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瓦楞糊盒機的壓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痕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瓦楞糊盒機一般不帶壓痕機構,紙板上的壓痕通常是由模切機上生成的,送到糊盒機的輸紙部套,再直接送到糊盒機的預折疊部套, 按照壓痕折疊后糊盒。由于瓦楞紙板較厚,不同部位的收縮率不同,通常由模切機帶出來的壓痕不足以翻折均勻,因此容易出現跑楞。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瓦楞糊盒機的壓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桿、滑塊、連桿、彈簧和壓痕刀,滑桿右邊部分厚度大于左邊部分厚度且中部過渡部分為均勻過渡,滑塊套在滑桿上,滑塊下體內部設有連桿,連桿呈“十”字形,其橫向部分通過彈簧與滑塊底邊連接,連桿下端與壓痕刀連接。所述連桿下端伸出滑塊。所述彈簧數量為兩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使用本機構可以方便地為瓦楞紙板壓痕,滑塊在滑桿上移動,由于滑桿兩側的厚度不均,連桿會上下移動,帶動壓痕刀上下移動,在合適的位置給瓦楞紙板進行壓痕,操作簡單,壓痕均勻,不會出現跑楞,便于瓦楞紙板的折疊,方便糊盒機的工作。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滑桿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圖中,I-滑桿,2-滑塊,3-連桿,4-彈簧,5-壓痕刀。如圖I所示,滑桿I右邊部分厚度大于左邊部分厚度且中部過渡部分為均勻過渡,滑塊2套在滑桿I上,滑塊2下體內部安裝有連桿3,連桿3呈“十”字形,其頂部與滑桿I底端接觸,兩側的橫向部分分別通過彈簧4與滑塊2底邊內側連接,連桿3下端伸出滑塊2并與壓痕刀5頂%5連接。將瓦楞紙板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后,使滑塊2在滑桿I上移動,當滑塊2移動到滑桿I右部時,由于滑桿I右部厚度大于左部,連桿3會下移,同時帶動壓痕刀5下移,完成壓痕工序,滑塊2位于滑桿I左側時,兩個彈簧4會將連桿3頂起,壓痕刀5不與瓦楞紙板接觸。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 。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瓦楞糊盒機的壓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桿(I)、滑塊(2)、連桿(3)、彈簧(4)和壓痕刀(5),滑桿(I)右邊部分厚度大于左邊部分厚度且中部過渡部分為均勻過渡,滑塊(2)套在滑桿(I)上,滑塊(2)下體內部設有連桿(3),連桿(3)呈“十”字形,其橫向部分通過彈簧(4 )與滑塊(2 )底邊連接,連桿(3 )下端與壓痕刀(5 )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瓦楞糊盒機的壓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3)下端伸出滑塊(2)。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瓦楞糊盒機的壓痕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4)數量為兩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瓦楞糊盒機的壓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桿、滑塊、連桿、彈簧和壓痕刀,滑桿右邊部分厚度大于左邊部分厚度且中部過渡部分為均勻過渡,滑塊套在滑桿上,滑塊下體內部設有連桿,連桿呈“十”字形,其橫向部分通過彈簧與滑塊底邊連接,連桿下端與壓痕刀連接。所述連桿下端伸出滑塊。所述彈簧數量為兩個。使用本機構可以方便地為瓦楞紙板壓痕,滑塊在滑桿上移動,由于滑桿兩側的厚度不均,連桿會上下移動,帶動壓痕刀上下移動,在合適的位置給瓦楞紙板進行壓痕,操作簡單,壓痕均勻,不會出現跑楞,便于瓦楞紙板的折疊,方便糊盒機的工作。
文檔編號B31B1/25GK202781922SQ20122034128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4日
發明者王連月 申請人:天津市吉源元印刷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