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避雷器安裝技術領域,特指一種電動便攜式避雷器斜拉桿安裝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可控放電避雷器的生產裝配時,避雷器斜拉桿的裝配占的工作量比較大,通常采用傳統的手工擰緊方式進行避雷器斜拉桿的鉗位件和環氧套筒的固定裝配,生產效率極低,工作員易疲勞,且容易造成手的傷害。由于避雷器斜拉有一定的重量,在進行批量生產是,傳統手工安裝方式勢必會消耗很大的體力,安裝速度較慢。為了提高避雷器的生產效率,有必要開展電動便攜式避雷器斜拉桿自動安裝的技術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便攜式避雷器斜拉桿安裝裝置,利用該裝置可以實現避雷器斜拉桿中鉗位件和環氧套筒的裝配,提高工作效率,且便于攜帶,簡單實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動便攜式避雷器斜拉桿安裝裝置,包括傳動機構、旋轉軸與環形固件,傳動機構與旋轉軸通過環形固件對應連接,傳動機構通過手持電動螺絲刀提供旋轉動力,旋轉軸對應連接于避雷器斜拉桿的鉗位。
進一步而言,所述環形固件采用六角螺母結構,傳動機構與旋轉軸的前端均設有外螺紋,環形固件設有內螺紋,傳動機構與旋轉軸通過環形固件螺紋連接。
一種電動便攜式避雷器斜拉桿安裝裝置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提供旋轉動力,將手持電動螺絲刀的套圈向內部方向推進,拔出螺絲刀,將傳動機構尾部插入手持電動螺絲線刀的旋轉軸孔內,再將橫銷嵌入槽中放松套圈,便將手持電動螺絲刀與傳動機構固定在一起;
步驟二,對接鉗位件,將旋轉軸對接避雷器斜拉桿的鉗位件尾端的內螺紋孔,鉗位件前端插入環氧套筒內;
步驟三,裝配鉗位件與環氧套筒,打開手持螺絲刀的開關,旋轉軸通過傳動機構傳遞的旋轉動力沿鉗位件的徑向進行旋轉,可以將鉗位件前端與環氧套筒擰緊。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利用該裝置的傳動機構、旋轉軸與環形固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實現避雷器斜拉桿中鉗位件和環氧套筒的裝配,提高工作效率,且便于攜帶,簡單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平面圖;
圖3是環形固件結構圖。
1.傳動機構;2.旋轉軸;3.環形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電動便攜式避雷器斜拉桿安裝裝置,包括傳動機構1、旋轉軸2與環形固件3,傳動機構1與旋轉軸2通過環形固件3對應連接,傳動機構1通過手持電動螺絲刀提供旋轉動力,旋轉軸2對應連接于避雷器斜拉桿的鉗位。以上所述構成本實用新型基本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利用該裝置的傳動機構1、旋轉軸2與環形固件3的配合使用,可以實現避雷器斜拉桿中鉗位件和環氧套筒的裝配,提高工作效率,且便于攜帶,簡單實用。其工作原理:通過手持電動螺絲刀提供旋轉動力,傳動機構1可以固定于手持電動螺絲刀的旋轉徑向孔內,旋轉軸2前端可以與避雷器斜拉桿的鉗位進行對接,環形固件3在鉗位件安裝完畢后給旋轉軸2提供阻力保護。
更具體而言,所述環形固件3采用六角螺母結構,傳動機構1與旋轉軸2的前端均設有外螺紋,環形固件3設有內螺紋,傳動機構1與旋轉軸2通過環形固件3螺紋連接。由電動螺絲刀提供旋轉動力,將旋轉動力通過旋轉軸2傳導至避雷器斜拉桿的鉗位件,便于鉗位件和環氧套筒的固定。
一種電動便攜式避雷器斜拉桿安裝裝置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提供旋轉動力,將手持電動螺絲刀的套圈向內部方向推進,拔出螺絲刀,將傳動機構1尾部插入手持電動螺絲線刀的旋轉軸孔內,再將橫銷嵌入槽中放松套圈,便將手持電動螺絲刀與傳動機構1固定在一起;
步驟二,對接鉗位件,將旋轉軸2對接避雷器斜拉桿的鉗位件尾端的內螺紋孔,鉗位件前端插入環氧套筒內;
步驟三,裝配鉗位件與環氧套筒,打開手持螺絲刀的開關,旋轉軸2通過傳動機構1傳遞的旋轉動力沿鉗位件的徑向進行旋轉,可以將鉗位件前端與環氧套筒擰緊。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