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蠶絲制造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給繭機自動補水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繅絲機普遍通過給繭機給繭,給繭機是一個盛有水的水槽,設置在環形的軌道上作循環運動;繭殼浸浮在給繭機水槽內,由于紡織工藝的要求,需要經常調節給繭機中水的PH值,因此現有給繭機上都設有自動補充水分的裝置。但是,現有向給繭機自動補充水分的裝置要么能準確供水但結構復雜、制造和維護成本較高;要么結構簡單但不能準確地向給繭機供水。
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能準確的向給繭機補水的裝置,就成為了業內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背景技術提到的問題,本發明提出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給繭機自動補水裝置,包括給繭機水槽,所述的給繭機水槽右側壁開設通孔,所述通孔一端連接位于給繭機水槽側上方的補水箱,所述給繭機水槽右側壁內部在通孔四周均開設滑槽,所述滑槽滑動連接擋水板,所述擋水板左側底部固定連接浮塊,其右側頂部連接防水布頂端,所述防水布底端與通孔底部密封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擋水板與浮塊密度相同,且均小于水密度。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布為軟性防水材料。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滑槽頂部設有防水墊。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墊為橡膠材料。
工作時,當給繭機水槽中的水位下降時,浮塊因浮力而同時下降,帶動擋水板下降,此時補水箱的中水則通過通孔流入給繭機水槽中,等給繭機水槽的水位上升到原來位置時,浮塊帶動擋水板上升擋住通孔,使水流中斷;且防水布與頂部的防水墊配合使本裝置在不需要補水時,不會漏水。
本發明作為一種給繭機水槽補水裝置,具有結構簡單、穩定、補水準確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A部的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擋水板與浮塊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給繭機水槽,2-浮塊,3-擋水板,4-補水箱,5-通孔,6-滑槽,7-防水布,8-防水墊,9-繭殼。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用于給繭機自動補水裝置,包括給繭機水槽1,所述的給繭機水槽1右側壁開設通孔5,所述通孔5一端連接位于給繭機水槽1側上方的補水箱4,所述給繭機水槽1右側壁內部在通孔5四周均開設滑槽6,所述滑槽6滑動連接擋水板3,所述擋水板3左側底部固定連接浮塊2,其右側頂部連接防水布7頂端,所述防水布7底端與通孔5底部密封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擋水板3與浮塊2密度相同,且均小于水密度。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布7為軟性防水材料。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滑槽6頂部設有防水墊8。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墊8為橡膠材料。
工作時,當給繭機水槽1中的水位下降時,浮塊2因浮力而同時下降,帶動擋水板3下降,此時補水箱4的中水則通過通孔5流入給繭機水槽1中,等給繭機水槽1的水位上升到原來位置時,浮塊2帶動擋水板3上升擋住通孔5,使水流中斷;且防水布7與頂部的防水墊8配合使本裝置在不需要補水時,不會漏水。
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發明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