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27260閱讀:237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汽車配件加工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



背景技術:

汽車密封條在制作過程中,先對其進行成型,成型后的密封條首尾兩端需要進行切除作業。現有的切除方式主要通過人工進行定位,然后切割刀直接對密封條進行切斷,其雖然切割效率高,但是無法對切割刀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容易導致切割刀斷裂,并且無法對密封條在切割時進行固定,影響切割的品質,容易引起切割誤差增大,并且由于人工進行定位,使得工人與切割刀接觸的較近,對工人存在安全隱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

為達到本發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所述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撐裝置、位于所述支撐裝置左側的調節裝置、位于所述支撐裝置右側的定位裝置、設置于所述底板上的電機裝置、位于所述定位裝置上方的支架裝置、位于所述支架裝置左側的緩沖裝置及位于所述緩沖裝置下方的切割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上方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一滾輪,所述支撐裝置包括第一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鋼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兩端的第一支撐塊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上方的支撐板,所述調節裝置包括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端的第一定位桿、設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上端的第一限定桿、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側的調節桿、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側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方的第一電機、設置于所述第一電機上的第一輸出軸、設置于所述第一輸出軸上的第一拉線,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定位框、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內左右兩側的第二限定桿、位于所述定位框左側的第三限定桿、位于所述第三限定桿下方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彈簧左側的移動板及位于所述移動板左側的第一橫桿,所述電機裝置包括第二電機、設置于所述第二電機上的第二輸出軸、設置于所述第二輸出軸上的第二拉線、位于所述第二電機左側的第一豎桿及設置于所述第一豎桿上端的第二滾輪,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四支架、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下端的定位板、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的第一連接環、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左右兩側的第三彈簧、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端的第一豎板、位于所述第一豎板下方的第五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五支架下端的第三滾輪、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一固定桿及位于所述第一豎板左側的第六支架,所述切割裝置包括橫板、位于所述橫板下方左右兩側的第四彈簧、位于所述第四彈簧下方的按壓板、設置于所述橫板上的移動桿、位于所述移動桿下方的切割刀、位于所述切割刀左右兩側的固定塊、位于所述固定塊左右兩側的第五彈簧、位于所述第五彈簧下方的第二固定桿,所述緩沖裝置包括第七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七支架上的第六彈簧、位于所述第六彈簧下方的頂靠塊、位于所述第七支架左右兩側的摩擦塊、位于所述摩擦塊下方的頂靠桿、位于所述頂靠桿下方的第四限定桿、設置于所述第四限定桿上的第七彈簧、位于所述第七支架內左右兩側的連接塊及設置于所述連接桿上的旋轉桿。

所述第一支撐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滾輪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撐桿樞軸連接。

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兩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之間,所述第一支架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鋼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鋼板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架的兩端與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支架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定位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限定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限定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調節桿呈彎曲狀,所述調節桿的兩端頂靠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右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電機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架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輸出軸呈圓柱體,所述第一輸出軸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機連接,所述第一拉線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拉線的右端與所述調節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拉線穿過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定位框呈空心的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定位框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框上設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限定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定位框內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限定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限定桿的一端與所述定位框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限定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限定桿的右端與所述定位框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且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彈簧的右端與所述定位框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移動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移動板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移動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電機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輸出軸呈圓柱體,所述第二輸出軸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電機連接,所述第二拉線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拉線的左端穿過所述第三通孔進入到所述定位框內,所述第一豎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的上端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豎桿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內,所述第二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一豎桿樞軸連接,所述第二拉線穿過所述第二凹槽且頂靠在所述第二滾輪上。

所述第四支架呈L形,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狀且與所述第一豎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呈豎直狀且貫穿所述定位框的內外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定位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板的側面與所述定位框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環呈半圓環狀,所述第一連接環的兩端與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拉線的左端與所述第一連接環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二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框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三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三彈簧的上端與所述定位框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五支架呈L形,所述第五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下端設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三支架樞軸連接,所述第三滾輪頂靠在所述定位框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形,所述第六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的下端呈豎直狀。

所述橫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橫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豎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橫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橫板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一定位桿的右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四彈簧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橫板下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四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橫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的下端與所述按壓板固定連接,所述按壓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五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所述移動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動桿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內且與所述橫板滑動連接,所述切割刀呈豎直狀,所述切割刀的上端與所述移動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設有兩個,所述固定塊的橫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固定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移動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的側面與所述切割刀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五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橫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桿位于所述固定塊的下方,所述切割刀貫穿所述第二固定桿的上下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

