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V割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全自動V割機。
背景技術:
在線路板加工領域,經常需要使用到V割機對線路板進行V割處理。現有設備的切割刀組組件為上下兩刀軸上根據生產需要安裝N把刀片,在調整殘厚的過程中,每根軸上的所有刀片都是同步上下移動的,即一張線路板切割下來的N條V槽深度都是一致的,在生產中無法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例如某條V槽的深度需要和其他V槽不一樣,現有的設備無法加工,另外現有的設備調節深度需要手動調節,對操作人員的工作經驗及水平要求比較高,調整難度較大。
現有技術中,全自動V割機是有多刀同時V割構成。一般來說,同一工件會同時多刀進行作業,一般每組刀的距離不能或不易調節,調節需要進行復雜的操作,耗時長,且需要操作人員具有一定的經驗,極大的影響生產效率,并且切刀構件為上下兩刀軸上根據生產需要安裝N把刀片,每根軸上的所有刀片都是同步上下移動的,僅能切割V槽深度特定的線路板,在生產中無法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現有V割機的實用性能差,且現有全自動V割機切割時線路板容易晃動、翹曲,切割質量差,損耗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全自動V割機,自動化控制,生產效率高,切割質量好,可調性、使用性能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全自動V割機,包括支架、支架上的切刀組件、切刀組件前側上下升降的自動送料機構,還包括設置在自動送料機構上側的吸料輸料機構及PLC控制單元,所述的切刀組件設置在支架內部,切刀組件由多個縱向排布的切刀構件構成,每個切刀構件包括兩個橫向分布的刀組單元,每個刀組單元處均設有調整其橫向位置的橫向調節機構,切刀組件處設有定位機構,定位機構由設置在切刀組件兩側的夾持座、驅動夾持座夾緊的夾緊機構構成,夾持座工作面與切刀組件工作面一致,吸料輸料機構包括設置在切刀組件前側支架上的吸料架,吸料架設有向下的吸料口,吸料口連接負壓吸氣裝置,吸料架上還設有輸料輥,輸料輥工作面與夾持座工作面處于同一水平面,自動送料機構包括設置在吸料架底部的送料臺及其底部的升降機構,PLC控制單元連接控制刀組單元、橫向調節機構、夾緊機構、升降機構及負壓吸氣裝置,送料臺上側支架上設有向PLC控制單元發送線路板到位信號的送料檢測裝置,切刀組件上還設有傳送帶機構,一摞線路板放置在送料臺上后,開啟本機,PLC控制單元控制所有機構開啟,送料臺上升,當處于最上方的線路板到達送料檢測裝置處時,送料檢測裝置探測到線路板到位信號,PLC控制單元控制送料臺暫停上升,此時處于最上端的線路板恰好處于吸料架底端處,吸料口將線路板吸附輸料輥轉動將線路板輸向切刀組件,線路板被吸附后,送料檢測裝置失去信號,PLC控制單元再控制送料臺上升,處于最上端的線路板再次被吸附,送料檢測機構配合PLC控制單元控制送料臺停頓的逐步升高,與吸料輸料機構配合,實現自動送料,為切刀組件連續輸送線路板,線路板由輸料輥向切刀組件輸料后被夾持座捕捉,對線路板進行定位,促使線路板切割時平穩,提高切割精度,切刀組件上的傳送帶機構作用于夾持在夾持座上的線路板,使線路板右前向后移動,移動過程中,刀組單元對線路板進行切割,且每個刀組單元的位置能夠通過橫向調整機構調整,能夠線路板上加工出不同槽間距的V槽,能夠V割多種規格的線路板,實用性強,全稱自動控制,不需要人工進行操作干預,節省人工,生產效率高。
