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隔熱保溫板的加工工藝在加工烘干完畢以后,其外部的珍珠巖顆粒有的容易脫落,在脫落的過程中,形成粉塵,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杜絕顆粒脫落和安全隱患的保溫板的加工工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將烘干后的保溫板在其外圍進行涮漿,形成漿層;
(2)、即得保溫板。一種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將漿料未壓制之前,在其外部包裹一層網格布玻纖布,然后置入模具中進行壓
制;
(2)、進行烘干;
(3)、壓制完畢以后進行涮漿,形成漿層;
(4)、即得保溫板。所述的網格布玻纖的網格為正方形,邊長為0. 3至5mm,或者1至10mm, 所述的漿層由水泥和水按照5: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所加工的保溫板主體的珍珠巖顆粒不會脫落,而且不存在安全隱患。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在保溫板的外圍進行涮漿,形成漿層;所述的保溫板為現有技術的任意保溫板,也就是將保溫板進行深加工,也可以為珍珠巖顆粒、白乳膠和水玻璃按照3:1:1的重量比進行攪拌,然后進行壓制,壓制完畢后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50-500°C,將烘干完畢后的保溫板的外圍進行涮漿, 為其中所述的漿層由水泥和水按照5: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2)即得保溫板。實施例2 —種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保溫板在未成形之前,即在珍珠巖顆粒、白乳膠和水玻璃按照3:1 1的重量比進行攪拌以后,未壓制之前,在其外部包裹一層網格布玻纖布,然后進行壓制,所述的網格布玻纖的網格為正方形,邊長為0. 3至5mm,或者1至10mm,根據珍珠巖的顆粒大小進行選擇,經過試驗證明,當玻纖布的網格大小為上述規格時,更能有效的包覆住珍珠巖顆粒,防止顆粒脫落;(2)、壓制完畢以后進行烘干;壓強為20-60Mpa;
(3)、涮漿,形成漿層;
(4)、即得保溫板。
權利要求
1.一種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烘干后的保溫板在其外圍進行涮漿,形成漿層;O)、即得保溫板。
2.一種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在將漿料未壓制之前,在其外部包裹一層網格布玻纖布,然后置入模具中進行壓制;O)、進行烘干;(3)、壓制完畢以后進行涮漿,形成漿層; G)、即得保溫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格布玻纖的網格為正方形,邊長為0. 3至5mm,或者1至1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漿層由水泥和水按照5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溫板的深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在保溫板未壓制之前,在其外部包裹一層網格布玻纖布,然后進行壓制;(2)、壓制完畢以后進行烘干;(3)、進行涮漿,形成漿層;(4)、即得保溫板。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所加工的保溫板主體的珍珠巖顆粒不會脫落,而且不存在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B32B17/02GK102529205SQ20111037254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明者李金峰, 趙永海 申請人:李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