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兼容性的新型后橋裝配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生產裝配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是一種具有兼容性的新型后橋裝配工裝。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新型的汽車在不斷產生,相應的一些新型的特殊的汽車零部件也在快速的代替舊部件,但是這樣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傳統的汽車零部件加工工裝無法完成新型特殊的零部件加工,這就需要生產廠商采購新的加工工裝,造成高昂的加工成本,例如上海通用2015年將正式啟動EPSILON的升級換代,全新開發代替車型E2XX,這使得EPSILON生產線產能富余量增加,很多加工工裝都被棄用,造成了大量的物力資源的浪費。
[0003]為此設計一種可以利用富余工裝同時進行新舊零件加工的兼容性后橋加工工裝是十分重要的。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突破了現有技術的難題,設計了一種可以利用富余工裝同時進行新舊零件加工的兼容性后橋加工工裝。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具有兼容性的新型后橋裝配工裝,包括底座,安裝柱,旋轉框,連接柱,連接轉臺,后橋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側的上部固定有安裝柱一,底座另一側的上部固定有安裝柱二,安裝柱一的一側采用一轉盤與旋轉框一側側面的中央相固定,安裝柱二的一側采用另一轉盤與旋轉框另一側側面的中央相固定,旋轉框一側頂面的中央固定有連接柱一,旋轉框另一側頂面的中央固定有連接柱二,連接柱一另一側的上部與連接轉臺一相固定,連接柱二另一側的上部與連接轉臺二相固定,連接轉臺一采用錐形銷與前、后梁連接塊一相固定,前、后梁連接塊一采用定位銷與前、后梁裝配夾具的一側相連,連接轉臺二采用錐形銷與前、后梁連接塊二相固定,前、后梁連接塊二采用定位銷與前、后梁裝配夾具的另一側相連。
[0006]所述前、后梁裝配夾具可以更換為左、右梁裝配夾具;所述前、后梁連接塊一和前、后梁連接塊二可替換為左、右梁連接塊一和左、右梁連接塊二。
[0007]所述前、后梁裝配夾具是由前梁裝配夾具與后梁裝配夾具組成,所述后梁裝配夾具的結構與前梁裝配夾具的結構相同。
[0008]所述前梁裝配夾具包括:基板,側面加緊機構,上部壓緊機構,背部支撐機構,支架定位加緊機構,所述基板的中央設有側面加緊機構,基板一側的邊緣固定有上部壓緊機構,上部壓緊機構的兩側的位置分別設有背部支撐機構,背部支撐機構的后部均設有支架定位夾緊機構。
[0009]所述左、右梁裝配夾具由左梁裝配夾具和右梁裝配夾具組成,所述右梁裝配夾具的結構與左梁裝配夾具的結構相同。
[0010]所述左梁裝配夾具包括:夾具基座,穩定桿支架壓緊機構,穩定桿支架定位機構,定位拔插銷機構,尾部壓緊機構,下部壓緊機構,頭部中間支撐機構,頭部壓緊機構,所述夾具基座中央的一側偏下的位置固定有穩定桿支架定位機構,穩定桿支架定位機構的上方采用錐形銷固定有穩定桿支架壓緊機構,夾具基座一側的中央設有定位插拔銷機構,定位插拔銷機構的中央采用連接桿與頭部壓緊機構、下部壓緊機構、尾部壓緊機構相固定,定位插拔銷機構的一側設有頭部中間支撐機構,頭部中間支撐機構的一側設有氣缸。
[0011 ] 所述前、后梁連接塊二的形狀結構與前、后梁連接塊一相同。
[0012]所述前、后梁連接塊一呈“7”字形,前、后梁連接塊一的頂面為轉臺連接面一,呈“ ”字形,所述轉臺連接面一上設有三個并排的間距相同的轉臺連接孔一,前、后梁連接塊一的背面為夾具連接面一,所述夾具連接面一上設有兩排并列且間距相同的夾具連接孔
ο
[0013]所述左、右梁連接塊二的形狀結構與左、右梁連接塊一相同。
[0014]所述左、右梁連接塊一的形狀呈“Ζ”字形,左、右梁連接塊一的頂面為轉臺連接面二,所述轉臺連接面二呈“ η ”字形并設有三個并排的間距相同的轉臺連接孔二,左、右梁連接塊一的底面為夾具連接面二,所述夾具連接面二上設有三排并列且間距相同的夾具連接孔二,所述轉臺連接面二與夾具連接面二相互平行,轉臺連接面二與夾具連接面二之間采用連接板相連,轉臺連接面二與連接板一側的頂部垂直連接,夾具連接面二與連接板另一側的底部垂直連接,所述夾具連接面二與連接板之間設有三角形肋板。