所述的切刀組件包括三個縱向均勻排布的切刀構件,橫向調節機構設置在切刀構件邊側,橫向調節機構與刀組單元一一對應,每個刀組單元均由上下相對的上刀座、下刀座構成,支架對應上刀座處設有與上刀座滑動配合的上橫梁,支架對應下刀座處設有與下刀座滑動配合的下橫梁,上刀座設有上電機,上電機輸出端設有上刀盤,上刀盤上安裝有上切刀,下刀座設有下電機,下電機輸出端設有下刀盤,下刀盤上安裝有下切刀,上刀座上還設有調整上刀盤上下位置的上調整機構,上調整機構包括設置在上刀座上的上氣缸、上刀電機,上氣缸輸出端連接上電機,上刀電機通過上傳動副連接上氣缸,下刀座設有調整下刀盤上下位置的下調整機構,下調整機構包括設置在下刀座上的下氣缸、下刀電機,下氣缸輸出端連接下電機,下刀電機通過設置的下傳動副連接下氣缸,PLC控制單元連接控制上電機、上氣缸、上刀電機以及下電機、下氣缸、下刀電機,每個刀組單元上下刀座同步調整,使每個刀組單元上下切刀上下相對,線路板由上下切刀間穿過,在傳送帶傳送過程中,上下切刀在線路板上下兩側進行V割,切割高效,線路板處于定位狀態,且每個刀組單元的位置靈活可調,能夠加工出不同規格的線路板,且上切刀的上下位置能夠通過上氣缸、上刀電機靈活調整,便于控制上切刀的切割深度,下切刀的上下位置能夠通過下氣缸、下刀電機靈活調整,便于控制下切刀的切割深度,能夠加工出特定線路板上下表面V槽深度以及不同的切割殘厚,靈活性、實用性好。
所述的橫向調節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絲杠、設置在絲杠端部驅動其轉動的電機,絲杠包括設置在上橫梁側邊的上絲杠及設置在下橫梁側邊的下絲杠,上刀座與上絲桿螺紋配合,下刀座與下絲桿螺紋配合,上絲杠、下絲杠間通過設置的同步傳動機構連接,PLC控制單元連接控制電機,上絲杠對應支撐上刀座、下絲杠對應支撐下刀座,每組刀組單元的上刀座、下刀座同步調整,各個刀組單元間互不影響,提高了本V割機的靈活、實用性能。
所述的上刀座底端設有上傳送帶機構,上傳送帶在上刀座底端口形成上側水平傳送段,下刀座上設有下傳送帶機構,下傳送帶在下刀座頂端口形成下側水平傳送段,上側水平傳送段、下側水平傳送段上下相對,上下相對的水平傳送段能夠將線路板夾持在中間,不僅起到傳送作用,還能夠壓覆在線路板表面,避免線路板翹曲,提高切割質量。
所述的吸料架頂端與支架對應處活動連接,吸料口前側的吸料架上設有輸料腔,輸料輥設置在輸料腔端口處,輸料腔設有驅動輸料輥轉動的輥電機,輸料輥外周面底端水平切面低于吸料口,吸料口由多個獨立的吸料腔構成,吸料腔設有控制其開口大小的擋板,吸料口端口處設有輔助送料的支撐輥,吸料口上端通過管路與設置在支架底部的負壓吸氣裝置連接,PLC控制單元連接控制輥電機,向下的吸料口將送料臺上最上層的線路板吸附住,同時輸料輥轉動將線路板輸往切刀組件,支撐輥、輸料輥探出吸料口端面,能夠避免線路板與吸料架接觸,避免線路板被刮傷。
所述的升降機構由設置在支架前側底部的固定架、固定架上的升降電機構成,固定架與支架連接,升降電機設有升降絲杠,升降絲杠頂端通過托盤與送料臺連接,送料臺上側對應的支架上還設有探測送料臺上升是否到位的上限傳感器,固定架上設有探測送料臺下降是否到位的下限傳感器,送上限傳感器、下限傳感器均連接PLC控制單元,升降絲杠通過托盤頂動送料臺上升,送料臺受力平穩,促使運動平穩,送料臺上升中,一旦送料檢測裝置探測到最上邊的一個線路板時,送料臺停止上升,最上邊的線路板立即被吸料架吸附并輸送,送料臺再上升,以此,送料臺卡頓的上升送料,線路板被輸送完畢后,送料臺繼續上升,上升至上限傳感器時,PLC控制單元控制送料臺回落,當回落至下限傳感器時,PLC控制單元控制送料臺停止回落,準備再次上升送料,自動化控制送料,不需人工控制,節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