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木面竹重組材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竹重組材結構,特別是一種木面竹重組材板。
技術背景目前竹重竹材工藝流程為,竹片切削成定規格長方形狀后進行碾壓、干燥、浸膠、二次干燥、模壓機上多層次鋪料、壓制成型、截邊后形成竹重組材。碾壓時將竹片放在碾壓機輥子上碾壓成松散而交錯相連、縱向保持原有纖維排列方向的竹纖維束條,經浸膠二次干燥的竹纖維束在模具上進行鋪裝,竹纖維束條的兩端經整平后進行壓制。壓制后進行切邊整理成竹重組材板,竹重組材板直接作為成品或是表面打磨提高光潔度后投入市場,作為板材使用。該板材經過一段使用時間后,由于在空氣中風化后常出現跳絲現象,即表面出現 不規則凹陷刻縫,影響使用效果及外觀美感,尤其是該板材作為家具用料時。究其原因在于竹材比木材含糖份多,在大氣中尤其在戶外環境下,多糖份高易發生霉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木面竹重組材板。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竹重組材板,其特征在于在竹重組材板一個表面或兩個表面上設置有膠粘結層,在膠粘結層另一表面上設置有木旋切片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竹重組材板表面粘貼木旋切片層后,竹材跳絲現象不外露,而木旋切片層又具木材的木紋,美觀好看,使用效果好。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竹重組材板3,其特征在于在竹重組材板3—個表面或兩個表面上設置有膠粘結層2,在膠粘結層2另一表面上設置有木旋切片層I。木旋切片層I可以在竹重組材板3壓制時預鋪設,一次性熱壓。也可以是在竹重組材板3成型后再粘結貼面。竹重組材板3是一個或是兩個表面貼層,視使用場所而定。
權利要求1.一種木面竹重組材板,包括竹重組材板(3),其特征在于在竹重組材板(3) —個表面或兩個表面 上設置有膠粘結層(2),在膠粘結層(2)另一表面上設置有木旋切片層(I)。
專利摘要一種木面竹重組材板,涉及竹重組材結構,包括竹重組材板,其特征在于在竹重組材板一個表面或兩個表面上設置有膠粘結層,在膠粘結層另一表面上設置有木旋切片層。優點在于竹重組材板表面粘貼木旋切片層后,竹材跳絲現象不外露,而木旋切片層又具木材的木紋,美觀好看,使用效果好。
文檔編號B32B21/13GK202640497SQ20122023246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
發明者楊明杰, 葉紹臻, 胡澤平, 林海清, 熊曼莉, 陳林碧, 賴玉春 申請人:福建省永林竹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