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用二氧化氯水溶液處理含氰廢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①調堿,將待處理的含氰廢渣轉移入攪拌反應釜中,攪拌狀態下向釜中加入熟石灰粉末,所加的熟石灰粉末的粒徑小于5mm,使得含氰廢渣與熟石灰粉末攪拌均勻;調堿后的廢渣的浸出液的pH值為10~13;
②破氰,攪拌狀態下向攪拌反應釜中加入含氯破氰藥劑,含氯破氰藥劑的投加時間持續0.5h~1h,含氯破氰藥劑添加完畢反應釜中物料為泥漿狀,繼續攪拌10min~20min后破氰反應結束;所述含氯破氰藥劑為二氧化氯水溶液,二氧化氯水溶液中二氧化氯含量為3%~10%,二氧化氯水溶液的添加量與步驟①待處理的含氰廢渣的質量比0.5~1∶1;投加二氧化氯水溶液時攪拌速度為30r/min,二氧化氯水溶液投加完畢后的攪拌速度為50r/min;
③造粒,調低攪拌器的轉速至35r/min,攪拌下向步驟②破氰反應結束后的物料中加入熟石灰粉末和熟石膏粉末,熟石灰粉末和熟石膏粉末的質量比為1∶2,所加入的熟石膏粉末為130~180目的粉末,熟石灰粉末的粒徑小于5mm,攪拌結束攪拌反應釜中的物料形成均勻的球形顆粒;
④干燥固化,將步驟③造粒完畢后攪拌反應釜中的顆粒1至2天自然晾干固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廢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③先在低速攪拌下向步驟②破氰反應結束后的物料中加入熟石灰粉末和熟石膏粉末,攪拌10min~15min后調高攪拌器的轉速至80r/min~120r/min并攪拌5min~10min,攪拌結束攪拌反應釜中的物料形成均勻的球形顆粒;球形顆粒粒徑為5mm~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