人工操作程序少,降低了人工操作帶來的開關、按鍵等損耗,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所述的夾持座數目為兩個,對稱且相對設置在切刀組件兩側,夾持座底部均設有滑座,夾持座與滑座滑動配合,夾持座底端設有滑槽,滑座頂端設有配合滑槽的凸起,滑槽橫向長度大于凸起橫向長度,其中一側夾持座為固定端,另一側為滑動端,滑動端一側的滑座凸起前側面與該側夾持座滑槽內壁間設有彈簧,夾緊機構包括夾緊絲杠、夾緊電機,右側滑座底端與夾緊絲杠螺旋配合,夾緊絲杠端部連接夾緊電機,線路板輸送至切刀組件處時恰好落在夾持座夾持面上,右側滑座左移,兩夾持座將線路板夾持住,右側滑座繼續向右滑動,右側夾持座在線路板的作用下停止移動,由此,滑座頂端與夾持座間的彈簧被壓縮,彈簧對夾持座具有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使夾持座對線路板具有夾緊作用,彈簧變形量與夾緊力成正比關系,彈簧的設置避免了夾持座夾持力過大而夾壞線路板,彈簧起緩沖作用,避免線路板損壞,定位快捷有效,促使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所述的夾持座與吸料架間還設有過渡送料機構,過渡送料包括設置在夾持座前端的送料輪、過渡電機,送料輪通過過渡架設置在夾持座前端,過渡架上設有安裝送料輪的軸,過渡電機與軸連接,過渡送料結構為兩個,兩個對稱設置,輸料輥將線路板向后輸送,線路板被送料輪捕獲并向后輸送至夾持座處,設置過渡送料機構能促使線路板輸送平穩,保證線路板能夠平穩的輸送至夾持座上,促使提高生產效率與切割質量。
上刀座對應上切刀處、下刀座對應下切刀處均設有護圈,護圈處設有吸塵口,吸塵口與支架上設置的吸塵機構連接,吸塵口能夠將切割時產生的碎屑吸取收集,護圈的設置便于與吸塵口配合,能夠擴大吸塵效果,避免碎屑影響切割。
所述的送料檢測裝置為紅外傳感器。
所述的支架后側還設有自動收料機構,自動收料機構與自動送料機構結構一致,自動收料機構由收料臺、升降機構構成。
本實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PLC控制單元連接V割機的各個機構,每個刀組單元位置可通過對應的橫向調節機構靈活獨立調整,刀組單元的切割殘厚可靈活調整,能夠切割加工多種規格的線路板,提高了V割機的靈活性與實用性,線路板切割時處于定位壓緊狀態,切割質量好,自動送料機構配合吸料輸料機構為切刀組件連續輸送線路板,自動化探測控制,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人工。
附圖說明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刀組單元處的橫截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橫向調節機構的前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切刀構件處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吸料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定位機構的前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過渡送料機構的前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送料機構處的截面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切刀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送料檢測裝置與PLC控制單元的連接框圖。
