于限制所述頂桿在所述圓弧內轉動的限制機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制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圓弧中的凸塊,以及位于所述頂桿上且沿其軸向設置的滑槽,所述凸塊可在所述滑槽內滑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頂桿上設有外螺紋,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與所述頂桿螺紋配合的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定位柱、支撐板以及設置有頂桿的活動板,通過與通孔的組合,從而調節之間的間距,以適用不同尺寸的五金件的裝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活動板以及頂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2-底座;4-通孔;5-定位柱;6-支撐板;8-活動板;10-頂桿;12-立柱;14-圓弧;18-凸塊;20-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設置有若干沿矩陣布置的通孔4,所述底座2上還設置有:
通過所述通孔4與所述底座2可拆卸連接的定位柱5;
具有板狀結構,且通過所述通孔4與所述底座2可拆卸連接的支撐板6,所述支撐板6的上表面為水平面;
通過所述通孔4與所述底座2可拆卸連接的活動板8,所述活動板8上連接有水平設置的頂桿10,所述頂桿10通過調節裝置調節其水平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裝置包括:
垂直設置在所述活動板8上的立柱12,所述立柱12上設置有開口向上的圓弧14,所述頂桿10位于所述圓弧14內且與所述圓弧14的表面貼合;
用于驅動所述頂桿10沿著所述圓弧14的軸線運動的驅動裝置;
用于限制所述頂桿10在所述圓弧14內轉動的限制機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制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圓弧14中的凸塊18,以及位于所述頂桿10上且沿其軸向設置的滑槽,所述凸塊18可在所述滑槽內滑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頂桿10上設有外螺紋,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與所述頂桿10螺紋配合的螺母20。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原理如下:
(1)支撐板6用于對工件底部的支撐;
(2)定位柱5以及頂板用于對工件在水平方向上的對頂夾緊;
(3)定位柱5、支撐板6以及設置有頂桿10的活動板8,通過與通孔4的組合,從而調節之間的間距,以適用不同尺寸的五金件的裝夾;
(4)通過旋轉螺母20,調節頂桿10與定位柱5之間的水平距離,從而實現夾緊;
(5)設置凸塊18,用于放置在旋轉螺母20時,頂桿10在圓弧14中旋轉。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