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紙塑機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當下模座進行取料時,該下模座可通過翻轉裝置以翻轉進料,達到均勻進料的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于環保意識越來越重視。不僅人們將產品內的包裝持續的進行減量以達環保要求,對于無法進行減量的內包裝,例如:于包裝內保護產品不受碰撞的泡棉或是于包裝內固定產品不會位移的保麗龍,也將其材質從原本的泡棉或是保麗龍等不易分解的材質,轉而利用可輕易分解的紙漿成型模塑品來進行替代。該種紙漿成型模塑品都利用紙漿機來進行制造,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紙漿機的實施示意圖。該紙漿機通常都包括一液態漿槽10、一第一下模座11以及一上模座12。該液態漿槽10內收容有液態漿體,該第一下模座11可進行上下往復位移,以對設置于下方的液態漿槽10來進行進料,該上模座12用以當下方的第一下模座11向上位移時來進行壓合,以對第一下模座11內的液態漿體進行預壓來完成一預壓半成品。進一步說明其流程,首先該紙漿機先透過該第一下模座11下降至液態漿槽10以進行步驟S1撈漿作業,接著該第一下模座11向上位移以進行步驟S2預壓作業以完成該預壓半成品。接著,由于此時該預壓半成品還相當潮濕,所以移動該上模座12至第二下模座13以及第三下模座14上方,以經由步驟S3-1以及步驟S3-2進行預熱壓,以及經由步驟S4-1以及步驟S4-2進行熱壓,最后才會完成該紙漿成型模塑品。請參閱如中國臺灣專利第M516615號專利一種濕紙塑成型機臺及其翻轉撈漿裝置以及該濕紙塑成型機臺制備的濕紙塑成型制品結構,該濕紙塑成型機臺包括機體、撈漿作業區、第一熱壓作業區、第二熱壓作業區,各作業區分別具有上下模具以依序由漿槽中撈集漿體后進行預壓步驟、預熱壓步驟熱壓成型步驟,且濕紙塑成型機臺具翻轉撈漿裝置以吸附漿體于撈漿作業區的下模具表面,由此形成兩面光滑的濕紙塑成型制品結構。以及如中國臺灣專利第M515566號專利一種用于濕紙塑成型的撈漿系統,包含一漿槽、一模具組件、至少一吸引裝置及至少一吸水材。該漿槽用于裝載一紙漿。該模具組件用于自該漿槽中撈集該紙漿的漿體,并使該紙漿的漿體在該模具組件之間分別形成至少一層濕胚層。該至少一吸引裝置用于加速排放該至少一層濕胚層所含的水及/或水蒸氣。該至少一吸水材設置于該模具組件之間及用于吸附該至少一濕胚層所含的水及/或水蒸氣,讓該至少一層濕胚層在該模具組件合模時夠加速排放其中所含的水及/或水蒸氣,提高產品良率。由以上現有技術即可以得知,目前已有各式各樣的紙漿機來完成紙漿成型模塑品,用以達到環保的要求。然而,由于現有的紙漿機進行初步紙漿成型時,其利用下模座自該液態漿槽撈集漿體以在該下模座內形成濕坯體,接著再向上位移以透過上模座進行預壓。但由于現今產品越來越復雜,相對地紙漿成型模塑品也根據產品的外型而有著不同大小凹凸的形狀。卻也因為此種復雜的形狀,導致了紙漿在下模座中產生了不均勻分布,當成型后,紙漿較多的地方會過厚,而紙漿較少的地方卻有破孔的可能,實有改良的必要。因此,要如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與缺失,即為本實用新型的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的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創作人有鑒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慮,并以從事于此行業累積的多年經驗,經由不斷嘗試及修改,才設計出此種實用新型專利。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紙塑機結構,尤指一種當下模座進行取料時,該下模座可通過翻轉裝置以翻轉進料,達到均勻進料的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為了達到上述或其他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包括:一機架;一液態漿槽,設置于該機架內,該液態漿槽內部收容有液態漿體;一第一下模座,設置于該機架內之該液態漿槽上方,并且該第一下模座通過一上下位移裝置進行上下往復位移;一翻轉裝置,連接于該第一下模座,用以令該第一下模座進行旋轉;以及一上模座,設置于該機架內且設置于該下模座上方以對該下模座內的液態漿體進行預壓成型為一預壓半成品。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還包括一移動裝置,連接于該上模座,用以移動該上模座以及該預壓半成品。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還包括一第二下模座以及一第三下模座,該移動裝置用以移動該上模座以及該預壓半成品至該第二下模座以及該第三下模座上方。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上下位移裝置為一汽缸。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移動裝置為一汽缸。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翻轉裝置包括一馬達、一驅動軸以及一皮帶,該馬達連接于該皮帶,該皮帶連接于該驅動軸,而該驅動軸連接于該第一下模座。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還包括一真空吸附裝置,連接于該第一下模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當下模座進行取料時,該下模座可通過翻轉裝置以翻轉進料,達到均勻進料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紙漿機的實施示意圖;圖2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種實施示意圖;圖3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第二種實施示意圖;圖4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種動作示意圖;圖5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第二種動作示意圖;圖6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第三種動作示意圖;圖7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第四種動作示意圖。