其中:1為支架,1.1為底座,1.2為上橫梁,1.3為下橫梁,2為切刀構件,2.1為切刀單元,2.11為上刀座,2.12為下刀座,2.13為上刀盤,2.14為下刀盤,2.15為上電機,2.16為下電機,2.17為上氣缸,2.18為上刀電機,2.19為下氣缸,2.2為下刀電機,3為上絲杠,3.1為下絲杠,3.2為電機,4為PLC控制單元,5為吸料架,5.1為吸料口,5.2為輸料腔,5.3為輸料輥,5.4為支撐輥,5.5為負壓吸氣泵,6為夾持座,6.1為滑座,6.2為夾緊絲杠,6.3為夾緊電機,7為送料輪,7.1為過渡架,7.2為滑塊,8為送料臺,8.1為固定架,8.2為升降電機,8.3為升降絲杠,8.4為托盤,8.5為導向桿,8.6為上限傳感器,8.7為下限傳感器,8.8為送料紅外傳感器,9為上傳送帶,9.1為下傳送帶,10為護圈,10.1為吸塵腔,11為收料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全自動V割機,包括支架1、支架1上的切刀組件、切刀組件前側上下升降的自動送料機構,還包括設置在自動送料機構上側的吸料輸料機構及PLC控制單元,支架1底部還設有底座1.1,切刀組件設置在支架1內部,切刀組件由三個縱向排布的切刀構件2構成,每個切刀構件2包括兩個橫向分布的刀組單元2.1,每個刀組單元2.1處均設有調整其橫向位置的橫向調節機構,橫向調節機構與刀組單元2.1一一對應,同一切刀構件2上兩個刀組單元2.1對應的橫向調節機構分設在該切刀構件2的左右兩側,每個刀組單元2.1均由上下相對的上刀座2.11、下刀座2.12構成,支架1對應每個上刀座2.11處設有與上刀座2.11滑動配合的上橫梁1.2,上橫梁1.2由水平設置的工字鋼構成,上橫梁1.2底部設有與上刀座2.11上端滑動配合的滑軌,支架1對應下刀座2.12處設有與下刀座2.12滑動配合的下橫梁1.3,下橫梁1.3同樣由水平設置的工字鋼構成,下橫梁1.3頂端同樣設有與下刀座2.12滑動配合的滑軌,滑軌促使上下刀座水平滑動順暢,能夠避免滑動磨損,支架1左右兩側設有開開合的檢修口,便于維護。
參照圖2,上刀座2.11前端面設有上刀盤2.13,下刀座2.12前端面設有下刀盤2.14,上刀盤2.13上安裝有上切刀,下刀盤2.14上安裝有下切刀,上刀座2.11后端面設有驅動上刀盤2.13轉動的上電機2.15,上電機2.15輸出端與上刀盤2.13連接,下刀座2.12后端面設有驅動下刀盤2.14轉動的下電機2.16,下電機2.16與下刀盤2.14連接,上刀座2.11后端面上還設有調整上刀盤2.13上下位置的上調整機構,上調整機構包括設置在上電機2.15上側的上氣缸2.17、上刀電機2.18,上氣缸2.17豎直設置,且輸出端向下連接上電機2.15,上刀電機2.18通過設置的滾珠絲杠副連接上氣缸2.17,上氣缸2.17控制上切刀的抬起與推出,切割時上氣缸2.17控制上切刀向下頂出準備切割,不切割時,上氣缸2.17控制上切刀縮回,避免線路板與切刀間發生誤碰誤切,上電機2.15處設有上電機座,上刀座2.11對應處設有小滑軌,上電機座與小滑軌滑動配合,下刀座2.12設有調整下刀盤2.14上下位置的下調整機構,下調整機構包括設置在下電機2.16下側的下氣缸2.19、下刀電機2.2,下氣缸2.19輸出端向上與下刀盤2.14連接,下刀電機2.2通過設置的滾珠絲杠副連接下氣缸2.19,滾珠絲杠副將刀電機的水平回轉運動轉化為豎直方向的上下移動,下電機2.16處設有下電機座,上刀座2.12對應處設有小滑軌,下電機座與小滑軌滑動配合,對應刀電機通過控制對應電機、氣缸的上體上下移動來改變對應切刀的上下位置,實現了上切刀、下切刀切割厚度的獨立調整,能夠在線路板上下兩面切割出不同深度的槽以及控制不同的切割殘厚,提高了本V割機的實用性。