所述第七支架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七支架的兩端與所述橫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七支架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六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七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的下端與所述頂靠塊固定連接,所述頂靠塊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頂靠塊頂靠在所述旋轉桿的上表面上,所述摩擦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七支架的左右兩側,所述摩擦塊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摩擦塊的一端與所述第七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橫板上方的左右兩側,所述頂靠桿呈水平狀,所述頂靠桿貫穿所述第七支架的內外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頂靠桿的橫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摩擦塊的下表面與所述頂靠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頂靠塊位于所述頂靠桿之間,所述頂靠塊頂靠在所述頂靠桿呈傾斜的側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四限定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七支架的左右兩側,所述第四限定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四限定桿的上端與所述頂靠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限定桿的下表面與所述橫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

所述第七彈簧設有個且左右各設有兩個,所述第七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七彈簧的一端與所述第四限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七支架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設有兩個,所述連接塊呈長方體,所述連接塊的下表面與所述橫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的側面與所述第七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旋轉桿設有兩個,所述旋轉桿呈長方體,所述旋轉桿的一端設有第四凹槽,所述連接塊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內且與所述旋轉桿樞軸連接,所述旋轉桿頂靠在所述橫板上,所述頂靠塊頂靠在所述旋轉桿上,所述移動桿的上表面頂靠在所述旋轉桿的下表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能夠對汽車密封條進行有效的切割,切割效率高;并且在切割時對切割刀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防止導致切割刀斷裂,延長切割刀的使用壽命;并且在切割時對密封條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防止切割時密封條晃動,保證切割的準確;同時可以自動調節切割的位置,防止人工進行定位,保證工人與切割刀的距離,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撐裝置2、位于所述支撐裝置2左側的調節裝置3、位于所述支撐裝置2右側的定位裝置4、設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電機裝置5、位于所述定位裝置4上方的支架裝置6、位于所述支架裝置6左側的緩沖裝置8及位于所述緩沖裝置8下方的切割裝置7。

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設有位于其上方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撐桿11、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1上的第一滾輪12。所述第一支撐桿11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11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上端設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滾輪12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12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滾輪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內旋轉。

如圖1所示,所述支撐裝置2包括第一支架21、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鋼板2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兩端的第一支撐塊23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23上方的支撐板24。所述第一支架21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21的兩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架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1之間,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鋼板22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鋼板22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連接,所述鋼板22可以防止切割刀切割到第一支架21,對第一支架21起到保護作用。所述第一支撐塊23設有兩個且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的兩端,所述第一支撐塊23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架21的兩端與所述第一支撐塊2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24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撐塊23的上表面與所述支撐板2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支撐板24起到支撐作用,所述支撐板24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41,所述第一通孔241位于所述鋼板22的上方且可供切割刀穿過。

如圖1所示,所述調節裝置3包括第二支架31、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31上端的第一定位桿32、設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桿32上端的第一限定桿33、位于所述第二支架31右側的調節桿34、位于所述第二支架31左側的第三支架35、位于所述第三支架35上方的第一電機36、設置于所述第一電機36上的第一輸出軸37、設置于所述第一輸出軸37上的第一拉線38。所述第二支架31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3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31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3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31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一定位桿32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限定桿3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限定桿33的左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32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調節桿34呈彎曲狀,所述調節桿34的兩端頂靠在所述第二支架31的右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彈性桿34采用彈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彎曲變形。所述第三支架35呈L形,所述第三支架35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架3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35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電機36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36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一電機36上設有開關,方便其打開或者關閉,所述第一電機36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架3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輸出軸37呈圓柱體,所述第一輸出軸37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機36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電機36可以帶動所述第一輸出軸37旋轉。所述第一拉線38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7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拉線38的右端與所述調節桿3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拉線38穿過所述第二通孔311。當所述第一拉線38向左拉動所述調節桿34時,所述調節桿34的兩端分別在上下方向上移動,所述調節桿34的中間向左移動,進而使得調節桿34彎曲變形。