符號說明:現有技術10液態漿槽11第一下模座12上模座13第二下模座14第三下模座S1、S2、S3、S3-1、S3-2、S4、S4-1、S4-2步驟本實用新型1機架2液態漿槽21液態漿體3第一下模座31上下位移裝置32真空吸附裝置4翻轉裝置41馬達42驅動軸43皮帶5上模座6第二下模座7第三下模座S1、S1-1、S2、S3、S3-1、S3-2、S4、S4-1、S4-2步驟具體實施方式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征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如圖2至4所示,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種、第二種實施示意圖以及第一種動作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一種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其用以制作紙漿成型模塑品,用途例如可為產品內包裝用以保護、固定產品的包裝材,但不限于此。該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包括:一機架1、一液態漿槽2、一第一下模座3、一翻轉裝置4以及一上模座5。該機架1例如為鋼、鐵材質所制成的機臺,其可供乘載該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的各項組件配備。該液態漿槽2設置于該機架1內,該液態漿槽2內部收容有液態漿體21,于本實施例中,該液態漿槽2內部所收容為紙漿,但若為木材漿、竹材漿應也為可行的方案,本實用新型并不進行限制。該第一下模座3設置于該機架1內的該液態漿槽2上方,并且該第一下模座3通過一上下位移裝置31而可進行上下往復位移。其中,該上下位移裝置31為一汽缸,該第一下模座3通過該上下位移裝置31而可向下進入該液態漿槽2內部以及向上以離開該液態漿槽2。并且,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還包括一真空吸附裝置32,連接于該第一下模座3,該第一下模座3內可開設有多個孔洞(圖中未示),該真空吸附裝置32連接于該多個孔洞。該翻轉裝置4連接于該第一下模座3,用以令該第一下模座3進行旋轉。其中,該翻轉裝置4包括一馬達41、一驅動軸42以及一皮帶43,該馬達41連接于該皮帶43,該皮帶43連接于該驅動軸42,而該驅動軸42連接于該第一下模座3。該上模座5設置于該機架1內且設置于該第一下模座3上方以對該第一下模座3內的液態漿體21進行預壓成型為一預壓半成品。其中,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移動裝置(圖中未示),連接于該上模座5,用以移動該上模座5以及該預壓半成品,該移動裝置例如可以為一汽缸。再者,本實用新型的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還包括一第二下模座6以及一第三下模座7。進一步說明,該第二下模座6以及該第三下模座7連接于鄰近該第一下模座3,該第二下模座6以及該第三下模座7同樣分別可用以上下往復移動。該移動裝置用以移動該上模座5以及該預壓半成品至該第二下模座6以及該第三下模座7上方。通過上述的結構、組成設計,對本實用新型的使用作動情形說明如下:如圖2至7所示,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種、第二種實施示意圖以及第一種至第四種動作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當使用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進行制作紙漿成型模塑品時,首先先令該第一下模座3通過該上下位移裝置31向下位移以進行步驟S1撈漿,接著該第一下模座3通過該翻轉裝置4于該液態漿槽2內進行步驟S1-1翻轉以進行進料,最后,令該第一下模座3通過該上下位移裝置31向上位移以通過該上模座5進行步驟S2預壓。如此,即完成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由此,本實用新型當第一下模座3進行取料時,該第一下模座3可通過翻轉裝置4以翻轉進料,達到均勻進料的效果。可以有效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下模座于進行進料時,造成進料不均勻,而導致紙漿成型模塑品的成品有著太厚或者是容易破孔的問題。而由于此時該預壓半成品還相當潮濕,所以該上模座5再通過移動裝置來移動至該第二下模座6以及該第三下模座7上方,接著再經由進行步驟S3-1以及步驟S3-2進行預熱壓,具體而言,令該第二下模座6向上位移以進行預熱壓。以及經由步驟S4-1以及步驟S4-2進行熱壓,具體而言,令該第三下模座7向上位移以進行熱壓,最后才會完成該紙漿成型模塑品。請參閱全部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與現有技術相較,著實存在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翻轉式紙塑機的改良結構當下模座進行取料時,該下模座可通過翻轉裝置以翻轉進料,達到均勻進料的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故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