參照圖3、圖4,橫向調節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絲杠、驅動絲杠轉動的電機3.2,絲杠包括設置在上橫梁1.2側邊的上絲杠3及設置在下橫梁1.3側邊的下絲杠3.1,上絲杠3上設有上絲杠螺母,上絲杠螺母與上電機座連接,下絲杠3.1上設有下絲杠螺母,下絲杠螺母與下電機座連接,電機3.2與下絲杠3.1端部連接,上絲杠3、下絲杠1的右端端部均設有同步輪,同步輪間通過同步帶連接,PLC控制單元4連接控制電機3.2,上絲杠3、下絲杠3.1同步轉動使同一刀組單元2.1的上刀座2.11、下刀座2.12同步的水平移動,保證同一刀組單元2.1的切刀上下相對,通過橫向調節機構能夠調整六個刀組單元2.1處于不同的水平位置,六個刀組單元2.1位置調整互不影響,能夠靈活調整線路板V槽間間距,適應生產需要,能夠加工多種尺寸規格的線路板,提高了本V割機的靈活、實用性能,PLC控制單元4為設置在支架1前端面的集成觸摸控制屏,通過觸摸控制屏便于輸入相關的控制信息,PLC控制單元4能夠自行控制六個刀組單元2.1調整至指定位置,以及自行調整切刀的切割深度,控制簡單,降低了調整的難度,促使提高生產效率。
參照圖5,吸料輸料機構包括設置支架1前側面上部的吸料架5,吸料架5處于切刀組件前側,吸料架5設有向下的吸料口5.1,吸料口5.1連接設置在底座1.1內部的負壓吸氣泵5.5,吸料口5.1前側的吸料架5上設有輸料腔5.2,輸料腔5.2的端口處設有輸料輥5.3,輸料輥5.3外周面探出輸料腔5.2端口水平面,輸料腔5.2設有驅動輸料輥5.3轉動的輥電機,吸料口5.1由多個獨立的吸料腔構成,吸料腔設有控制其開口大小的擋板,吸料口5.1端口處設有輔助送料的支撐輥5.4,吸料口5.1上端通過管路與負壓吸氣泵5.5連接,吸料口5.1所在水平面處于上切刀、下切刀間,輸料輥5.3輸料面處于上切刀、下切刀之間,PLC控制單元4連接控制輥電機、負壓吸氣泵5.5,向下的吸料口5.1能夠將送料機構上最上層的線路板吸附住,同時輸料輥5.3轉動將線路板輸往切刀組件處,支撐輥5.4、輸料輥5.3能夠避免線路板與吸料架5接觸,避免線路板被刮傷,吸料架5頂端與支架1前側上部對應處活動連接,吸料架5能夠上下翻轉,便于對吸料架5進行檢修調整維護的操作。
參照圖4、圖6,切刀組件處設有定位線路板的定位機構,定位機構由設置在切刀構件2左右兩側的夾持座6、驅動夾持座6夾緊的夾緊機構構成,夾持座6的數目為兩個,對稱且相對設置在切刀構件2的兩側,夾持座6底部均設有滑座6.1,夾持座6與滑座6.1滑動配合,夾持座6底端設有滑槽,滑座頂端設有配合滑槽的凸起,滑槽橫向長度大于凸起橫向長度,左側夾持座6為固定端,右側夾持座6為滑動端,右側滑座6.1的凸起前側面與該側夾持座6滑槽內壁間設有彈簧,夾持座6設有夾持臺階面,兩個夾持臺階面相對,夾持臺階面處于上刀座2.11、下刀座2.12間,吸料輸料機構輸送過來的線路板恰好輸送到夾持座3的夾持面上,左側滑座6.1為固定端,右側滑座6.1為滑動端,夾緊機構包括夾緊絲杠6.2、夾緊電機6.3,夾緊絲杠6.2設置在下橫梁1.3邊側處,滑座6.1底端與下橫梁1.3滑動配合,右側滑座6.1底端與夾緊絲杠6.2螺旋配合,夾緊絲杠6.2右端端部連接夾緊電機6.3,夾緊電機6.3連接PLC控制單元4,V割機啟動后,PLC控制單元4控制所有機構自動運行,線路板輸送夾持座6的夾持面上后,右側滑座6.1左移,兩夾持座6靠近,右側夾持座6的位置根據待加工的板寬來確定,加工前,根據待加工板的板寬對右