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機器人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沖壓機器人,又叫搬運機器人、四軸沖壓取料機等,其能夠代替人工在沖壓作業過程中進行反復取料操作,避免采用人工取料發生安全事故。該沖壓機器人能夠實現A軸、U軸、R軸、Z軸四個軸向運動,其中,A軸部分對應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現有技術的沖壓機器人,其機械臂的結構如圖1所示,它主要包括上支臂I '、下支臂2'、電機5'和第一傳動機構,上支臂I'配合于下支臂2'上側,電機5'安裝于下支臂2',且其驅動軸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上支臂I '構成聯動關系,以驅動上支臂I '沿下支臂2 '來回伸縮。此夕卜,下支臂2 '的左右兩側的外側面還設有導軌3 ',上支臂I'的左右兩側對應設有滑塊4',滑塊4'滑接于同一側的導軌3 '。現有技術的這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壁結構,由于其導軌3 '為外置式,使得其存在如下不足之處:外置式導軌3 '容易堆積灰塵,導致運行不暢,降低工作效率;外置式導軌3 '容易受細肩劃傷而降低精度;外置式導軌3 '容易受現場振動環境影響而發生位移變化,從而影響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其克服了現有技術的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該機械臂包括上支臂、下支臂、電機和第一傳動機構,上支臂配合于下支臂上側,電機安裝于下支臂,且其驅動軸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上支臂構成聯動關系,以驅動上支臂沿下支臂來回伸縮,下支臂內側沿其軸向鋪設有導軌,上支臂對應固接有滑塊,該滑塊底部滑接于導軌。
[0005]一實施例中,所述下支臂的左右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擋壁,該擋壁與所述下支臂的內底面圍成用于容置所述導軌的內側空間;還包括一蓋板,所述滑塊的頂部設有一軸向貫通的讓位通道,該蓋板穿過讓位通道,并蓋接于下支臂,對所述下支臂的內側空間進行封頂。
[0006]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安裝于所述下支臂后端的第一同步輪、安裝于所述下支臂前端的第二同步輪和第一同步帶,所述電機的驅動軸與第一同步輪相傳動連接,第一同步帶穿接于第一同步輪與第二同步輪,并連接所述滑塊。
[0007]一實施例中,所述導軌具有兩個,該兩導軌呈并列設置,所述滑塊底部的左右兩側分別滑接于該兩導軌。
[0008]一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三同步輪、第四同步輪和第二同步帶,第三同步輪安裝于所述電機的驅動軸,第四同步輪與所述第一同步輪同軸相接,第二同步帶穿接于第三同步輪與第四同步輪。
[0009]一實施例中,所述導軌的導向面朝上設置。
[0010]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下支臂的導軌設計為內置式結構,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導軌一方面可以減少受灰塵、細肩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受到現場震動環境的影響,從而使導軌與滑塊的配合更加順暢,有利于提高機械臂的工作效率。
[0012]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不局限于實施例。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現有技術的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沖壓機器人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機械臂的分解示意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下支臂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請參見圖2所示,其為沖壓機器人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其頂部的結構即為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該機械臂具體包括上支臂I和下支臂2,上支臂I能沿下支臂2做伸縮運動,使安裝于其前端的機械取料手伸出或縮回。該機械臂的具體結構如圖3、圖4所示,其還包括電機3和第一傳動機構,上支臂I配合于下支臂2上側,電機3安裝于下支臂2,且其驅動軸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上支臂I構成聯動關系,以驅動上支臂I沿下支臂2來回伸縮,下支臂2內側沿其軸向鋪設有兩并列的導軌4,上支臂I底端對應固接有滑塊5,該滑塊5底部的左右兩側分別滑接于該兩導軌4。
