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表面具有覆蓋結構的特種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型數碼印刷高光接裝紙。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紙張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展。光澤度作為紙張一種光學性能指標,可起到美化紙張的外觀,提高產品檔次的作用。賦予紙張較高光澤度的方法主要有鑄涂、超級壓光、樹脂涂布以及覆膜轉移。
現有的高光亮接裝紙也是采用轉移法,在PET 膜表面涂布一層涂料,然后直接與接裝紙原紙符合,或者將PET置于真空鍍鋁機中形成鍍鋁層,然后在鍍鋁層上進行涂膠后與水松紙原紙復合,之后將PET膜剝落,涂層和/或鍍鋁層通過膠粘作用轉移至水松紙原紙表面,這種方法生產的水松紙基材表面光澤明亮,平整度也好,但生產工序長,物耗大,所用涂層材料存在VOC排放過大,重金屬含量較高,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為解決涂層材料VOC排放大的問題,目前相關技術采取使用水性涂料作涂層的方法,例如201510129366.3,一種高光水松紙基材的生產方法,采用了以下步驟:A、將改性聚丙烯乳膠、水性載劑和助劑混合制成高分子水性乳液組合物;B、將高分子水性乳液組合物施涂在 PET 薄膜上;C、在高分子水性乳液組合物未干燥之前,將PET薄膜與水松紙原紙在一定壓力下進行貼合;D、將貼合的復合紙張經過一定時間的熟化,使之自然干燥并固化;E、將復合紙張上的 PET 薄膜剝離即可。
上述方法雖然在接裝紙原紙上設置涂層大幅提高了其光澤度和平整度,但同時也降低了紙張的吸濕性能,導致印刷油墨與涂層的粘接強度降低,印刷的圖案文字耐磨性較差。
因此研究和開發環保、實用的高光度接裝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高光接裝紙覆層材料、結構等在印刷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澤度高,且印刷圖文耐磨性較好的復合型數碼印刷高光接裝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光度接裝紙,包括接裝紙原紙層1、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
所述高分子材料涂層2涂覆于所述接裝紙原紙層1表面,數碼印刷層3設置在高分子材料涂層2上,所述光油層4涂覆在數碼印刷層3表面,經過壓光機高壓光處理。
所述高分子材料涂層2包括預涂層201、基體層202以及密封層203,各層按順序分次涂布,每層的厚度為0.1-0.5微米;
所述設置在高分子材料涂層2上的數碼印刷層3為滿涂,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三者為依次排列結構;
所述設置在高分子材料涂層2上的數碼印刷層3為間隔涂布,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三者呈間隔相交的結構,在印刷有圖文的部位,三者按照從下至上依次為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的結構排列;在未設置印刷圖文的位置,則高分子材料涂層2和光油層4為直接相連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針對普通接裝紙對印刷油墨的附著性能差,印刷后的圖案文字耐磨性較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通過采用光油層4涂覆在印刷層以及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三者呈間隔相交的結構,實現了有效避免油墨直接與外界接觸,提高耐磨性,防止脫落;此外,本實用新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多層涂布的結構,保證接裝紙的透光度和光澤度高,解決了接裝紙圖文印刷在光油層4內導致的鮮艷度不夠的不足,產生較為理想的外觀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述接裝紙的結構示意圖a。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述接裝紙的結構示意圖b。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接裝紙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接裝紙原紙層1、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預涂層201、基體層202以及密封層203。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和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一種高光度接裝紙,包括接裝紙原紙層1、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所述高分子材料涂層2涂覆于所述接裝紙原紙層1表面,數碼印刷層3設置在高分子材料涂層2上,所述光油層4涂覆在數碼印刷層3表面,經過壓光機高壓光處理。
所述高分子材料涂層2包括預涂層201、基體層202以及密封層203,各層按順序分次涂布,每層的厚度為0.1-0.5微米。
所述設置在高分子材料涂層2上的數碼印刷層3為滿涂,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三者為依次排列結構。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一種高光度接裝紙,包括接裝紙原紙層1、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所述高分子材料涂層2涂覆于所述接裝紙原紙層1表面,數碼印刷層3設置在高分子材料涂層2上,所述光油層4涂覆在數碼印刷層3表面,經過壓光機高壓光處理。
所述設置在高分子材料涂層2上的數碼印刷層3為間隔涂布,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三者呈間隔相交的結構,在印刷有圖文的部位,三者按照從下至上依次為高分子材料涂層2、數碼印刷層3、光油層4的結構排列;在未設置印刷圖文的位置,則高分子材料涂層2和光油層4為直接相連的結構。