如圖1所示,所述定位裝置4包括定位框41、收容于所述定位框41內左右兩側的第二限定桿42、位于所述定位框41左側的第三限定桿43、位于所述第三限定桿43下方的第一彈簧44、位于所述第一彈簧44左側的移動板45及位于所述移動板45左側的第一橫桿46。所述定位框41呈空心的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定位框41的下端設有開口,所述定位框4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框41上設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三通孔411,所述第三通孔411呈圓形且與所述定位框4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二限定桿4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定位框41內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限定桿42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限定桿42的一端與所述定位框4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限定桿4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限定桿43的右端與所述定位框4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44設有兩個且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彈簧44的右端與所述定位框4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44的左端與所述移動板45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板45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移動板45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橫桿46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46的右端與所述移動板45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汽車密封條放置在支撐板24上,且密封條的右端頂靠在移動板45上,同時位于第一橫桿46上。

如圖1所示,所述電機裝置5包括第二電機51、設置于所述第二電機51上的第二輸出軸52、設置于所述第二輸出軸52上的第二拉線53、位于所述第二電機51左側的第一豎桿54及設置于所述第一豎桿54上端的第二滾輪55。所述第二電機51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二電機51上設有開關,方便其打開或者關閉,所述第二電機5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輸出軸52呈圓柱體,所述第二輸出軸52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電機51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電機51可以帶動所述第二輸出軸52旋轉。所述第二拉線53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輸出軸5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拉線53的左端穿過所述第三通孔411進入到所述定位框41內。所述第一豎桿54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54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54的上端設有第二凹槽541,所述第二凹槽54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一豎桿54收容于所述定位框41內。所述第二滾輪55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55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541內且與所述第一豎桿54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滾輪55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541內旋轉。所述第二拉線53穿過所述第二凹槽541且頂靠在所述第二滾輪55上。

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裝置6包括第四支架61、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61下端的定位板62、位于所述定位板62下方的第一連接環63、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61上的第二彈簧64、位于所述第四支架61左右兩側的第三彈簧65、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61上端的第一豎板66、位于所述第一豎板66下方的第五支架67、設置于所述第五支架67下端的第三滾輪68、位于所述第四支架61上方的第一固定桿69及位于所述第一豎板66左側的第六支架60。所述第四支架61呈L形,所述第四支架61的上端呈水平狀且與所述第一豎板66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61的下端呈豎直狀且貫穿所述定位框41的內外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四支架61可以上下移動。所述定位板62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板62的側面與所述定位框41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四支架61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板6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四支架61與所述定位板62可以一起上下移動。所述第一連接環63呈半圓環狀,所述第一連接環63的兩端與所述定位板6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拉線53的左端與所述第一連接環6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64呈豎直狀,所述第二彈簧64的上端與所述第四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64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框41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四支架61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二彈簧64處于壓縮狀態。所述第三彈簧65設有兩個,所述第三彈簧65呈豎直狀,所述第三彈簧65的上端與所述定位框4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65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板62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65處于拉伸狀態,進而對所述定位板62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一豎板66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五支架67呈L形,所述第五支架67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板66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67的下端設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三滾輪68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68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三支架67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滾輪68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內旋轉,所述第三滾輪68頂靠在所述定位框41的左表面上,從而對所述第一豎板61、緩沖裝置8及切割裝置7起到支撐作用,并且第三滾輪68可以在所述定位框41的左表面上滾動,減少摩擦力。所述第一固定桿69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固定桿69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69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板66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60呈L形,所述第六支架60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豎板66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60的下端呈豎直狀。

