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釣魚竿的線輪釣魚用的線輪無法做到對繞線輪的速度控制,要么剎車停下來,要么自由轉動,給使用者帶來不便,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研究出了帶有緩沖裝置的線輪,主要利用磁塊的磁力與繞線輪側壁的磁性阻力來控制繞線輪的旋轉速度,這種方式雖然設計很巧妙,但在實際實踐中,緩降的效果不是太好。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包括殼體、離合支架、繞線輪和搖柄,離合支架與殼體之間通過螺釘固定,所述離合支架的端面中部設有齒輪孔,齒輪孔的上方設有緩降鈕桿孔,齒輪孔的兩側設有兩個立柱,齒輪孔的下方設有軸孔,兩個立柱之間的離合支架端面上設有離合開關板,離合開關板上設有兩條支腳,每個支腳的兩側面上均設有弧面凸臺,離合開關板與離合支架之間設有插接在緩降扭桿孔內部的緩降離合板,緩降離合板的中部穿插有緩降扭桿,緩降扭桿的一端通過螺紋固定緩降套,緩降套的內部設有由第一彈簧支撐的緩降柱,緩降柱的一端由緩降套伸出后與繞線輪接觸,緩降扭桿的另一端穿過殼體后連接阻力板和緩降旋鈕,所述兩條支腳之間設有插入齒輪孔內并與繞線輪內部的內齒套嚙合的斜齒齒輪,斜齒齒輪的外壁上卡設有齒輪離合板,所述斜齒齒輪的下方設有插入軸孔內的同步軸,同步軸上套設有固定在一起的離合齒片、隔片和同步齒輪,同步齒輪與所述斜齒齒輪嚙合,同步軸的右端部與搖柄固定連接,所述離合開關板的其中一個支腳的左端面底部通過銷軸固定離合擋板,離合擋板的一端固定有抵靠在離合支架上的扭簧,離合擋板的底端部抵靠在離合齒片的齒片上。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繞線輪的右側內端面上設有與所述緩降柱相對應的斜面凸起。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緩降離合板的兩端通過螺釘固定在離合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阻力板與殼體之間通過第二彈簧支撐,阻力板與緩降旋鈕之間設有由第三彈簧支撐的頂柱,頂柱的左端抵靠在阻力板上,阻力板上設有一圈與頂柱相配合的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離合齒片與同步齒輪之間通過螺釘固定,所述隔片墊設在離合齒片與同步齒輪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齒輪離合板的兩端套設在所述兩個立柱上,并通過卡簧固定,卡簧下墊第三彈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結構新穎,設置緩降裝置控制繞線輪的速度,同時設置離合裝置控制斜齒齒輪與繞線輪的內齒套的分離與嚙合,工作穩定,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中離合支架的組裝圖之一;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中離合支架的組裝圖之二;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的使用狀態參考圖之一;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的使用狀態參考圖之二。
圖中:
1、殼體;2、離合支架;3、繞線輪;4、搖柄;5、齒輪孔;6、緩降鈕桿孔;7、立柱;8、軸孔;9、離合開關板;10、支腳;11、弧面凸臺;12、緩降離合板;13、緩降扭桿;14、緩降套;15、第一彈簧;16、緩降柱;17、阻力板;18、緩降旋鈕;19、斜齒齒輪;20、齒輪離合板;21、同步軸;22、離合齒片;23、隔片;24、同步齒輪;25、離合擋板;26、扭簧;27、斜面凸起;28、第二彈簧;29、第三彈簧;30、頂柱;31、卡簧、32、第三彈簧;33、內齒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5所示,一種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包括殼體1、離合支架2、繞線輪3和搖柄4,離合支架2與殼體1之間通過螺釘固定,所述離合支架2的端面中部設有齒輪孔5,齒輪孔5的上方設有緩降鈕桿孔6,齒輪孔5的兩側設有兩個立柱7,齒輪孔5的下方設有軸孔8,兩個立柱7之間的離合支架2端面上設有離合開關板9,離合開關板9上設有兩條支腳10,每個支腳10的兩側面上均設有弧面凸臺11,離合開關板9與離合支架2之間設有插接在緩降扭桿孔6內部的緩降離合板12,緩降離合板12的中部穿插有緩降扭桿13,緩降扭桿13的一端通過螺紋固定緩降套14,緩降套14的內部設有由第一彈簧15支撐的緩降柱16,緩降柱16的左端由緩降套14伸出后與繞線輪3接觸,緩降扭桿13的另一端穿過殼體1后連接阻力板17和緩降旋鈕18,所述兩條支腳10之間設有插入齒輪孔5內并與繞線輪3內部的內齒套33嚙合的斜齒齒輪19,斜齒齒輪19的外壁上卡設有齒輪離合板20,所述斜齒齒輪19的下方設有插入軸孔8內的同步軸21,同步軸21上套設有固定在一起的離合齒片22、隔片23和同步齒輪24,同步齒輪24與所述斜齒齒輪19嚙合,同步軸21的右端部與搖柄4固定連接,所述離合開關板9的其中一個支腳10的左端面底部通過銷軸固定離合擋板25,離合擋板25的一端固定有抵靠在離合支架2上的扭簧26,離合擋板25的底端部抵靠在離合齒片22的齒片上。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繞線輪3的右側內端面上設有與所述緩降柱16相對應的斜面凸起27。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緩降離合板12的兩端通過螺釘固定在離合支架2上。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阻力板17與殼體1之間通過第二彈簧28支撐,阻力板17與緩降旋鈕18之間設有由第三彈簧29支撐的頂柱30,頂柱30的左端抵靠在阻力板17上,阻力板17上設有一圈與頂柱30相配合的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離合齒片22與同步齒輪24之間通過螺釘固定,所述隔片23墊設在離合齒片22與同步齒輪24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所述齒輪離合板20的兩端套設在所述兩個立柱7上,并通過卡簧31固定,卡簧31下墊第三彈簧32。
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離合裝置的自動緩降線輪在具體使用時:
1、如圖2和4所示,當離合開關板回位時,兩個支腳底部的一對弧面凸臺離開緩降離合板表面,緩降扭桿在第二彈簧的回彈力作用下帶動緩降柱脫離繞線輪表面,同時離合擋板的端部脫離離合齒片的齒片,斜齒齒輪的底端與繞線輪的內齒套嚙合,此時搖柄起作用帶動繞線輪旋轉。
2、如圖3和5所示,按下離合開關板時,兩個支腳底部的一對弧面凸臺下壓緩降離合板表面,緩降柱壓緊繞線輪表面產生阻尼效果,而同時兩個支腳頂部的另一對弧面凸臺頂起齒輪離合板,齒輪離合板帶動斜齒齒輪脫離繞線輪的內齒套,同時支腳的底部帶動離合擋板卡柱離合齒片的齒片,此時不能通過搖柄控制線輪,但是可以通過緩降旋鈕控制繞線輪與緩降柱的摩擦力大小。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