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用具,具體涉及一種專用于汽車整流罩部件的檢具。
背景技術:
目前標準檢具的檢測部分均采用ZL104鑄鋁、H300灰鐵制造,此種檢具的加工工藝繁瑣,制造周期長,不易整改,制造成本高,檢具笨重造成車間使用時搬運不方便,同時對檢具進行維修也造成不方便。汽車整流罩部件作為汽車部件之一,因為其零件本身體積較小,沒有地方安裝夾具,對其進行檢測時,僅依靠形面定位,往往容易出現位置移動,導致檢測精度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汽車整流罩部件檢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整流罩部件檢具,它包括基板、設置于所述基板底部的多個支撐塊、固定在所述基板上表面的夾持機構、安裝在所述基板上表面且與所述夾持機構相配合的按壓機構以及設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檢測銷,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基座、固定在所述基座頂部的置物臺、設置于所述置物臺上表面的第一檢測導點、設置于所述置物臺側面的第二檢測導點以及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置物臺兩側的夾塊。
優化地,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一體設置于所述基座兩側的支撐塊,所述支撐塊與所述置物臺之間形成凹槽。
優化地所述按壓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夾持機構一側的支撐座、固定在所述支撐座頂部的固定件、與所述固定件相樞軸連接的第一連接桿、與所述固定件相樞軸連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桿上方的第二連接桿、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相樞軸連接的第三連接桿以及安裝在所述第二連接桿端部的按壓凸起。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汽車整流罩部件檢具,通過采用特定結構的夾持機構,它能與檢測銷、按壓機構進行配合,這樣能夠實現對汽車整流罩部件的夾持固定,從而對其進行精確檢測。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整流罩部件檢具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基板;2、支撐塊;3、夾持機構;31、基座;32、支撐塊;33、置物臺;34、凹槽;35、第一檢測導點;36、第二檢測導點;37、夾塊;4、檢測銷;5、按壓機構;51、支撐座;52、固定件;53、第一連接桿;54、第三連接桿;55、第二連接桿;56、按壓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的汽車整流罩部件檢具,主要包括基板1、支撐塊2、夾持機構3、檢測銷4和按壓機構5等。
其中,支撐塊2有多塊,它們設置于基板1的底部。夾持機構3固定在基板1的上表面,它包括基座31、固定在基座31頂部的置物臺33、設置于置物臺33上表面的第一檢測導點35、設置于置物臺33側面的第二檢測導點36以及固定在基座31上且位于置物臺33兩側的夾塊37。按壓機構5安裝在基板1的上表面且與夾持機構3相配合。檢測銷4設置于基板1上,也與夾持機構3相配合。
在本實施例中,夾持機構3還包括一體設置于基座31兩側的支撐塊32,支撐塊32與置物臺33之間形成凹槽34。按壓機構5包括設置于夾持機構3一側的支撐座51、固定在支撐座51頂部的固定件52、與固定件52相樞軸連接的第一連接桿53、與固定件52相樞軸連接且位于第一連接桿53上方的第二連接桿55、分別與第一連接桿53和第二連接桿55相樞軸連接的第三連接桿54以及安裝在第二連接桿55端部的按壓凸起56。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