如圖1所示,所述切割裝置7包括橫板71、位于所述橫板71下方左右兩側的第四彈簧72、位于所述第四彈簧72下方的按壓板73、設置于所述橫板71上的移動桿74、位于所述移動桿74下方的切割刀75、位于所述切割刀75左右兩側的固定塊76、位于所述固定塊76左右兩側的第五彈簧78、位于所述第五彈簧78下方的第二固定桿77。所述橫板7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橫板71的右端與所述第一豎板66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板66的下表面與所述橫板71的下表面處于同一平面內,所述橫板711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711,所述第四通孔711呈方形,所述橫板71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一定位桿32的右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四彈簧7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橫板71下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四彈簧72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72的上端與所述橫板71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72的下端與所述按壓板73固定連接,進而對所述按壓板73起到支撐作用,所述按壓板73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731,所述第五通孔731呈方形,所述第五通孔731位于所述第四通孔711的下方,所述第五通孔73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41的正上方。所述移動桿74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動桿74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711內且與所述橫板71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移動桿74可以在所述第四通孔711內上下移動。所述切割刀75呈豎直狀,所述切割刀75的上端與所述移動桿74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76設有兩個,所述固定塊76的橫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固定塊76的上表面與所述移動桿74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76的側面與所述切割刀75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78設有兩個,所述第五彈簧78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78的上端與所述橫板71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78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固定桿77固定連接,進而對所述第二固定桿77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二固定桿77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桿77位于所述固定塊76的下方,所述切割刀75貫穿所述第二固定桿77的上下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緩沖裝置8包括第七支架81、設置于所述第七支架81上的第六彈簧82、位于所述第六彈簧82下方的頂靠塊83、位于所述第七支架81左右兩側的摩擦塊84、位于所述摩擦塊84下方的頂靠桿85、位于所述頂靠桿85下方的第四限定桿86、設置于所述第四限定桿86上的第七彈簧87、位于所述第七支架81內左右兩側的連接塊88及設置于所述連接桿88上的旋轉桿89。所述第七支架81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七支架81的兩端與所述橫板7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60的下端與所述第七支架8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82呈豎直狀,所述第六彈簧82的上端與所述第七支架81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82的下端與所述頂靠塊83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82處于壓縮狀態,所述第六彈簧82向下按壓頂靠塊83。所述頂靠塊8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頂靠塊83頂靠在所述旋轉桿89的上表面上,對旋轉桿89起到支撐作用。所述摩擦塊84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七支架81的左右兩側,所述摩擦塊84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摩擦塊84的一端與所述第七支架8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桿85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橫板71上方的左右兩側,所述頂靠桿85呈水平狀,所述頂靠桿85貫穿所述第七支架81的內外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頂靠桿85可以左右移動,所述頂靠桿85位于第七支架81下方的側面呈傾斜狀,所述頂靠桿85的橫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摩擦塊84的下表面與所述頂靠桿85的上表面滑動連接,由于摩擦塊84的摩擦系數較大,進而摩擦塊84頂靠在頂靠桿85上時,兩者之間的摩擦力較大,以便對頂靠桿85起到支撐作用,所述頂靠塊83位于所述頂靠桿85之間,所述頂靠塊83頂靠在所述頂靠桿85呈傾斜的側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四限定桿86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七支架81的左右兩側,所述第四限定桿86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四限定桿86的上端與所述頂靠桿85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限定桿86的下表面與所述橫板7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七彈簧87設有4個且左右各設有兩個,所述第七彈簧87呈水平狀,所述第七彈簧87的一端與所述第四限定桿86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8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七支架81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87向第七支架81的方向拉動所述第四限定桿86,使得所述頂靠桿85頂靠在所述頂靠塊83上,所述第七彈簧87處于拉伸狀態。所述連接塊88設有兩個,所述連接塊88呈長方體,所述連接塊88的下表面與所述橫板71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88的側面與所述第七支架81固定連接。所述旋轉桿89設有兩個且左右相互頂靠在一起,所述旋轉桿89呈長方體,所述旋轉桿89的一端設有第四凹槽891,所述第四凹槽891呈長方體狀,所述連接塊88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891內且與所述旋轉桿89樞軸連接,使得所述旋轉桿89可以圍繞所述連接塊88旋轉,所述旋轉桿89頂靠在所述橫板71上,所述頂靠塊83頂靠在所述旋轉桿89上,所述移動桿74的上表面頂靠在所述旋轉桿89的下表面上。