側夾持座6進行定位,定位好夾持座6后,兩側夾持座6和待加工板的兩側是剛好接觸,幾乎沒有夾緊力,右側夾持座6的彈簧作用為:因為待加工板的外形肯定存在誤差,當有的板的外形大于所設置的夾持座尺寸時,右側夾持座6會被撐大,使得此板可以通過,通過之后夾持座6又會恢復原樣,從而能夾緊后續的板,能夠避免線路板在切割過程中晃動,提高了切割的質量,定位快捷有效,促使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參照圖7,夾持座6與吸料架5間還設有過渡送料機構,過渡送料機構包括設置在夾持座6前端的送料輪7、過渡電機,送料輪7通過過渡架7.1設置在夾持座6的前端,過渡架7.1上設有上下滑動的滑塊7.2,滑塊7.2通過軸連接送料輪7.1,過渡電機通過帶傳動機構連接軸,送料架7.1上設有豎直桿,豎直桿底端與滑塊連接,滑塊7.2上設有調整豎直桿上下運動的滾圈,滾圈與豎直桿間通過傳動副連接,滾圈上設有刻度,轉動滾圈控制豎直桿上下移動,且轉動相應的圈數,豎直桿對應上下移動一定的量,便于掌握送料輪7的調節高度,以使能夠對不同厚度的線路板進行送料切割,提高V割機的靈活性、實用性,過渡送料結構為兩個,兩個對稱設置,由輸料輥5.3輸送而來的線路板被送料輪7捕獲并向后輸送至夾持座6處,過渡送料機構能促使線路板輸送平穩,保證線路板能夠平穩的輸送至夾持座6上,促使提高生產效率與切割質量。
參照圖8、圖10,自動送料機構包括設置在吸料架5底部的送料臺8及送料臺8底部的升降機構,升降機構由設置在底座1.1前側的固定架8.1、固定架8.1上的升降電機8.2構成,固定架8.1與底座1.1前側連接,升降電機8.2設有升降絲杠8.3,升降絲杠8.3頂端通過托盤8.4與送料臺8連接,送料臺8底部兩側還設有導向桿8.5,導向桿8.5與固定架8.1對應處滑動配合,導向桿8.5頂端與送料臺8連接,兩導向桿8.5上端通過上連扳連接,兩導向桿8.5下端通過下連扳連接,上連扳、下連扳保證兩導向桿8.5運動的一致性,促使送料臺8升降穩定,送料臺8上側對應的支架1上設有向PLC控制單元4發送線路板到位信號的送料紅外傳感器8.8,一摞線路板放置在送料臺8上后,開啟本機,PLC控制單元4控制所有機構開啟,送料臺8上升,當處于最上方的線路板到達送料紅外傳感器8.8處時,送料紅外傳感器8.8探測到線路板到位信號,PLC控制單元4控制送料臺8暫停上升,此時處于最上端的線路板恰好處于吸料架5底端處,吸料口5.1將線路板吸附輸料輥5.3轉動將線路板輸向過渡送料機構,經送料輪7送料后到達夾持座6,由夾持座6夾持定位,線路板被吸附后,送料紅外傳感器8.8失去信號,PLC控制單元4再控制送料臺8上升,當線路板再次到達送料紅外傳感器8.8處時,送料臺8暫停,線路板被吸附,如此循環,送料紅外傳感器8.8向PLC控制單元4發送線路板到位信號,PLC控制單元4控制送料臺8暫停上升,線路板被傳送后,PLC控制單元4控制送料臺8再次上升,如此,送料臺8停頓著逐步升高,與吸料輸料機構配合,實現自動送料,為切刀組件連續輸送線路板,不需要人員看護,自行探測控制,效率高,自動控制,避免了人員多次按壓控制按鍵,減少了對設備按鍵的損耗,線路板輸送完畢后送料臺8依舊上升,當上升至設置在送料臺8上側支架1上的上限傳感器8.6處時,上限傳感器8.6向PLC控制單元4發送送料臺8上升至極限的信號,PLC控制單元4控制送料臺8回落,固定架8.1上設有探測送料臺8下降是否到位的下限傳感器8.7,上連扳為觸發下限傳感器8.7的激發元件,當上連扳回落至下限傳感器8.7處時,PLC控制單元4控制送料臺8停止回落,準備再次上升送料,自動化控制送料,節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另外,送料臺8的上升回落等還可以通過設置的按鍵控制,人工控制能夠提高送料的精準性,避免送料臺8空行程運動,送料的靈活性強,送料臺8底部設有罩設固定架8.1等部件的外罩,起防護作用,避免異物進入。