[0015]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以后橋原有的工裝夾具為藍本進行全面改造,設計出一種具有兼容性的后橋裝配工裝,同時本實用新型利用錐形銷和定位銷進行定位連接,致使在夾具更換時到達快速切換的效果,且定位準確,偏差量小于1_,使得兩種不同的后橋工裝可以在同一個工裝上進行裝配生產,不僅節省了本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還節省了投資成本與生產場地。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前梁裝配夾具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左、右梁裝配夾具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左梁裝配夾具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前、后梁連接塊一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左、右梁連接塊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3]參見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一種具有兼容性的新型后橋裝配工裝,包括底座1,安裝柱,旋轉框4,連接柱,連接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側的上部固定有安裝柱一 2,底座1另一側的上部固定有安裝柱二 3,安裝柱一 2的一側采用一轉盤與旋轉框4 一側側面的中央相固定,安裝柱二 3的一側采用另一轉盤與旋轉框4另一側側面的中央相固定,旋轉框4 一側頂面的中央固定有連接柱一 5,旋轉框4另一側頂面的中央固定有連接柱二 6,連接柱一 5另一側的上部與連接轉臺一 7相固定,連接柱二6另一側的上部與連接轉臺二 8相固定,連接轉臺一 7采用錐形銷與前、后梁連接塊一 9相固定,前、后梁連接塊一 9采用定位銷與前、后梁裝配夾具11的一側相連,連接轉臺二 8采用錐形銷與前、后梁連接塊二 10相固定,前、后梁連接塊二 10采用定位銷與前、后梁裝配夾具11的另一側相連;所述前、后梁裝配夾具11可以更換為左、右梁裝配夾具12 ;所述前、后梁連接塊一 9和前、后梁連接塊二 10可替換為左、右梁連接塊一 13和左、右梁連接塊二。
[0024]本實用新型中前、后梁裝配夾具11是由前梁裝配夾具11-1與后梁裝配夾具組成,所述后梁裝配夾具的結構與前梁裝配夾具11-1的結構相同,因為在前、后梁總成中后梁的形狀結構和前梁是相同的。
[0025]本實用新型中前梁裝配夾具11-1包括:基板11-1-1,側面加緊機構11-1-2,上部壓緊機構11-1-3,背部支撐機構11-1-4,支架定位加緊機構11-1-5,所述基板的中央設有側面加緊機構11-1-2,基板11-1-1 一側的邊緣固定有上部壓緊機構11-1-3,上部壓緊機構11-1-3的兩側的位置分別設有背部支撐機構11-1-4,背部支撐機構11-1-4的后部均設有支架定位夾緊機構11-1-5。
[0026]本實用新型中左、右梁裝配夾具12由左梁裝配夾具12-1和右梁裝配夾具組成,所述右梁裝配夾具的結構與左梁裝配夾具12-1的結構相同,因為在左、右梁總成中右梁的形狀結構和左梁是相同的
[0027]本實用新型中左梁裝配夾具12-1包括:夾具基座12-1-1,穩定桿支架壓緊機構12-1-2,穩定桿支架定位機構12-1-3,定位拔插銷機構12-1-4,尾部壓緊機構12_1_5,下部壓緊機構12-1-6,頭部中間支撐機構12-1-7,頭部壓緊機構12-1-8,所述夾具基座12_1_1中央的一側偏下的位置固定有穩定桿支架定位機構12-1-3,穩定桿支架定位機構12-1-3的上方采用錐形銷固定有穩定桿支架壓緊機構12-1-2,夾具基座12-1-1 —側的中央設有定位插拔銷機構12-1-4,定位插拔銷機構12-1-4的中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