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明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使用時,首先將汽車密封條放置在所述支撐板24上,密封條的右端頂靠在移動板45的右表面上且放置在第一橫桿46上,同時密封條的左端頂靠在調節桿34上,此時第一彈簧44處于壓縮狀態且向左推動所述移動板45。當需要向左調節密封條時,打開第一電機36的開關,使得所述第一輸出軸37旋轉,進而使得所述第一拉線38在所述第一輸出軸37上纏繞,然后第一拉線38向左拉動所述調節桿34,使得所述調節桿34的上端向上滑動,其下端向下滑動,然后調節桿34的中間向左移動,由于第一彈簧44處于壓縮狀態,然后第一彈簧44向左推動移動板45及第一橫桿46,使得所述移動板45及第一橫桿46向左移動,所述移動板45向左推動密封條,從而可以使得密封條向左移動,直至密封條需要切割的位置移動到第一通孔241的上方,當需要向右移動密封條時,第一電機36使得所述第一輸出軸37反向旋轉,纏繞在第一輸出軸37上的第一拉線38逐漸的松開,但是第一拉線38一直處于繃直狀態,然后調節桿34在自身彈力作用下逐漸的恢復至原狀,且調節桿34的中間部位向右移動,所述調節桿34的彈力大于所述第一彈簧44的彈力,從而可以向右推動密封條,然后移動桿45及第一橫桿46向右移動,所述第一彈簧444被壓縮,從而使得密封條向右移動,直至密封條需要切割的位置移動到達第一通孔241的上方,由于可以自動對密封條進行調節,因而無需工人處于切割刀75的旁邊,因此可以保證工人的人身安全。然后打開第二電機51的開關,使得所述第二輸出軸52旋轉,進而使得所述第二拉線53的右端在第二輸出軸52上纏繞,所述第二拉線53向下拉動所述第一連接環63,使得第一連接環63、定位板62及第四支架61向下移動,所述第二彈簧64被壓縮,所述第三彈簧65被拉伸,進而對所述定位板62第四支架61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四支架61繼續向下移動,使得所述第一豎板66及緩沖裝置8、切割裝置7向下移動,直至按壓板73頂靠在密封條上,從而可以對密封條進行固定,然后切割刀75繼續向下移動,直至切割刀75的下端穿過所述第五通孔731與密封條接觸,從而可以對密封條進行切斷。在對密封條進行切割時,切割刀75向上頂靠移動桿74,所述移動桿74向上頂靠旋轉桿89,由于位于左右兩側的旋轉桿89相互頂靠在一起,并且旋轉桿89的一端與連接塊88樞軸連接,從而旋轉桿89給予移動桿74一定的支撐力,使得切割刀75對密封條進行切割,然后旋轉桿89相互頂靠的一端向上移動,所述旋轉桿89圍繞所述連接塊88旋轉,然后旋轉桿89向上移動的一端向上頂靠頂靠塊83,所述頂靠塊83頂靠在頂靠桿85的側面上,由于第六彈簧82處于壓縮狀態,所述第六彈簧82對頂靠塊83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同時由于第七彈簧87向第七支架81方向拉動第四限定桿86,使得頂靠桿85可以緊緊的頂靠在頂靠塊83上,從而頂靠桿85對頂靠塊83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并且摩擦塊84頂靠在頂靠桿85上,給予頂靠桿85一定的摩擦力,進而可以保證頂靠桿85對頂靠塊83的支撐作用。當頂靠塊83繼續向上移動時,所述頂靠桿85向兩側移動,所述第七彈簧87被拉伸,從而可以持續對頂靠塊83給予支撐力,所述第六彈簧82亦可以持續給予頂靠塊83支撐力,使得切割刀75可以對密封條進行順利的切割。待第六彈簧82不能被壓縮,且頂靠桿85處于頂靠塊83的兩側時,所述旋轉桿89亦無法圍繞連接塊88繼續旋轉,從而此時可以給予切割刀75足夠的支撐力,直至切割刀75順利的將密封條切斷,且切割刀75的下端穿過第一通孔241進入到所述第一支架21內,切割刀75的下端亦可以向下頂靠在鋼板22上,由于鋼板22采用金屬鋼材料制成,切割刀75不會將其切斷,從而對所述第一支架21起到保護作用。所述第二限定桿42可以防止所述定位板62過度向下移動,所述第三限定桿43可以防止所述第三滾輪68過度向下移動。至此,本發明用于汽車領域的汽車密封條切斷設備使用過程描述完畢。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乌拉特前旗| 灵璧县| 两当县| 无锡市| 望奎县| 永清县| 南投县| 阳朔县| 陈巴尔虎旗| 隆尧县| 元氏县| 通州区| 白银市| 长垣县| 台北市| 沙坪坝区| 鸡西市| 息烽县| 涞源县| 龙川县| 花莲县| 黑山县| 常宁市| 红原县| 怀安县| 葫芦岛市| 安顺市| 托克逊县| 巴林右旗| 临清市| 晋宁县| 丰台区| 本溪市| 洮南市| 玉屏| 鲁甸县| 石门县| 张家界市| 洱源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