[0018]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支臂2的左右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擋壁21,該擋壁21與所述下支臂2的內底面圍成用于容置所述導軌4的內側空間。本實用新型的機械臂還包括一蓋板6,所述滑塊5的頂部設有一軸向貫通的讓位通道51,該蓋板6穿過讓位通道51,并蓋接于下支臂2,對所述下支臂2的內側空間進行封頂。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安裝于所述下支臂2后端的第一同步輪7、安裝于所述下支臂2前端的第二同步輪8和第一同步帶9,所述電機3的驅動軸與第一同步輪7相傳動連接,第一同步帶9穿接于第一同步輪7與第二同步輪8,并連接所述滑塊5。此夕卜,本實用新型的機械臂還包括第三同步輪31、第四同步輪32和第二同步帶33,第三同步輪31安裝于所述電機3的驅動軸,第四同步輪32與所述第一同步輪7同軸相接,第二同步帶33穿接于第三同步輪31與第四同步輪32。如此,使所述電機3的驅動軸依次通過第三同步輪31、第二同步帶33和第四同步輪32帶動第一同步輪7轉動。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兩導軌4的導向面分別朝上設置,此外,也可以將兩導軌4設計為側立狀態,使兩導軌4的導向面左右相對。
[002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工作時,電機3啟動,使其驅動軸依次通過第三同步輪31、第二同步帶33和第四同步輪32帶動第一同步輪7轉動,使第二同步帶9跟著運轉起來,并帶動滑塊5沿導軌4運動,當滑塊5沿導軌4前端運動時,上支臂I向前伸出,當滑塊5沿導軌4后端運動時,上支臂I向后縮回。
[0022]本實用新型的機械臂采用上述結構后,其兩導軌4隱藏于下支臂2內,且上方由蓋板6進行覆蓋,使得該兩導軌4基本上不會受到外界灰塵和細肩的污染,因而導軌4與滑塊5的配合非常順暢,且導軌4的導向精度較高。此外,內置式的導軌4也不會受到現場震動環境的影響而發生位移變化。
[0023]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實施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該機械臂包括上支臂、下支臂、電機和第一傳動機構,上支臂配合于下支臂上側,電機安裝于下支臂,且其驅動軸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上支臂構成聯動關系,以驅動上支臂沿下支臂來回伸縮,其特征在于:下支臂內側沿其軸向鋪設有導軌,上支臂對應固接有滑塊,該滑塊底部滑接于導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臂的左右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擋壁,該擋壁與所述下支臂的內底面圍成用于容置所述導軌的內側空間;還包括一蓋板,所述滑塊的頂部設有一軸向貫通的讓位通道,該蓋板穿過讓位通道,并蓋接于下支臂,對所述下支臂的內側空間進行封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安裝于所述下支臂后端的第一同步輪、安裝于所述下支臂前端的第二同步輪和第一同步帶,所述電機的驅動軸與第一同步輪相傳動連接,第一同步帶穿接于第一同步輪與第二同步輪,并連接所述滑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具有兩個,該兩導軌呈并列設置,所述滑塊底部的左右兩側分別滑接于該兩導軌。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三同步輪、第四同步輪和第二同步帶,第三同步輪安裝于所述電機的驅動軸,第四同步輪與所述第一同步輪同軸相接,第二同步帶穿接于第三同步輪與第四同步輪。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的導向面朝上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沖壓機器人的機械臂結構,該機械臂包括上支臂、下支臂、電機和第一傳動機構,上支臂配合于下支臂上側,電機安裝于下支臂,且其驅動軸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上支臂構成聯動關系,以驅動上支臂沿下支臂來回伸縮,下支臂內側沿其軸向鋪設有導軌,上支臂對應固接有滑塊,該滑塊底部滑接于導軌。本實用新型的導軌一方面可以減少受灰塵、細屑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受到現場震動環境的影響,從而使導軌與滑塊的配合更加順暢,有利于提高機械臂的工作效率。
【IPC分類】B25J9-10, B25J18-00, B25J9-02
【公開號】CN204546558
【申請號】CN201520243032
【發明人】韓國祥, 蔣季名, 徐華新
【申請人】廈門慧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