線路板由輸料輥向切刀組件輸料后被夾持座捕捉,對線路板進行定位,促使線路板切割時平穩,提高切割精度,切刀組件上的傳送帶機構作用于夾持在夾持座上的線路板,使線路板右前向后移動,移動過程中,刀組單元對線路板進行切割,且每個刀組單元的位置能夠通過橫向調整機構調整,能夠線路板上加工出不同槽間距的V槽,能夠V割多種規格的線路板,實用性強,全稱自動控制,不需要人工進行操作干預,節省人工,生產效率高。
參照圖9,上刀座2.11的底端設有上傳送帶機構,上傳送機構由上傳送帶9、上傳送輪、上傳送電機構成,上傳送輪設置在上刀座2.11上,上傳送帶9繞設在上傳送輪上,上傳送電機與上傳送輪連接,上傳送帶9在上刀座2.11底端口形成上側水平傳送段,下刀座2.12上設有下傳送帶機構,下傳送機構由下傳送帶9.1、下傳送輪、下傳送電機構成,下傳送輪設置在下刀座2.12上,下傳送帶9.1繞設在下傳送輪上,下傳送電機與下傳送輪連接,下傳送帶9.1在下刀座2.12頂端口形成下側水平傳送段,上側水平傳送段、下側水平傳送段上下相對,上下相對的水平傳送段能夠將線路板夾持在中間,線路板在夾持座6上定位后,上側水平傳送段與線路板上表面接觸,下側水平傳送段與線路板下表面接觸,上側水平傳送段、下側水平傳送段同步轉動,將線路板向后傳送,傳送過程中切刀進行切割,傳送機構不僅起到傳送作用,還能夠壓覆在線路板表面,避免線路板翹曲,提高切割質量。
上刀座2.11對應上切刀處、下刀座2.12對應下切刀處均設有護圈10,護圈10范圍內處于上刀座2.11低端口處、處于下刀座2.12上端口處設有吸塵口,吸塵口通過管道與設置在支架1上吸塵腔10.1連接,吸塵腔10.1設置在上橫梁1.2的端部上側,吸塵腔10.1連接負壓吸氣裝置,吸塵口能夠將切割時產生的碎屑吸取收集,護圈10的設置便于與吸塵口配合,能夠擴大吸塵效果,避免碎屑影響切割。
PLC控制單元4連接V割機的各個機構,每個刀組單元2.1上下刀座同步調整,使每個刀組單元2.1上下切刀上下相對,線路板由上下切刀間穿過,在傳送帶傳送過程中,上下切刀在線路板上下兩側進行V割,切割高效,線路板處于定位狀態,且每個刀組單元2.1的位置靈活可調,能夠加工出不同規格的線路板,且上切刀的上下位置能夠通過上氣缸、上刀電機靈活調整,便于控制上切刀的切割深度,下切刀的上下位置能夠通過下氣缸、下刀電機靈活調整,便于控制下切刀的切割深度,能夠加工出特定線路板上下表面V槽深度以及不同的切割殘厚,提高了V割機的靈活性與實用性,能夠加工多種規格的線路板,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
支架1后側還設有自動收料機構,自動收料機構與自動送料機構結構一致,自動收料機構由收料臺11、升降機構構成,升降機構由設置在底座1.1后側的固定架、固定架上的升降電機構成,固定架與底座后側連接,升降電機設有升降絲杠,升降絲杠頂端通過托盤與收料臺11連接,收料臺11底部兩側還設有導向桿,導向桿與固定架對應處滑動配合,導向桿頂端與收料臺11連接,兩導向桿上端通過上連扳連接,兩導向桿下端通過下連扳連接,上連扳、下連扳保證兩導向桿運動的一致性,促使收料臺11升降穩定,收料臺11上側對應的支架1上設有向PLC控制單元4發送線路板到位信號的收料紅外傳感器,切割完后后的線路板輸送至收料臺11處時,收料紅外傳感器探測到線路板的到位信號,反饋給PLC控制單元4,PLC控制單元4控制送料臺下降一個線路板的厚度,如此,直至收料完畢,自行控制收料,效率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