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噴油器橡膠圈安裝導套。
背景技術:
噴油器是一種向柴油機燃燒室噴射高壓燃油的裝置。根據不同柴油機要求,將高壓油泵來的柴油霧氣,以一定的噴油壓力、噴霧細度、噴油規律、射程和噴霧錐角噴入燃燒室特定位置,與空氣混合燃燒。
對于專門從事柴油機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在孔式噴油器本體1的中部溝槽內安裝一個橡膠圈2,如圖1所示。如果直接安裝,橡膠圈2需要經過下面的兩道溝槽或臺階才能到達預定的溝槽內,這樣極易劃傷、損壞橡膠圈2,且工人安裝操作不方便,耗時較多,嚴重影響工序平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噴油器橡膠圈安裝導套,有效避免橡膠圈在安裝過程中劃傷、損壞現象的出現。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噴油器橡膠圈安裝導套,該導套套設于噴油器本體的底部,所述噴油器本體的中部及底部均設有溝槽,所述導套與噴油器本體套接后的上端面正好位于中部溝槽的下方,所述導套的外表面設有連續的光滑面,所述導套的內部設有與噴油器本體底部形狀配合的套接孔,橡膠圈經所述導套的光滑面平穩地落入噴油器本體的中部溝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導套靠近中部溝槽的末端部厚度為0.4mm。
進一步地,所述導套的光滑面其粗糙度為0.8。
進一步地,所述導套由橡膠材料或不銹鋼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設置導套,使得橡膠圈能夠越過噴油器本體底部溝槽等障礙,而沿著橡膠圈的光滑面平穩的落入噴油器本體的中部溝槽內,有效避免橡膠圈在安裝過程中劃傷、損壞現象的出現,確保了橡膠圈的密封效果,大大的提升了產品的裝配質量。
2、通過使用導套,縮短了橡膠套的裝配時間,提升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平衡了各工序的裝配節拍。
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背景技術中橡膠圈在噴油器本體上的位置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噴油器本體,2-橡膠圈,3-導套,301-光滑面,302-套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2-4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噴油器橡膠圈安裝導套,該導套3套設于噴油器本體1的底部,噴油器本體1的中部及底部均設有溝槽,導套3與噴油器本體1套接后的上端面正好位于中部溝槽的下方,導套3的外表面設有連續的光滑面301,導套3的內部設有與噴油器本體1底部形狀配合的套接孔302,橡膠圈2經導套3的光滑面301平穩地落入噴油器本體1的中部溝槽內。
其中,導套3靠近中部溝槽的末端部厚度為0.4mm。
其中,導套3的光滑面301其粗糙度為0.8。
其中,導套3由橡膠材料或不銹鋼材料制成。
本實施例的一個具體應用為:使用時,先將橡膠圈2安裝到導套3的光滑面301,安裝時由小端口逐漸向大端口滑動,再將導套3套到噴油器本體1上,輕輕的將橡膠圈2在導套3外側向上滑動,使橡膠圈2平穩的落入噴油器本體1的中部溝槽內,通過這種方式有效避免橡膠圈在安裝過程中劃傷、損壞現象的出現。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過著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公開的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實用新型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