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安全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緩降安全帶。
背景技術:
當遇到突發情況展開產品準備逃生時,市面上的緩降安全帶上的松緊扣會滑至帶子末端,此時松緊扣從頂端滑落至末端,導致無法立刻穿戴,造成時間上的浪費;慌亂時穿錯,比如直接套上,不使用松緊口,造成安全隱患。同時,被困人員從高樓逃至地面的過程中,地面安全帶會上升,安全帶可能出現往復式性,此時的安全帶呈圓弧狀,在往上的過程中可能會勾住障礙物,如空調支架、防盜窗等,導致被困人員無法順利逃生。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提高緩降安全帶的安全性,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緩降安全帶,有效地提高了緩降安全帶的安全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緩降安全帶,包括頂端具有吊環的安全帶本體,所述吊環的下方安裝有松緊扣,所述松緊扣穿過所述安全帶本體且安裝于所述安全帶本體的上部。
優選地,所述安全帶本體的上部固定有截流部件,所述松緊扣位于所述截流部件和所述吊環之間。
優選地,所述安全帶本體為雙層帶條,兩條所述帶條上均具有所述截流部件。
優選地,兩條所述帶條上的所述截流部件距所述吊環的距離不同。
優選地,兩條所述帶條通過固定于所述帶條上配對的連接部件并攏。
優選地,兩條所述帶條通過磁性連接件或者粘性連接件并攏。
優選地,所述連接部件的數量為一對或者多對,所述連接部件固定于所述帶條的末端處。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緩降安全帶,包括安全帶本體,安全帶本體的頂端具有吊環,吊環的下方安裝有松緊扣,松緊扣穿過安全帶本體且安裝于安全帶本體的上部,優選地,松緊扣調節至安全帶本體的最頂端,松緊扣的具體位置不受限制,可以根據實際應用情況而定。松緊扣不會從頂端滑落至末端,松緊扣的位置距離被困人員的手部較近,方便被困人員立刻穿戴緩降安全帶,縮短操作時間,降低時間上的延誤,減少被困人員在慌亂情況下穿錯的可能性,可以較快扣上松緊口,降低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緩降安全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附圖中標記如下:
1-吊環、2-松緊扣、3-截流部件、4-連接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緩降安全帶,有效地提高了緩降安全帶的安全性。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和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緩降安全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緩降安全帶,包括安全帶本體,安全帶本體的頂端具有吊環1,吊環1的下方安裝有松緊扣2,松緊扣2穿過安全帶本體且安裝于安全帶本體的上部,優選地,松緊扣2調節至安全帶本體的最頂端,松緊扣2的具體位置不受限制,可以根據實際應用情況而定。松緊扣2不會從頂端滑落至末端,松緊扣2的位置距離被困人員的手部較近,方便被困人員立刻穿戴緩降安全帶,縮短操作時間,降低時間上的延誤,減少被困人員在慌亂情況下穿錯的可能性,可以較快扣上松緊口,降低安全隱患。
上述緩降安全帶僅是一種優選方案,具體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礎上可根據實際需要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調整,從而得到不同的實施方式,安全帶本體的上部固定有截流部件3,具體可以為安裝于安全帶本體上的截流填充物,松緊扣2位于截流部件3和吊環1之間,松緊扣2不會從截流部件3脫落下來,防止松緊扣2從頂端滑落至末端,增加緩降安全帶的安全可靠性。截流部件3的大小、形狀以及材質不受限制,可以根據具體使用情況的不同自行設定,只要能滿足攔截松緊扣2的工作要求,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場合的不同,對緩降安全帶進行若干改變,安全帶本體為雙層帶條,帶條具體可以為織帶或者合成纖維帶。可以是兩條單獨的帶條,也可以是一條帶條折疊成雙層,不僅可以增加安全帶本體的強度;還可以將吊環1固定于兩條帶條的連接處,方便固定吊環1。兩條帶條上均具有截流部件3,增加松緊扣2防脫落部件,提高松緊扣2的安全性。優選地,截流部件3設置于帶條的外側,增加攔截性。
顯然,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場合的不同對上述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若干改變,兩條帶條上的截流部件3距吊環1的距離可以相同,也就是兩個截流部件3位置相對,攔截厚度增加,攔截效果增強;兩條帶條上的截流部件3距吊環1的距離也可以不同,分別攔截,增加攔截次數。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緩降安全帶不應被限制于此種情形,兩條帶條通過固定于帶條上的連接部件4自動并攏,連接部件4成對出現,相互配對,一個固定于一條帶條上,另一個固定于另一條帶條上,兩個連接體具有吸附性或者粘結性,從而可以將兩條帶條自動并攏,被困人員逃至地面脫掉安全帶時,兩條帶條自動合上,保持密閉方式,較為平直,不易勾住障礙物,如空調支架、防盜窗等,減少上升過程中外界的干擾,方便被困人員順利逃生。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緩降安全帶,在其它部件不改變的情況下,兩條帶條可以通過磁性連接件自動并攏,可以在兩條帶條上縫制兩塊磁鐵,磁鐵具有吸力,兩塊磁鐵相互吸附扣合,吸力較大,較為緊密。兩條帶條也可以通過粘性連接件自動并攏,粘性連接件具有粘性,易于連接,連接牢固。當然,兩條帶條通過磁性連接件或者粘性連接件自動并攏只是優選的實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還可以通過其它適宜的方式,如子母扣,由于可能實現的方式較多,這里就不再一一舉例說明。
對于上述各個實施例中的緩降安全帶,連接部件4的數量可以為一對,結構簡單;也可以為多對,提高兩條帶條的并攏效果,具體數量不做進一步限制,可以根據實際應用情況而定。連接部件4固定于帶條的末端處,貼合較為緊密,使用較為方便;也可以固定于其它適宜的位置,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